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地方有人在买大米囤粮,大家认为有这必要吗?

天赐自然1


我个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1、我国有个耕地红线是18亿亩,就是为了确保粮食供应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些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像越南禁止大米出口。但这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2、我国有足够一年的粮食储备。即使一年受疫情的冲击,粮食减产,我们也不怕。坚持一年,到了明年,粮食丰收,粮库就又可以充实了。3、个人储备粮食有一定的难度。粮食容易生虫,发霉,变质,遇到这些情况,个人很难解决。4、即使是粮食大涨价,对生活影响也是有限。比如说,大米现在5元一斤,每个家庭每年需要吃300斤。假如涨到10元一斤,才多支出1500元。这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能够承受的。即使你储备300斤,能省下1500元,又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涨到50元一斤甚至100元一斤,那就是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那储备点粮食,也不能解决问题。我想,在中国,是安全的,是不会出现大通胀的。


大爱无恨刘成军


题主你好,我是来自四川南充的李茗,我来回答你提出关于有没有必要买大米囤粮这个问题。

前几天,新闻报道有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出口粮食了,就连我们的邻国越南,也停止对外出口大米了,所以,就出现了有些人开始买大米囤粮的现象。

其实,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农村,家中都应该囤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粮食。但是,我不建议囤大米。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不能囤大米的原因。

在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会囤粮,像我家里,现在都还有2500斤左右的稻谷。

虽然我家稻谷多,但是,我爸每次用稻谷加工大米时,最多也只加工70斤左右的大米,够我们吃上半个月就可以了。

因为大米保质期短,在天气凉快的时候,可以保存2~3个月,倘若在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存放一个月就会长出那种像是蛆虫似的小虫子。

总结:不管在什么时候,家里都要囤些粮食的,但是,囤粮只能囤稻谷和小麦等还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因为这些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只要晒干了,保存1~2年是不会变质的。而大米,因保质期大短,所建议大家不要囤太多。


李茗说乡村


导读:我是湖北人,我决定不出去了,在家种玉米,明年喂牛。我家二楼地板上还有7,8年前,留的近千斤稻谷。前几天,打开看还没有受潮,剥开稻谷壳子,大米像冰糖一样,很亮。嚼在嘴里,就是有一种"哈啦味",用水淘洗一下,水有点浑浊,蒸出的饭,吃起来还好。口感,还是比不过超市买的新米好。

对于现在有的地方有人在买大米囤积,大家认为有必要吗?我与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我觉得没有必要囤积。因为我国是粮食生产消费大国,有充足的大米储备,保证了居民的大米供应。同时,稻谷生长期不算长,北方一般清明节开始播种,中秋节前后开始收获,就有新大米供应。


其次,春季气温高,特别是夏季伏天气温高的时候,大米爱长虫子,严重影响大米的口感。屋里有大米,易招惹老鼠。老鼠进屋里不仅偷吃大米,而且容易在犄角旮旯做窝,繁育小老鼠。我家的谷子一掀开,就会发现一层谷壳子。

同时,春季雨水多,特别是江南,长江流域,会有持续数月之久的"梅雨"天气。自己家里保管,会因为湿气潮湿种,大米容易受潮发霉。发霉的大米,首先会变黄,会产生黄曲霉素,吃了会至肝癌,对身体不好。



最后,居民,村名,市民没有必要囤积大米。最好一边吃大米,一边在超市购买大米准备下锅。毕竟,超市有专人保管大米。


荆山朵朵


坐标黑龙江,我家又种玉米又种水稻,对于您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去年我们水稻丰产,基本上每亩稻田可以产出1100斤左右,基本上算是高产了,而我们家去年种了2晌水稻地,基本上30亩左右,也就是收入33000多斤,但我们秋季卖粮的时候基本上在价格高的时候才卖了20000斤左右,最后还剩下10000多斤,而后期粮站基本就不收了,主要还是因为粮价不好,收了没利润,最后通过各种手段就剩下3000多斤水稻没卖出去。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水稻的市场非常充足,如果真缺水稻的话,我们这么好这么便宜的水稻早就让粮商收走了,所以大家基本上不用担心大米是否会短缺的问题。全国的水稻种植基本有60%以上都在东北,我们这的产量可以高达1.5亿吨左右,作为北大仓我们的种植任务非常艰巨,而且最近几年政府也是鼓励我们旱田改水田,所以近两年的大米产量还是会上升的。

至于疫情对于我们的影响,几乎是没有影响,现在我们春耕都正常进行,只要没有出过远门基本都可以出门下地务农,而且我们今年的温度适宜,对于水稻育苗来说非常重要,听老爹说,今年水稻如果没有大风大雨,基本又是丰收年,所以我们真的不用囤大米,一点用都没有,囤好了是粮食,囤不好就是垃圾,没必要。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因为我们是农民,手里基本都有余粮,但我们基本都不存粮食,毕竟粮食变钱对我们很重要,更何况粮食充足存粮食也不能升值,所以在这里也劝你们没必要存粮。


