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皇太極畫像)

從《清史稿》的記述來看,皇太極有個老毛病—鼻衄(nu),經常頭暈目眩,周身無力。他在海蘭珠死後,身體更加虛弱。死前曾經打算大赦天下來祈福延壽,說明已經病得不輕,但是沒有到入膏肓的地步。從他“寒而不傈”及騎馬速度很慢的狀態來看,晚年的皇太極很胖。這樣推測,他應該是死於腦溢血或中風一類急性病。死得很快沒有痛苦。

皇太極死後,一把手的交椅又成了你搶我奪的對象。皇太極在海蘭珠的兒子死後沒有再立太子,他有9個兒子在世,其中只有布爾木泰的福臨和囊囊太后娜木鐘的兒子博穆博果爾是嫡子。滿族人立長為儲的觀念不強,況且這時皇太極已經死了,嫡出庶出都已經不重要,誰搶到手算誰的。長子豪格成為了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除了皇太極的兒子們,他的兄弟們也虎視眈眈。其中曾經被皇太極搶了皇位的多爾袞更是想把失去的江山奪回來。皇太極死前也像努爾哈赤一樣組成了一個四人中央領導集體: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濟爾哈朗是豪格的人,阿濟格是多爾袞的哥哥。豪格和多爾袞成為了皇位爭奪戰的主要選手。

這兩個人此時控制的兵力情況表面看旗鼓相當。多爾袞控制正白旗、鑲白旗和鑲紅旗;正紅旗、鑲藍旗中立;豪格控制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但正藍旗是莽古爾泰兄弟的勢力範圍,未必調的動;兩皇旗是皇太極的遺產,旗下還有索尼、鰲拜等文臣武將。再看個人素質,豪格有勇無謀,戰功赫赫,但總喜歡犯個小毛病小錯誤。他最有名的事蹟是殺了自己老婆向皇太極表忠心。他老婆不是別人,是皇太極姐姐莽古濟的二女兒。《清太宗實錄》記載,1635年,皇太極把歸順的蒙古察哈爾汗的伯奇福晉賜給豪格做小老婆。莽古濟對弟弟的行為很不滿,“吾女尚在,何得又與豪格貝勒一妻也?”有勢利眼從中挑撥,說莽古濟曾與同母兄長莽古爾泰、德格類結黨想篡奪皇太極的汗位,導致莽古濟被處死,豪格怕受牽連就殺了自己老婆。皇太極對兒子的孝心十分滿意,封他為正藍旗旗主和碩貝勒。多爾袞足智多謀,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論哪一方面,豪格都不是多爾袞的對手。如果火拼起來,多爾袞也穩操勝券。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多爾袞 影視劇照)

兩黃旗的領袖索尼、鰲拜、譚泰、塔瞻等八個主要人物先破冰,提出了一個接班人方案。豪格繼位為皇帝,福臨為太子。兩百旗肯定不幹,他們想讓多爾袞接班。多爾袞可不像豪格那樣輕飄飄的覺得自己馬上能當皇上了。他不動聲色地找到了索尼探口風。索尼等人已經知道兩白旗的立場,對原有的方案進行了修正,提出必須立皇太極的兒子做皇帝,究竟選誰咱可以商量。

這時還有另外一股重要力量引而不發,那就是後宮的大福晉們。哲哲、布爾木泰和另外兩個妃子都來自蒙古的博爾濟吉特氏,她們中最有說話權的當然是皇后哲哲。要保證她的利益,豪格和多爾袞都不是最佳人選,最合適的是5歲的福臨。烏拉氏被賜死後,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兩人都是由哲哲負責撫養成人。哲哲的意見對於多爾袞有相當的分量。他也明白,兩個黃旗、濟爾哈朗都與哲哲的利益一致。多爾袞不想用內戰的形式決定接班人選,同意讓步。三方力量角逐的結果是福臨即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左右輔政,共管八旗事務”。

花落福臨後,布爾木泰和多爾袞同時進入了世人的視野,引發了很多八卦新聞。清初頭號娛樂花邊的“太后下嫁”獻身門就此產生。清政府的保密工作到位,文字資料的口徑非常統一,找不到任何關於兩人有感情糾葛的證據,無論是支持“太后下嫁”的還是反對的,都是推測而已。支持的有幾個理由:第一,烏拉氏死後,多爾袞和多鐸在宮中長大。多爾袞15歲,布爾木泰14歲,兩個同齡人朝夕相處,年歲相當,郎有情妾有意建立了革命感情很正常。傳說多爾袞曾經“親到皇宮內院”。第二,多爾袞被稱為皇父攝政王,試策、本章、旨意都改稱 “皇父”。歷史上的攝政王很多,漢人喜歡叫“仲父”、“尚父”、“相父”。但仲父、尚父指的是伯父、叔父,跟皇父不是一個概念。皇父只能指自己的爹。第三,滿族人有“兄嫂叔弟娶之”的風俗,下嫁並不違揹他們的倫理。第四,曾跟鄭成功組成聯軍抗清的張煌言有首詩《建州宮詞》這麼寫,“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就是說太后老樹發新芽又嫁人了!這是當時留下的唯一文字資料。既然反對派都這麼說,想必不是空穴來風。第五,布爾木泰死後沒有進皇陵昭陵,而是被埋在了千里之外的東陵的“風水牆”外頭(後面詳細講)。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多爾袞與大玉兒)

