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是一道分水嶺

上甘嶺是一道分水嶺

上甘嶺戰役不用我說了,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看過電影《上甘嶺》,少數人看過朝鮮戰爭的紀錄片。

它是第五次戰役裡面的一場雙方都沒有預料到的決戰。朝鮮戰爭按中國的說法是有五次戰役,第一次是中國埋伏偷襲,美國吃了點虧,跑了。第二次是美國打得最糟糕的,差點被包了餃子,但證明了一點,志願軍吃不下一個美軍團,只能以營為單位。

第三次基本是追擊戰,算是美的一次有計劃的戰略撤退,光跑路了。從第四次開始,美已經適應和摸到了中國軍隊的規律和弱點,後勤供應不上,最多支撐一週,美國稱為星期戰爭。從第四次開始,美國佔了一點上風。

第五次戰役是中國的敗局,剛一打就發現苗頭不對,撤的時候丟了183師,整建制的師被打垮了。

45師是二等師,屬十三兵團王近山部,全師一萬多點,本來在戰役後方,美軍追擊就碰到了。45師的任務是守住五聖山,它的附屬山脈叫環三角山,有三個山頭,志願軍當時把重點放在了五聖山,環三角山只放了兩個連,沒想到美軍會把這裡當主攻突破口。

美軍的計劃是付出200條生命,三個小時拿下,因為山裡有個小村叫上甘嶺,中方就叫上甘嶺戰役。

這個仗是典型的添油打發,一共打了43天,最後還是中國守住了,美國人打了190多萬發炮彈,中國打了40多萬發。主峰海拔打下去2米,雙方傷亡,中國11000,美韓15000,是朝鮮戰爭唯一一次,美的傷亡率高於志願軍的。

主要是坑道發揮了作用,中國人發揚了耗子打洞的精神,美國人佔了幾次表面陣地,最後都被打了下去。

雙方投入的兵力,中國五萬多,美韓6萬多,打的是消耗戰,美國人終於認識到了,阻礙他們北進的坑道無比厲害,中國呢,從此再沒有力量發動大規模戰役,雙方開始了一戰模式,直到停戰協議。

這次戰役中國出了12347名各級英雄,黃繼光,孫佔元為代表,45師從一個二等師打成了一個超等師。

45師一戰聞名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