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其疫情防控一直备受关注。自3月3日起,上海市宣布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3月24日,在新增连续“清零”21天后,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那么,上海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亮点?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近两个月来一直坚守在上海本土抗疫第一线的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上海专家救治组核心成员与部分公卫中心工作人员

赶在全国抗疫前早行动

“早”和“快”——这是胡必杰在整个采访中反复强调的两个关键词。在他看来,抗疫有如下棋,考验的是下棋者的大智慧和各个棋子的执行力,容不得半点观望和迟疑。

“其实,在全国疫情防控开始前,上海就早一步开始行动了。”胡必杰进一步介绍,上海之“早”主要体现在四条线上。

一是患者发现早。胡必杰举例说,“1月17日,我看了上海首例患者。患者是在一家上海三级医院的发热门诊被发现的,当时,院方已按‘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将患者严格隔离,这有效阻止了扩散。”胡必杰介绍,在疫情之初,上海全市有117家发热门诊,覆盖16个区,包括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确保发热门诊严格按照诊疗流程诊治,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1月18日组织了一次由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市发热门诊检查,以查找相关缺漏。近期,上海又新增了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这张强大的发热门诊网将为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二是物资储备早。“以中山医院为例,1月18日早晨,医院临时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自查防护物资,并拨款购置了一批防护用品,药剂科还储备了相关药品,为接下来的战‘疫’囤下了第一批‘弹药’。”胡必杰说。

三是疾病知识“科普”早。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感控界,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广为人知,即“SIFIC感染官微”。从1月2日开始的两周内,该公众号就连续推送了哈里森感染病学中的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医学病毒学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大爆发指南、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临时指南等内容,向业内外进行病毒性传染病的知识科普。

四是“集中”工作开展得早。1月下旬,国家层面提出了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治疗的“四集中”原则。而早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消息传出后,上海市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上海公卫中心”)设定为定点收治医院,中心将A1到A4大楼内的病人全部腾挪,每一间房重新消毒。1月20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带队进驻上海公卫中心。1月27日,胡必杰本人做为第二批医学专家带队进驻(与张文宏团队换岗)。所有轻症患者都被收住在A1和A4楼,重症患者集中在A3楼,切实做到了“四个集中”。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上海市新冠肺炎现场救治指挥中心

政府高效调配 “五大天团”联手

上海公卫中心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成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迄今为止已收治了320余例境内发病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1月27日开始,中心收治的病例数激增,由每日几例骤升到一二十例,最高纪录是一天收治了32例。而这一周正好是胡必杰刚刚进驻的那段时间。在这个被500亩树林团团围住的“城市堡垒”里,胡必杰与他的团队熬过了“极其艰难的两周”。

“病人实在太多了,危重症也越来越多,我们支援团队当时只有几个人,经常是这个病人要呼吸机,那个病人要上ECMO,不管是人力还是设备物资都远远不够,难以应对。”。胡必杰坦言,那段时间,他在多个上海官方的会议上呼吁增加医疗护理力量支援公卫中心。“那两周,我每晚都睡不着觉。”胡必杰直言。

庆幸的是,胡必杰的呼吁很快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迅速调集了一批精兵强将支援公卫中心,包括仁济医院、瑞金医院、上海第一、第六、第十人民医院共五家医院的主任级专家团队,人称“五大天团”进驻。“五大天团”这个雅号也表达了上海老百姓对于上海公卫中心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心与信任。

胡必杰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市相关领导强大的组织调度和医学专家管理能力让人折服,这样大规模的调度在上海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中都极为少见。随着精兵强将的到来,诸多重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病例激增带来的诊疗困局也得到了缓解。”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五大天团”主任和上海ECMO顶级专家李欣

临床救治边思考争论边总结优化

在临床救治过程中,一线医生往往能观察到更多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胡必杰对此深有感触。“虽然上海的300多例并不算是大样本,但我们依然深入探索,向业界和政府提建议。在此过程中,上海的医学专家得到了诸多认可和尊重。我想,这也是上海防疫成效卓越的原因之一。”

在救治患者的第一周,胡必杰就发现当时被广为推崇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一种抗艾滋病药物)效果并不显著,同时,部分患者还出现了较明显的腹泻副作用。在2月中旬的一次媒体采访中,胡必杰代表上海医学专家组宣布上海将停用此药。除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效果不明显外,胡必杰还发现丙种球蛋白效果也不显著,而胸腺肽有一定辅助效果。

在尝试多个抗病毒药物后,胡必杰团队基于对出院患者的阶段性回顾性分析,推荐使用羟氯喹这种抗病毒药物。“羟氯喹使得患者重症化或重症转向危重症的比例明显减少。同时,羟氯喹的毒副反应比较低。”胡必杰进一步介绍,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药物羟氯喹和瑞德西韦已经被美国FDA特批可以同情用药。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近日依据医疗科研团队短暂的临床成果和建议,决定批准医生使用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除了临床救治药物方面的探索,胡必杰团队还发现了T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对于预测患者重症化风险的意义。胡必杰说,“虽然上海的病例不多,但医学专家们仍凭借着对于医学科研的敏感度,开展了多项深入的研究,为新冠肺炎的诊疗贡献了智慧。”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上,不同学科的专家各有所长,也有自己的关注点,比如瑞金医院毛恩强教授提出要加强抗凝预防微血栓形成;也有专家提出用大剂量维C制剂冲击治疗;在激素使用上,多位专家也进行了大量讨论……但在大方向上,我们是统一的,讲究科学性的,并互相尊重。整个上海的新冠救治工作正是在这样的统一下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胡必杰说。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胡必杰在公卫中心第一周时的工作场景

为全球抗疫贡献“上海经验”

目前,我国本土疫情防控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各地复工、复产、复学正稳步进行。然而,不断新增的国外输入病例使得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不容松懈,这也让本打算返回中山医院工作岗位的胡必杰不得不继续坚守在上海公卫中心。在那里,仍有几十例境外输入病例需要救治。不过,胡必杰表示,经过两个月与病毒的正面抗衡,大家已有了充足的信心。

近段时间,胡必杰依然繁忙,除了紧张的临床诊疗工作,他还要奔波于各类网络直播和国际视频会议中。3月16日,胡必杰作为中方专家与巴拿马卫生部长、WHO驻巴代表及巴防疫专家组全体成员展开疫情视频在线讨论。3月18日,胡必杰再次作为中方专家和哥斯达黎加国家社保局局长、国家儿童医院院长、哥外交部代表等20余人召开了视频会议。在各类国际连线中,胡必杰不仅详细介绍上海市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经验,还针对当地实际疫情情况和国情给出了建议。3月21日,胡必杰等上海专家团队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上海方案》(中英文双语版),将上海抗疫经验向全球推广。胡必杰还为海外留学生进行了多场疫情防控的宣教,为他们提供专业意见。此外,胡必杰正在组织一批感染、感控、呼吸、重症、微生物、消毒等领域的专家,借助SIFIC媒体平台,进行以“全球抗疫,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系列学术讲座。

“新冠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做为医生,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天职。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守着。同时,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也看到了国内感控领域的短板和不足,例如感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临床医生感控知识短缺问题等,待疫情结束,总结和改进将成为我们新的工作重点”胡必杰说。

「抗疫•领航者访谈录」胡必杰:守住上海本土是我们的防疫使命

与巴拿马政府官员和专家的视频交流会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