反對的似乎也很有理。其一,布爾木泰在海蘭珠沒進宮之前一直很受恩寵,不可能會吃裡爬外搞婚外戀。海蘭珠進宮後,多爾袞已經成家立業,常年在外打仗,兩人估摸著也見不著。其二,《朝鮮實錄》記載“皇父”只是清朝官員與朝鮮大使私下的稱謂,不能說明有沒有嫁。其三,張煌言是反清領袖,對清政府恨之入骨,存在刻意詆譭的嫌疑。慈寧宮1653年才修建,多爾袞1651年就死了,布爾木泰嫁給誰去?其四,不埋皇陵可能是因為哲哲是正式意義的皇后,而海蘭珠與皇太極的感情也讓她放不下。

要弄明白是否存在潛規則,還得看多爾袞攝政之後的舉動。1644年,多爾袞帶領阿濟格、多鐸等人誘降了吳三桂,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然後左右出擊,運籌帷幄,相繼消滅了南明政權、張獻忠等。他統率的部隊一路勢如破竹,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威望也如日中天。1648年,他以濟爾哈朗的王府規格超標為由罷了他的輔政王,換多鐸上臺。第二年,又以隱瞞手下冒功、起用罪人等莫須有罪名逮捕豪格。豪格死後還把人家老婆歸為己有。這時多爾袞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八旗兵力中他控制了兩黃、兩白、正藍五個旗,正紅旗和鑲紅旗也傾向於他,只有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還沒有收服。如果此時,他要廢了福臨自己做皇帝,誰能攔得住他?簡直是彈指間灰飛煙滅,換了人間。再說,皇太極奪了他的皇位後,這位老兄不是一直想再搶回來嗎?此時為嘛又不動手了?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布爾木泰捆住了他的手腳。他不忍心奪走這個女人的江山,甚至天真的以為她的兒子坐天下和自己坐天下是劃等號的。即使沒有下嫁,搞曖昧肯定是有的。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順治 影視劇照)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竟然遭到了福臨毒辣的政治清算。1651年,多爾袞生前的貼身侍衛蘇克薩哈舉報多爾袞與黨羽密謀奪權,偷制龍袍。濟爾哈朗立即站出來攻擊這個生前一直騎在他頭上的死對頭,說多爾袞“顯有悖逆之心”。這些都是廢話,多爾袞要是想稱帝在豪格死後就一屁股坐上去了,還用的著偷偷摸摸。

於是,福臨“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 他的江山是多爾袞一手一腳一磚一瓦創建起來的,他老子皇太極、爺爺努爾哈赤的陵墓也是多爾袞在打仗間歇給修的富麗堂皇,但福臨卻恨得將他挫骨揚灰。恐怕還是與布爾木泰有關。即使沒有嫁給多爾袞,為了保全兒子的江山委身與他也算玷汙了清白。順治接受的是漢文化教育,他對老祖宗那套“兄嫂叔娶”的亂倫做法不認同,怎麼容得下老孃跟叔叔搞曖昧。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福臨登基後布爾木泰都在做些什麼?主要工作是跟多爾袞約會,次要工作是陪著姑姑哲哲,最後是管教福臨。她破天荒地請傳教士湯若望當順治皇帝的家庭教師,教他天文、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裁剪後宮人員,使紫禁城的太監人數減少到400人,宮女200人。要知道明朝的太監可有10萬人,宮女有9000人。清初國力較貧弱,國庫幾乎沒有儲備,給政府高級幹部發工資都緊緊巴巴。她像很多賢后一樣,生活簡樸,拒絕鋪張浪費,主張整頓吏治。布爾木泰每天準時在慈寧宮聽福臨奏報全國各地的情況,教導他以民為本,把自己節省下來的銀兩拿去賑濟災民;上尊號不搞儀式不講排場;停建耗資巨大的避暑莊園;精簡機構,裁撤冗員,盡力縮減開支。當然政府的主要工作還是多爾袞在抓,她只是從後宮的角度做些力所能及的。

1649年,哲哲薨,布爾木泰成為後宮之首。1651年,多爾袞也死了,福臨才14歲,瘦弱的肩頭扛不起天朝的重擔。而且,多爾袞算計到福臨在他死後不會善罷甘休,他用了一個陰招。攝政的時候不讓福臨上學讀書。大字不識一個的順治親政後“閱諸臣奏章,茫然不解”。他必須惡補,“由是發憤讀書”“每辰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至晚……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以至累得嘔血。

一代王后大玉兒(之二)

(順治畫像)

但是好學生福臨最喜歡的書不是《帝王圖鑑》這類如果做一個好皇帝的勵志書,而是老莊、書畫、詩詞曲賦和佛教經文。管理家族企業的膽子壓在了布爾木泰的肩頭。政府開會遇到問題、重要公文如何批示都要布爾木泰輔助。政府高級幹部也清楚這一點,內三院衙署被遷移到了紫禁城內,方便布爾木泰管理。內三院是清朝內閣的前身,屬於權力核心的辦公機構。內三院主要有范文程、剛林、寧完我、洪承疇、馮銓等人組成。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