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曾經有人問了我這樣的一個問題,“如今,還有哪裡的孩子能快樂成長呢?”她的言下之意是,所有孩子從小都要為了未來的生活,該勤勞學習的便學習,該考高分就要考高分;否則,他們就會被“拉下”……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我想,孩子的成長軌跡,很多時候是受環境或父母左右的。而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有一個國家,曾經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評為最幸福的國家——荷蘭。

除此之外,甚至有科學家曾經對荷蘭和美國的寶寶們,做過一個大規模的對比,他們驚訝地發現,荷蘭的小朋友在嬰兒期的笑容比美國的寶寶更多,哭鬧時也容易被父母安撫情緒,被外人抱抱時,對他人更多的親近感;相比之下,美國的嬰兒更容易有害怕、悲傷或暴躁的情緒。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據說,美國社會貧富差距大,父母們常常處於焦慮中,他們的情緒也影響到家裡的孩子。除此之外,我們從荷蘭父母的一些普遍做法,也能收穫一些養育的智慧。

到底父母們該如何做,才能養育一個快樂的孩子?無論能不能借鑑,我們都能從下面瞭解到,人家是如何幫助孩子幸福地成長的:


1、重視家庭時間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陪伴,一直是育兒父母們的一個重要“課題”。陪伴孩子成長很重要,尤其是孩子尚年幼時。

家庭陪伴到底多重要?澳大利亞一位退休的心理學家Peter A. O’Connor有這樣的結論:“對一些孩子來說,生命早期缺乏關愛,將留下終身的情緒傷害。”例如,孩子可能沒有安全感、對他人缺乏信任、敏感、內向……這些都是普遍的缺愛孩子的“後遺症”。

相比之下,荷蘭父母重視陪伴,無論是下班後還是週末,他們都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孩子身上;除此之外,他們重視與孩子“一起經歷事情”,而不是買禮物。他們身體力行,因此親子關係很親密。


2、尊重孩子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我常見很多父母嘴裡說“我尊重孩子”,但他們卻經常否定、甚至嘲諷孩子“幼稚”。知行合一,是大部分荷蘭父母的“特點”,他們鼓勵孩子發表意見,也重視聆聽;從不強迫孩子遵從父母的“意願”。例如我們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在春節一定要穿紅色的衣裳,這在荷蘭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3、放手讓孩子“探險”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洗碗”、“切水果”、“倒牛奶”……很多國家的父母常常認為,讓未成年孩子做這樣的事情,就是父母不盡責。然而,這些鼓勵在荷蘭是普遍存在的。他們的原則是:“孩子能做到的,父母不幫忙。”但是,父母可以在旁邊觀察,以防意外發生。


4、鼓勵孩子制定計劃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與成年人相比,孩子的心智是稚嫩的,所以,我們很多父母不屑於孩子的想法,相反,他們幫孩子制定計劃。這在荷蘭父母看來,會挫敗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時間漸長後,孩子便“忘記了”自己的想法,還會成為“一臺呆板的執行機器”。相比之下,荷蘭父母會鼓勵孩子制定計劃,有人甚至認為:“孩子的可愛小事情,適合可愛的計劃”。當然,他們會身體力行地用行動展示,如何是合理的計劃。


5、不愛買新玩具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荷蘭父母熱衷鼓勵孩子參與環保活動,不浪費地球資源。使用二手玩具在當地很普遍,這常常能減少孩子間的攀比或炫富,從而大大提升了孩子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還帶來了“保護環境”的使命感,可謂一舉多得。


6、父母很重視積極情緒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正如幼兒說在上面提過的,父母的焦慮會影響到家庭氛圍與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這方面,荷蘭父母可謂是積極情緒的“楷模”,他們享受生活、珍惜當下,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的荷蘭父母都能樂觀地應對生活中的事情。他們的積極情緒不僅帶來了和諧的家庭,還給孩子帶來了“安穩”感,孩子更是學會了樂觀。


7、“爸爸媽媽是一樣的”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無論家裡有小男孩還是小女孩,他們都沒有“優劣”之分,原因是,大多數荷蘭孩子都知道,“爸爸媽媽是一樣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在平等的家庭理念下,荷蘭街頭上,那些喂寶寶喝牛奶、給寶寶換尿不溼、單獨推嬰兒車散步的奶爸隨處可見。


8、不懲罰孩子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在很多國家的育兒理念中,懲罰孩子常常是存在。但在荷蘭父母的想法中,懲罰孩子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為什麼?他們認為懲罰會導致孩子屈從,過一段時間後,孩子的錯誤行為會再犯甚至加劇。相反,通過深刻的教訓或孩子自發的反省,孩子便不容易再犯。


9、重視“技能”,而不是“知識”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一切學習,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從這樣的生活體驗出發,無論是荷蘭父母,還是荷蘭學校的教育,都更重視孩子“技能”的培養。例如,有些學校的孩子,每天早上進入學校第一件事就是做飯——為自己做午餐。除此之外,工藝課、建築課、職業啟蒙,甚至選用傢俱、營養搭配等技能課程,在荷蘭校園很流行。

另外,當地的教育者很擅長從孩子的興趣方面培養孩子,當孩子更熱衷某項興趣,他們就讓孩子選擇更多地做這個。


10、重視運動


看看被評為“最幸福”的一個國度!人家是如何養育孩子的?


有規律的運動,能幫助孩子體內分泌充足的多巴胺,這也是荷蘭孩子快樂的“法寶”。游泳、騎車、戶外玩耍……幾乎成為每個荷蘭孩子的運動方式。難怪,他們既健康又笑口常開了。


末了,想起了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位天使趕路,他被公爵諮詢繼位、被主教攔截瞭解大主教會議、被國王請教戰爭措施……天使都拒絕了,他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最後,天使走進一個破敗的庭院,來到了一位大哭的孩子面前,他安慰孩子:“沒事了,親愛的,你只是拐錯彎了,她就在拐角那邊……”原來天使更重要的事情——是安撫一位走失的孩子!身後,那些困惑追隨的公爵、主教、國王看得目瞪口呆……

好父母,大概都是天使吧!



關鍵字:快樂孩子、育兒方法、親子互動、養育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