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l湖湘客


简单来说,是小国越来越弱。

“弭”是平息的意思,“兵”是战争的意思,弭兵之会,就是为平息战争而举行的会盟,发生于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一共有两次,两次都由宋国牵头。

自从齐桓公率先称霸后,春秋列国就进入了争霸时期,各大国纷纷亮出自己的肌肉,到处收小弟,拳头最大、小弟最多的那个,就是霸主。

大多数时候,霸主宝座的角逐者是晋国和楚国,可以将他们称为春秋的“两极”,除此之外,还有影响力颇大的“两强”——齐国和秦国,齐与晋勾勾搭搭,秦与楚长期结盟,双方组成两个阵营互相争斗。

偶尔的时候,秦跟齐也能客串一下主角,与他们俩类似的还有后期加入的吴国和越国,至于其他国家,不好意思,只能沦为争霸战争的牺牲品了。

比如郑国,曾经也是小霸之国,郑庄公比齐桓公的老爹齐僖公段位还高点,但齐桓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郑庄公的儿子们却忙于内斗,导致郑国衰落。加上尴尬的地理位置,郑国沦为晋楚争霸的主要战场,依附晋国,就遭到楚国的蹂躏;投靠楚国,就遭到晋国的肆虐。

与郑国为邻的宋国就要好得多,她跟晋国隔着郑国、卫国,跟楚国隔着陈国,跟齐国隔着鲁国,被吊打的机会比较小,长期是中等国家的领头羊,一度有称霸的想法。当然,在被楚国打到弹尽粮绝乃至易子而食后,宋国学会了做人,开始奉行“不结盟政策”。

地理位置处于晋楚中间,外交又相对中立的宋国,最终成为了弭兵之会的发起者。

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利用自己跟晋国正卿栾书、楚国令尹子重都是好朋友的关系,奔走于晋楚之间。加上此时晋楚相争暂处均势,楚国头疼于后方的吴国崛起,晋国被秦国和白狄的进攻拖住了脚步,双方都接受了华元的提议。

这一年,晋六卿之一的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外进行会盟,是为第一次弭兵之会。双方约定:晋楚两国不再交战,共同维护中原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这只是两国为了专注于解决后方问题的缓兵之计,晋楚两国自城濮之战以来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仇恨,哪是一纸条约就能完全化解的。

前578年,晋国挥兵向西,在麻隧大败秦军,解除了西部之忧。次年,晋国小弟郑国攻打楚国小弟许国,楚国于前576年发兵攻打郑国、卫国。

前575年,楚郑议和,郑国与楚国结盟,并兴兵伐宋。而晋国得知小弟叛变,立马准备开战,郑国则向楚国求救,晋楚之间的第三次主力大战,就此展开。

晋楚两军在鄢陵大战,楚军战败,楚共王还被射伤一只眼睛,但这场战争楚军并没有全崩,郑国也未被晋国控制,之后晋楚两个阵营围绕着争夺郑国继续争斗,弭兵之会的和约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前557年,晋军再度攻楚,与楚军在湛阪交战,大败楚军,晋军乘胜进攻楚国本土。这是晋国第三次在楚国本土作战,标志着鄢陵之战后楚国的战略缓冲已被极度压缩,加上吴国在后,已经难与晋国争霸。

获胜的晋国环顾四方,再无一个强敌,当真是无敌寂寞,可对晋国公室而言,情况更加恶劣了,国内的卿大夫相互争斗,国君竟难以控制。

晋国忙于内乱,楚国忙于外忧,都不怎么分的开身,于是在宋国的操盘下,弭兵之会再度召开。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请了13国的大夫,连同宋国在内,包含了“两极”、“两强”和中原的主要国家,各方订立盟约:“晋、楚之从交相见也。”而齐、秦除外。

意思就是说,以后晋楚都是霸主,晋国的小弟就是楚国的小弟,交保护费就是一式两份。在晋强楚弱的情况下订立这种平等条约,或许是晋国的内部太不稳了吧。

当然,平等是相对晋楚而言,齐、秦因为不用交保护费,也没什么损失,可那些中小国家就惨了,交两份钱就是负担加重一倍,如果国内经济跟不上,那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导致国家愈加衰弱。