一起种植


国外的疫情目前比较严重,有很多工厂停工,商场关门,这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都多人都开始抢购生活物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不能出口粮食了,可见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我国有些地方的人看到国外在抢购粮食,害怕会影响到我国,也开始卖大米屯粮,大家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春节假期我国的疫情严重,很多工厂停工,商场关门,交通也停止了运营,那时候人们都担心超市里的大米、白面买完了,于是就排队购买,我家买了三袋子大米到现在还没吃完呢!现如今,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工厂复工,商场开始营业,交通也正常运行了,大米、白面等生活物质非常充足,根本没有必要囤积粮食,随吃随买就行了。

现在家庭里人口也少,如果囤积粮食太多,一时半会吃不完,到了夏天容易生虫造成浪费。疫情没有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所以大家不要担心。



感谢阅读,我是豫南小平,喜欢我的分享别忘了关注我哦!

豫南小平


当然没有必要了!现在我们国家一年能够生产出来66384万吨粮食,折合每个人一年拥有490斤大米和小麦,再加上肉蛋奶,水产品等,根本就吃不完的,因此,根本就不用囤粮的。

我国国家粮食产量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66384万吨,这个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下面来算一下,

66384万吨粮食,其中包括小麦13359万吨,稻谷产量20961万吨,玉米产量26077万吨。可以看出来,2019年我国稻米和小麦总产量达到了34320万吨。这样的粮食产量足够我们国家所有人吃了。

我国不仅拥有足够的粮食,而且我国还拥有足够的肉类和水产品,2019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了7649万吨,水产品产量为6450万吨。

因此,我国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都是非常大的,是足够吃的。

根本就没有必要囤粮

现在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囤粮,我国粮食足够吃了。如果按照我国人口14亿人来算,如果只算大米和小麦的话,平均每个人每年大概拥有490斤大米和小麦。平均每个人每天的粮食达到了1.342斤,也就是一个三口之家,平均一天拥有粮食是4斤粮食。

但是实际上一天下来,一家三口能够吃掉两斤粮食也就算是不错了,因为你要是蒸馒头或者是蒸大米,还要加入水的量,因此,一家三口可能一天也就是2斤粮食可能就算多的了。因为,因为还要加上吃肉蛋奶等的量。

因此,可以看出来,即使是一家三口一天吃2斤粮食,那么我们生产的粮食根本就是吃不完的,因此,根本就么有必要囤积粮食。

结论

我国粮食产量足够吃了,平均每天一家三口人能够拥有4斤大米或者小麦,这样的数量根本就是吃不完的,再加上肉类和水产品,蛋奶等,粮食根本就吃不完。因此,根本就没有必要囤积大米和白面的。


睿思天下


最近有不少亲朋好友开始打听大米的价格,都怕疫情会影响到国内的粮食产量,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大米生产和销售的从业者,我认为目前各地有人在买大米囤粮食,或是大范围囤积各类物资,这种行为完全没有必要。

首先从我国的主粮安全来说,为什么1994年以前我国大豆不进口,之后这些年进口数量急速攀升,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年我国的居民消费豆制品的需求上升,而另一方面是我国为了保证主粮的安全,将大部分种植大豆的土地,引导种植粮食类作物,大豆涨价可以少吃点,可以找其它替代品,但是如果我国的主粮要是靠外国进口的话,那么风险太大了,主粮价格要是完全依靠进口,是会出大事的,所以目前我国的主粮是安全的,市场上每年的粮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

再有就是我国有大量的粮食储备,虽然现在粮食储备的具体数量是个未知数,但是早在十几年前我国的粮食储备企业就有将近2万户,仓库容量将近3亿吨,10万吨(2亿斤)以上的大型库容点423个,这么大的库存储备一方面是防止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过度上涨,另一方面是防止自然灾害导致的缺粮问题。

还有就是目前很多人买大米囤粮,是因为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家的恐慌心理导致的,人在面临灾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囤积一些能有安全感的东西,所以大米成了大家抢购的目标,但是在市场不缺粮食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进行大量囤积了。特别是马山就要进入夏季了,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家庭中无法进行大米的安全储存,特别是南方的梅雨季节,会造成大米的发霉变质,最后导致损失更大。

现在有人在买大米囤粮,大家认为有这必要吗?欢迎大家讨论,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现在有的地方有人在买大米囤粮,大家认为有这必要吗?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说明粮食问题对于人类是多么重要。


