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启动”的春之约,共同打开文化上海云,进入“享艺不停——12小时大放送”、“云游云购——文旅消费热起来”、“漫赏春天——场馆景区现场玩”三大板块,域精彩、云赛场、云剧场、云展厅、云讲堂、大美育、长三角、云市集八大频道……云游艺海,漫赏春光的一天,平凡而美好。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3月28日“云上文化服务日”海报 官方图

云中漫步,文化节“画风”清新


  打开域精彩频道“2020闵行艺起神抖抖”就看到文趣妹妹和白相哥哥哼着歌、跳着舞走上屏幕,这对闵行文旅CP带着市民来一场大料实足的“云游”文旅闵行。“云上舞集”征集广大市民的“宅舞”,释放体内的“宅家洪荒力”,热爱舞蹈的市民们可以云上学、云上秀、云上赛。闵行云上美育课堂、闵行区图书馆的“云荐书”、闵行区博物馆的“云讲解”、“沪小谚”云课堂、闵行路书大赛活动,锦江乐园未来的“江南吃货节”……这对动漫CP端出了闵行文旅的云菜单供市民品赏。当天他们还和东方有线合作开辟“文趣闵行”电视界面。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闵行“文趣妹妹”和“白相哥哥” 网络图

  宅家的这段时间,市民大众似乎也在线上找到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新方式,上海市民文化节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一手持续抓好疫情防控,一手关注文化惠民服务和市民文化需求的满足,以文化上海云为主平台,联动喜马拉雅、阿基米德、抖音、小红书、东方网等平台开启云上文化惠民服务。

  前一阵子,静安区文化馆在抖音上养了一只馆宠“文灵逗”引来了大家的围观,如今他们更是设计了系列动画,全方位完善了这只动漫形象,并在“云上文化服务日”当天再度推出,称其为馆精灵,并且推出了IP形象的完整介绍,还为它添了一位伙伴“眉毛饼”,“眉毛饼”是“文灵逗”的粉丝,是一只以猫为原型的动漫形象,它时而沉迷于烘培课程无法自拔,时而在爵士音乐节的周末嗨爆了。据静安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文灵逗”的造型提炼自代表灵感与思想的“气泡框”,以静安区文化馆建筑的橙红色为基调,通过逗趣亲民的形态展现静安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点与特色,而“眉毛饼”则代表了他们服务的老百姓。当天静安区推出了他们的戏剧谷、爵士音乐节、咖啡节、气泡酒节等各类重点节日活动视频。“一号馆员”张众讲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的修缮故事。在他们的每一堂云课堂前都会有“文灵逗”来招呼大家和它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静安区文化馆的“文灵逗” 网络图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直播室里有一黑一白两只可爱的动漫猫咪,还有一些以此为原型的文创延伸品,抱枕、瓷器……,原来那是他们的“馆猫”,一个叫“猫宁”一个叫“奶特”,也是馆工作人员的童心、爱心所在。当天,它们参与了“文化节长桌派”的创意美食&精品咖啡的直播活动。活动现场邀请了知名的设计师、美食艺术家徐丽和知名文艺项目策展人朱小虎,从现场制作健康美食和精品咖啡带出一段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美好,也请来了社区文化工作者聊一聊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居民们宅家的情况,聊一聊文艺工作者做了什么,纵观全球局势,更珍惜当下美好生活。而那两只可爱的“馆猫”将会时常出现在他们线上线下活动中,代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形象、个性和风格。

诗和远方皆生活,新业态新联手


  中华艺术宫“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第三届中国美术奖作品(上海)巡展”,刘海粟美术馆“游艺•开荒——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双展”免费开放,去年底试运营的程十发美术馆在活动当天开放全部展厅,展出“海上标程——程十发艺术大展”。小红书博主还通过直播带着网友逛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和徐汇龙美术馆……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官方图

  沪上美术馆首次集中亮相市民文化节,依托“云上美术馆计划”、“3.28美术馆服务日”等平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道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形成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展览和公教活动并进。昨天,40家美术馆对外开放,为市民和游客呈现60项实体展览。此外,“云上美术馆计划”同步推出“100项线上展览”、“100项线上公共教育活动”,还有“云展厅”视听体验、互动等内容,尤其是近两年入选和提名的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如徐汇区艺术馆“乌金千秋照——徽墨文献展”等。市民文化节,让美术馆更亲近市民。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市民文化节“云上美术馆计划” 网络图

