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圖/網絡


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合理合法的搶銀行,你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嚴謹父親

《大贏家》在3月20日在字節跳動全網觀看,選擇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上線也是誠意滿滿,正如在電影上映前,大鵬所說:“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以一種不再特殊的方式,願它落地生根,自由生長,讓路過的觀眾乘涼,在難熬的日子裡笑出聲來。”

《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影片講述一個叫嚴謹的銀行職員參加一次搶劫演練,在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無所謂”“走過場”的情況下,以認真、嚴謹、負責的態度,完成演練並取得勝利的故事。整部影片以誇張到近乎荒誕的方式,認真和隨意的兩種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展示生活中的核心價值。

這篇文章將從社會、家庭、個體三個角度,圍繞利己和利他、形式主義和實用主義、群體和個性的矛盾和衝突,剖析嚴謹的勝利所折射出社會道理。


01個體的角度:嚴謹的勝利,是形式主義群體下社會個體的重生

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對“群體”有這樣的解析:

“群體”是指個人聚集在一起的團體,他們不分國籍、職業或是性別,也不論是什麼原因將他們聚集在一起。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個群體裡面的所有人的情感個想法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他們那些有意識的個性消失了,一個集體的思維形成了,這就是“心理群體”。

影片中的公安局長、支隊長、警察、銀行職員、孕婦、爺孫倆以及嚴謹等所有人就構成了一個“群體”。而在這個群體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以一種兒戲、隨意的心態對待演習。

所有的警察和支隊長都以為,這次和以往一樣走走過場,他們總以為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戰鬥,這不是出於對自己能力的自信,而是對演習劇本的深信不疑。

每個銀行職員對形式主義也是見怪不怪,在嚴謹被警察逼進銀行負隅頑抗時,他們試圖讓嚴謹放棄抵抗,趕緊讓警察擊斃結束演習,在他們的觀念裡,這樣的演習就是走過場,像嚴謹這麼折騰純屬浪費時間。甚至邢雲珠在和嚴謹爭執時也說:“演習,走走過場就成了。”

新聞記者身上同樣透露著深深的形式主義烙印,他們對演習的固有印象是“裝樣子”。影片中有一個細節,記者在知道劫匪與警方對峙,沒有按照演習套路進行,用了“通稿上不是這麼說的”和“出人意料”,來表達對此次演習的看法。

《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在點外賣時,導演把鏡頭定格在支隊長、局長、行長三個人身上,並借於海嬌的嘴,對他們進行赤裸裸的諷刺:“豬腦子,三份。”

在影片中,當這個群體建立時,裡面每個人原本獨立的意識消失,他們拋棄了認知底層中屬於自己的觀念,比如:嚴謹、認真,再把他們對待同一件事的態度和看法,重新組建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有別於自己真實情感的“群體心理”,在這裡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形式主義。

在這個群體中,唯一顯得特立獨行的個體是嚴謹。在《烏合之眾》裡提到:

群體對強權唯命是從,卻幾乎無法被良好的善意所打動,這對於他們來說無非就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形式。

值得慶幸的是,在影片中這個群體被個體的善意所打動,使他們迴歸到孤立是的狀態:嚴謹、認真。

吳行長和嚴謹的衝突將影片推向高潮,從吳行長被判取消演習資格後,所有人才開始認真對待。

我們可以用法國社會學家Durkheim所提出的“反常態”(anomie)這一術語,來描述嚴謹的個體行為:“它是一種破壞群體或社會規範的行為。”

《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而它的意義在於:“一百個裡面,有這麼一個就夠了,但要是沒有,還真不行。”

正如《烏合之眾》裡提到:

真正的歷史變革,並不是那些以宏偉和暴力的場景令我們震驚的事情。能夠令文化實現偉大復興的唯一重要的變化,是對思想、觀念和信仰產生影響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事件只不過是人類思想的無形變化產生的有形結果而已。

02家庭的角度:嚴謹的勝利,是原生家庭權威型教養的勝利

沈家宏在《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中對權威型父母有這樣的描述: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權威型是最有益的教養方式,權威型父母的特點是對孩子既有較高的紀律或規則要求,又有對孩子的需要或情感較高的反應性。他們對孩子會有較高的期待,也會給孩子的成功提供資源和支持。