抢购食物大家是见识到了吧。就是我们在疫情初期的时候,说到要封城封村的时候,我们也会囤积一些生活必要的食品,其中大米、食用油、面条、蔬菜等等都是我们囤积的品种。

就是我们没有囤积的体验,现在看到国外那些抢购食物疯狂创举也能体会到食物多么重要。大疫面前囤积食物是有必要的,但是疫情之后,生活正常了就没有必要再囤粮食了。

像大米这些生活易耗品,易变质,易霉变,如果出现回潮天的话,大米更容易坏掉,囤大米太多,大米易坏。

前几天相关部门已经出来澄清了,我国目前谷物的储备粮充足,供求足够,所以,我认为大米还是没有必要囤积的。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大实话:这种做法显然就是有些紧张过度了,真没有这个必要。

我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一些消息说什么有些国家疫情期间不再对外出口粮食了,很多人在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就开始紧张了。

毕竟,我们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一些粮食,要是有的国家这段时间不出口了,那是不是会影响国内的粮价呢,所以,有些人就开始准备囤积了。

但是,就客观情况来说,普通人真的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家里的粮食够吃就行,多了也是个负担。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就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像大米,小麦这些东西和猪肉鸡蛋还不一样,这应该可以说是最最基础的物资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像前段时间的猪肉价格那般直接翻一番的,毕竟,一段时间不吃肉还说得过去,要是米面都吃不上的话,那估计就得打仗了,所以肯定是不会出现米面这些东西大幅度涨价的。

然后,我们再来说真的出现涨价了,我们囤积这些东西又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我们现在假设大米一块钱一斤,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涨到了两块钱一斤,这个已经是非常高了。那么,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悠悠多大影响呢?

我们假设一天吃一斤大米,一个月就是三十斤,那差不多就是一个月在吃大米这事上多支出三十块钱,对吧。如果是两斤,三斤,就以此类推,反正对于三口之家来说,这个节省最多也就是百十来块钱的事。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时间会持续多久?又有多少人家里能够储存很长久的大米。我们假设这个国外禁止出口的时间很长,那么大部分人家里是没有足够的地方啊储存够很多粮食的,到时候还是要买贵的,而一旦粮食这种基础物资涨价,所有的实物商品都会涨价,那你还能不消费其他的商品?

而如果说这个时间持续很短,比如说泰国也就是禁止出口一星期,那就谈不上影响嘛。如果说你家里因为一个月多花百十块钱就受到影响了,那有问题的就是你自己了。抗风险能力也忒低了了。说现实一点,猪肉涨价的这段时间难道真的就对我们生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吗?无非就是少吃了几顿肉而已嘛。

所以,大家也真的没有必要紧张什么,你要是想适当地储存十天半月的还能理解,那种成车往家拉的,真的就过于紧张了。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现在有的地方有人在买大米囤粮,大家认为有这个必要吗?

目前有的地方有人在买大米囤粮,是受四种原因影响:①是看到全球疫情的大爆发,耽心世界粮食非常紧张,导致国内粮食紧张。目前,全球已经确诊病例人数超过64万人,美国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超过14万例,世界各国确诊病例人数已经过万人的有10个国家,可见全球疫情的严重性。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各行各业不用说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瘫痪状态,大众对粮食的需求该是一个怎样的需求状态。②是看到许多国家停止粮食出口,害怕影响国内粮食紧张。近期确实一些粮食输出大国,已经叫停了所有粮食的出口外输,关闭国门。闭国自守。这就意味着世界上粮食即将出现危机。③是耽心国内疫情反弹,导致重新恢复防疫抗疫时期,害怕缺粮。我国目前输入性疫情非常厉害,新冠病毒在国内仍然存在,大众耽心疫情反弹,必然导致粮食一度紧张。④是历史经验的反应。积谷防饥,囤粮防灾,人之常情。这是大家的历史经验之谈,是防止特大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也是大众必要的自救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从这一点上看,家庭囤粮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多储少储意义一样,但不反对私家储粮。~



因为,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的粮食储备量巨大,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充足有余。我国连续5年粮食都是丰收年,年总产量保持在6.5亿吨以上,粮食储备非常充足丰富。以2019年我国粮食为例,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亿亩,小麦种植面积也过3亿亩,水稻、小麦、玉米总产量达到6.1亿吨,年总粮食产量达到6.6亿吨。若是14亿人口平均可以分得900斤,一年之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2.5斤原粮,若按每人每天食用主粮1.2斤,一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14亿人口食用两年有余。作为我国连续5年都是丰收年,储备粮食的数量该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据。不言而喻,我国的储备粮食的丰富程度是一个什么状态,可食用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国家庭囤粮意义并不是非常大,根本不用耽心会发生缺粮现象。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