  市民文化节牵手美食节、海上文创、市非遗保护中心、上海书展,第一次打造了市民文化节的“云市集”,“市集”上聚集了 “守白艺术·忆想天开”、“金山生活”、“安亭药斑布”等二十多家非遗文创商铺……,古琴音响、刺绣手包、大漆茶杯、剪纸台灯、琉璃摆件……在这些精心设计的非遗产品中,不仅能看到近年来上海非遗保护的成果,市民更能从中遇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玉兰胸针、上海印象书灯、上海中心-听见上海多功能卡包、上海图书馆-笔记本《江流记》,走进“海上文创”,你能在这个永不落幕的文创产品交易平台上,看到这些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还与上海书展携手推出书集,市民们可以在这里挑选到自己心仪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段时间市民宅家,孕育出了很多大厨,不要担心没有地方伸展拳脚,可以来“云集市”中的上海美食节,美食节围绕“Xian人厨房”主题展开。“Xian人厨房”以拼音“Xian”字统领开设 “闲人厨房”、“鲜人厨房”、“贤人厨房”、“仙人厨房”等丰富内容,实现不同年龄层级、兴趣偏好的全覆盖,市民可在其中玩美食知识小游戏,还可以分享自己做的菜,与其他网友实现美食的互动交流体验。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最美空间导览地图 网络图

  88个优秀城市公共空间被编制成一张行旅地图,并同时为市民设计了出了诗意徜徉之旅、市井风情之旅、野趣亲子之旅、悠游假期之旅、亲水漫步之旅、书香博览之旅、寻根探佚之旅8条打卡线路。3月28日当晚,策展人还在18:45在线导赏展览,带领市民云游最美空间。2020年,共享·美好——“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将进入第三个年头。线下,大赛的案例精粹展当天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展厅开幕,它是2018、2019两届的“美好生活”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获奖案例的集中呈现。今年的赛事将更关注公共力量、设计力量和长三角力量。

名院名团名师云集,艺享不停歇


  今年的市民文化节是“市民美育计划”推进的第二年,昨天,在云讲堂、云剧场等频道中,上海市各级各类文化场馆、专业文艺院团、专业协会、各类主体占屏,名师云集,还有线下公开课直播,是“拜师学艺”的最好机会。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云讲堂”导赏音乐会 网络图

  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已深植广大市民之中,市民学戏的热情逐年升温,由上海戏曲中心牵头,上海市京、昆、沪、越、淮、滑稽戏等不同剧种剧团齐齐登场,《“云”上雅韵||“昆曲Follow Me”明星课堂》《飞行课堂——初识京胡》《淮音雅“云”——艺术课堂》《沪语小课堂》《红楼团越剧流派清唱会》《沪剧微剧场》等等系列云课程丰富多彩,市民可在家中跟着名师学戏,欣赏名家名段,体会梨园各戏种姹紫嫣红的人文魅力。与此同时,市民文化节的品牌项目“赏戏团”也从线下走到线上,导师们在疫情结束之前线上讲戏,结束后再奔赴各校园。黎安、蓝天、高博文、钱程等名师系列云课堂也向全体市民开放。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上海昆剧团的“云”上雅韵 || “昆曲Follow Me”明星课堂 网络图

  “3·28云上文化服务日”还特别设置“长三角”频道。该频道下设“共舞台”和“在艺起”两个版块。展示推介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地群文特色。既有“花开沃土 艺献人民”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展演、2019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展演、第一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等专场文艺演出视频,也有安徽省《寻访远逝的家园》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宣传片,以及艺术讲座讲演等近30个视频,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就能欣赏到长三角各地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风情。

打造云品牌,上海数字文化馆“开门迎客


  打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公众号,点开上海数字文化馆,云上看展、市民云课堂、璀璨非遗、星舞台、上海故事等目不暇接。文化馆完整功能与服务在线呈现给广大市民。3月28日,在“云上文化服务日”当天,上海市数字文化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后,正式上线运营。

  数字化服务对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各业务部门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培训部的艺课e堂、传嘉e课堂、每日诗品等已成为线上品牌课程,上海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有自己的线上配送平台,《上海故事》与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电子平台合作已久,在喜马拉雅上也建立了上海故事有声频道。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有自己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创作部的云上群星奖、活动部云上办展、云上活动都在线上活跃已久。专业化平台面对的更多是专业用户,其他公众平台活动混杂,吃的是“食堂饭”,在这里,数字文化馆和公众平台一样面对大众用户,但它可以让各业务部门“独门独户”,为他们全方位度身定制“私房菜”。这些以往散落在各平台上的服务,在上海数字文化馆建立后,聚集在一起,文化馆各业务部门集中在这里为市民服务,产生集聚性效应,人群精准定位,数字化服务更为精准。

1009万人次昨天共赴春之约,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全年天天见

图说:上海群艺馆“艺课e堂”教市民学习棕编艺术 网络图

  文化馆有了自己的线上“场地”,更有助于打造上海市文化馆(群艺馆)的线上品牌,更好地推广上海文化馆(群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文化馆的功能,形成完善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突破线下场馆的时间、空间限制,为群众随时随地参加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选择。

  不少市民表示,“云上文化服务日”上开启的众多云上资源,无法在12小时内观赏完,主办方也表示,“云上文化服务日”之后,这些资源将继续保留在“云上市民文化节”中,市民可继续观赏、学习、参与,乐享全年。(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