为了少交点保护费,鲁国甚至愿意把老脸丢光,自降段位,以求获得齐国附庸邾国一样的待遇(交的钱少)。

事实上,鲁国的这种担忧就是弭兵之会的一个影响,小国虽然获得了和平,但仍旧越来越弱,而大国却也没有变得更强,反而因为外部斗争的减少,内部斗争的剧烈程度直线上升。

尽管弭兵之会后四十余年晋楚再未交战,但晋国最终走向三分,齐国也被田氏取代,秦国没有在和平中崛起,反而是慢慢衰落了,到战国时期被人吊打,楚国更是直面新崛起的吴、越,国都都丢了一次。

不管怎么说,弭兵之会后,晋楚争霸宣告结束,春秋时期进入了最后阶段,开始了战国时期的孕育。


平沙趣说历史


弭兵之会是由受大国争夺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是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

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终年争斗,兵连祸结,几无宁日,受害最深者以郑、宋为甚。 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盟约,共同约定:“凡晋、楚无相加戎……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此为第一次弭兵之会。三年之后,楚乘晋国发生内争之机,撕毁盟约,再度与晋争霸,楚、晋经过一系列战争,晋连败楚国,并侵入齐、秦等大国,国势再度上升。 但不久,晋国六卿赵、韩、魏、智、中行、范氏之间内争再起,无力外顾。

这时楚也受制于吴,不思北进。宋国大夫向戌再次约合晋、楚于宋都,齐、秦、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国也积极参加,举行了14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弭兵之会。会议主要决定“晋、楚之从,互相见”,即晋、楚原有属国此后对晋、楚同样朝贡。

虽然这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晋、楚两国贪欲的,但此后四十多年间,晋、楚之间再未发生较大战争,这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从春秋中期开始,晋楚两国为了争夺霸权,连年厮杀,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公元前579年,宋国的华元曾经约合晋楚两国结盟,规定互不侵犯,可是不久又重开战端·经数十年战争,晋楚两国都疲惫不堪,需要休整,各诸侯国更是普遍要求和平·


诗雨花魂


我觉得要弄清弭兵之会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事件的主要过程和事情的本质。

大背景:事情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大背景下。

过程:弭兵之会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安排,晋楚两国在宋国西门外会盟。盟约为:“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如有害楚,责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总之,晋楚两国表达了休战罢兵的意愿,并签署了协议。但是事实上,第一次弭兵之盟,并不稳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争霸,产生的仇恨,不可能靠一纸合约很快消除的。公元前575年,也就是第一次会盟4年后,晋楚两国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战败。战败后的楚国陷入困境,但是战胜国晋国,国内出现内乱,外又受到秦国攻击,也是内忧外患。

公元前557年,晋楚两国因为争地盘,吞并小国,两国之间又发生了湛阪之战,楚国再次战败。

由于战争消耗,各国都想弭兵停战,进行修养生息,小国希望避免被大国吞并。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的弭兵之会进行奔走,开展外交活动。

第二次会盟,在向戌的活动下,在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等14国参加了会盟。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其他国家也确立了各自的同盟与附属关系。

会盟结束之后,春秋时期的争霸得到一个暂停时期。

弭兵之会的意义和作用:

1、小国承受的战争灾难减轻,得到了暂时的存在,但是没有摆脱被大国盘剥的厄运;

2、宋国作为小国,通过外交获得了政治上的一定地位;

3、会盟之后各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时环境;

4、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开始转入各国内部贵族之间的斗争,促进了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

5、是春秋时期由前期转为后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由于水平有限,谨作以上回答,还请大家多多指导,不足之处,希望提问的楼主多多包涵提点。






爱自学的羊先生


弭兵会盟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春秋历史进程。而弭兵运动的成功,反映了宋国,作为弱小国家,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宋国外交的极大胜利。

弭兵盟会召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40 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介于两大国间的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和平的环境。国际间的斗争,就转入各国内部斗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为斗争需要,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这样,就使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说,"弭兵"盟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争霸斗争的战场,则由中原转向东南地区的楚、吴、越间进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