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確診超10萬!醫療物資短缺已致醫護喪命!“散裝”美國為何“不幫”地方籌物資?

據央視新聞報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27日17:13,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為100717例,死亡1544例,日新增病例已經接近2萬人。與此同時,美國新冠病毒的檢測能力開始提升,但截至26日,只有紐約州接受檢測的人數超過10萬人,有36個州的檢測人數不足1萬人。


美國確診超10萬!醫療物資短缺已致醫護喪命!“散裝”美國為何“不幫”地方籌物資?


多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發出警告,美國有可能成為全球疫情的下一個“震中”。

3月27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目前,其他國家採取行動已有三週,除少數國家新增病例數有些下降以外,其他國家還在上升,特別是美國。現在,美國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中國,有可能“震中”會轉移到美國。

事實上,美國在這場疫情中的反應確實相對滯後。有美國留學生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直到3月中旬,感覺周圍才有了一點緊張的氣氛。甚至醫院一些醫生也只說這次疫情只是大型流感。”

隨著感染人數指數式暴漲,不少美國民眾終於開始重視這場曾經被視為普通流感的疫情。然而令人糟心的是,全球範圍內醫療物資緊缺的浪潮也覆蓋到了美國身上,像紐約這樣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防護設備和呼吸機儲備“捉襟見肘”。

01無人在意“它”的“突襲”

“直到3月中旬,感覺周圍才有了一點緊張的氣氛。甚至醫院一些醫生也只說這次疫情只是大型流感。”一位美國留學生對21新健康記者說。

早在1月20日,美國就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但彼時,似乎鮮有人在意這種病毒的“突襲”。一直到快兩個月後,美國大多數民眾才回過神來,而此時,美國確診病例已經數以萬計了,全球範圍內的確診人數更是以十萬為單位。

目前,美國部分地區已經停課停班,除了較為特殊的工種,比如醫務人員、警察等等,大多數公司都已經發通知讓員工在家辦公。

全球性的疫情暴發,也讓多個國家同時出現了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美國也不例外。

“現在雖然戴口罩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是還是不多,一方面可能確實還是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物資緊張,”上述美國留學生表示,“現在街上兩個人迎面走過,可能也會自己遮掩一下口鼻或者避讓一下,保持距離。”

“我們需要個人保護防備和呼吸機,但是據我所知,現在能夠拿到的物資只是所需的一小部分。”當地時間3月24日,一名來自紐約的護士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知情人士透露,美國一些醫院只能對面罩等防護工具進行消毒後重復使用,甚至一些醫院需要招聘志願者對口罩進行消毒。

從上週開始,陸陸續續有美國醫務人員和普通民眾在社交平臺發佈帶有#GetMePPE(讓我得到個人防護設備)的標籤發文,呼籲外界援助口罩、防護服和防護面罩等個人防護設備,並向美國官員喊話。

3月27日,有美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其醫生父親竟要用浴帽和外賣飯盒來自制防護面罩。


美國確診超10萬!醫療物資短缺已致醫護喪命!“散裝”美國為何“不幫”地方籌物資?


這名網友補充說,“總統和州長說,有足夠的防護服提供給醫護人員。然而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這樣。請大家做點什麼吧,打電話給你選出的代表,如果你有物資,就捐出來。”

事實上,美國已經有醫護人員因缺少防護裝備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先例。當地時間3月24日晚間,48歲的護士凱利(Kious Kelly)在曼哈頓西奈山西醫院(Mount Sinai West hospital)去世。此前一週,他因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而入院。

除了醫療物資外,美國醫療體系能否扛住這次疫情的打擊也是一個問題。紐約州政府預計,到疫情頂峰時將需要十四萬張病床,而目前當地只有五萬三千張。而且此次疫情中重症病患的病死率高,甚至需要全天候把守ICU才能及時救治病人,但美國醫療體系和國內有所不同,大多數醫院只有住院醫師或執業護士會在晚上留守ICU病房。這也讓人對美國醫院能否擔住疫情的考驗略有擔憂。