按照權威型父母的理論描述,嚴謹的父母是典型的權威型父母。

影片中,嚴謹父母在聽說嚴謹被抓,他們十分著急地向警察求情。後來嚴謹母親還給朋友打電話,炫耀兒子參加演習的事,這是一個母親對兒子工作的極高期待。他們除了給嚴謹出謀劃策外,還對他的演習給予極大的支持,母親為他做餃子,妹妹幫他開摩托車,父親鼓勵他“有困難克服困難,沒有困難就給警察製造困難。”

後來,警方把嚴謹一家請來幫忙,父親不僅沒有配合警方勸嚴謹,反而讓他嚴肅認真的完成任務,他妹妹甚至在嗓子有缺陷的情況下,依然為哥哥通報警方的部署。在嚴謹一家的觀念裡,演習就是工作,既然是工作就必須認真對待。

《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在這種推崇個人責任和獨立,並且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滿足感和自尊心的健康家庭體系中,嚴謹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一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觀念,所以在外人看來他們全家都是“軸人”“槓精”,但這只不過是浮躁社會對認真、嚴謹的曲解而已。

嚴謹從小在“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合理合法的搶銀行,你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的認真態度的薰陶下長大,他理所當然的就是個嚴謹的人。

在影片中,是嚴謹原生家庭的勝利,是權威型父母教育方式的勝利,他們在嚴謹身上刻上了健康的思維理念。

03社會的角度:嚴謹的勝利,是功利社會下實用主義的勝利

當社會整體節奏加快、人際關係日益淡薄、生活和發展沒有穩定的預期,功利主義、利己主義、自由主義等人的自然生物屬性就會逐漸沉渣泛起,就形成了浮躁的功利社會。

在整部電影裡,透露著滿滿的功利主義,參加演習的絕大多數人都有著同樣的特點——功利,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大贏家》用荒誕的黑暗幽默,演繹浮躁時代下的三重哲理

吳行長想利用這次演習向領導展示自己的能力,還特意交代記者要做專訪,一句“只要不是搶到自己頭上,大家都是喜聞樂見的。”暴露了利己的私心。

支隊長在局長面前誇下海口要“半小時解決戰鬥”,特警隊長在支隊長面前承諾“十分鐘解決戰鬥”,和特警隊員向特警隊長承諾“五分鐘解決戰鬥”,同樣都透著赤裸裸的利己主義和對上級領導的變相賄賂。

銀行裡的職員,有的急著回家看牙醫,有的要回家吃飯,有的要陪小孩過生日,甚至連孕婦的老公,在遇到搶劫時,都表現得極為自私。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是和電影一樣嗎?每個人都為功名利祿奔忙著,過著焦慮不安的日子:每個人都像電影中那個孩子的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送他去上培訓班,然後又怕考不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之後,又怕找不到好工作,出來工作了還擔心找不到好老婆。

反觀嚴謹卻是個實用主義者,不論是對待工作還是生活,都秉承嚴謹的態度。在參加演習時,他認真計算每張鈔票,規劃逃跑路線,記錄運鈔車進出時間,對現場環境進行勘察,甚至還制定了多個行動方案。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在銀行裡被綁架的人中場休息時,導演用慢鏡頭將人質們聊天、打牌、掰手腕的熱鬧,和嚴謹坐在牆角思考的安靜作對比,這種視覺上的反差其實是要讓觀眾看到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兩種價值觀的反差。

結語

《大贏家》通過講述嚴謹參加一次演習的有趣故事,從社會、家庭、個體三個層面折射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影片中嚴謹的心靈獨白令人深思:

希望現在的我,可以成為你們的前車之鑑,當你發現自己的慾望,超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時候,千萬不要踏上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就永遠都不能回頭了。

人生道路千萬條,希望我們都能如嚴謹一樣,在經歷生活的百般刁難後依然如羅曼羅蘭所說一樣: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在無法脫離的現實的洪流中,儘可能地堅持自己的思想,把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生命的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