02“散裝”美國的醫療物資“爭奪賽”

考慮到醫療物資的緊張現狀,3月18日,美國聯邦政府搬出了因1950年朝鮮戰爭而設定的《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授權美國總統在戰爭和緊急狀況下可以直接下令私營企業滿足國防需求訂單;由政府機構來分配原材料和人手,推動和優先保證戰備物資生產;政府可以實施價格管控,禁止民間囤積物資和漲價。

但在過去一週裡,美國總統似乎這部法例並不“感冒”,在24日前並沒有行使過該法例的任何賦權。

沒有聯邦政府的有力管控和統一調配,各州的爭奪盡顯“散裝”特色,州和州、州和國之間都有可能成為醫療物資爭奪賽的對手。而更令州政府擔心的是,強大的賣方市場下醫療物資將會“漲”聲不斷。

伊利諾伊州一家呼吸機生產商表示,自己需要為聯邦政府提供呼吸機,但是伊利諾伊州卻不會分得呼吸機,自己是在為“競爭對手”幹活兒。

肯塔基州州長安迪·貝希爾(Andy Beshear)也對媒體表示:“這真是一個挑戰,聯邦政府叫我們自己搞定醫療資源的供應鏈,然後又從我們找到的供應鏈裡買物資。”

聯邦政府甚至因此招致美國醫院協會、美國醫學會和美國護士協會的“警告”。這些機構日前聯合致信白宮,敦促政府動用《國防工業生產法》,以緊急提升醫用物資生產能力。他們在信中警告,在美國最早出現社區傳播的地區以及其他許多區域,N95口罩、防護服、外科口罩、護目鏡、重症監護病房設備等物資消耗迅速,現有補充並不能彌補需求。

白宮遲遲不出手,也引得各州政府吐槽連連。

在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截至3月27日,確診感染人數已攀升到37877人。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對媒體形容當地疫情蔓延的速度堪比高速動車,“幾乎每三天就翻一倍”。

“當我們需要三萬臺呼吸機的時候,你只給四百臺呼吸機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用?你來從這急需救命的兩萬六千人裡選擇要用呼吸機的吧。”

紐約州長科莫對於當地疫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向聯邦政府請求支援三萬臺呼吸機不果後,終於在週二的新聞記者會上“大吐苦水”,對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隔空喊話”,指責聯邦政府在調動醫療物資上不力。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更是自3月19日起,一連3天在發佈會上質問美國總統:“你沒有運用政府的手段,你一直在猶豫”;“你只是看著,等著”;“任何負責任的總統,都會和我們溝通如何處理疫情”。

而美國總統在3月24日的福克斯新聞市政廳中表現也“毫不遜色”,反斥紐約州長沒有早點準備多點呼吸機。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紐約州長科莫在政府官網發文稱,已收到眾多大型公司、慈善組織和名人慷慨捐款,附上的捐贈清單中有高盛、Facebook、蕾哈娜基金會等,其中還包括華為。科莫州長隨後還在社交平臺上再次點名感謝華為。


美國確診超10萬!醫療物資短缺已致醫護喪命!“散裝”美國為何“不幫”地方籌物資?


03反對和敦促中,聯邦政府如何抉擇?

其實,聯邦政府對醫療物資也不算是“不上心”。

3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更新,對27家美國企業總計100多項進口中國的醫療相關產品,進行了關稅豁免,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醫療物資相關企業。當然,其中不少企業是早在1月31日前就提交了申請,直到3月5日才被美國政府批准。

興許是聯邦政府將各州政府的“抱怨”聽進了“耳”裡,3月24日,自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聯邦政府首次動用《國防生產法》採購了約6萬個病毒試劑盒。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署長彼得·蓋納表示,美國聯邦政府還計劃採購5億個口罩,採購合同中也將納入《國防生產法》的一些規定。

不過,目前對於動用《國防工業生產法》調配醫療物資生產,美國社會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一方面是擔心聯邦政府“接管”美國企業可能讓商界陷入不安,從而加劇市場動盪;另一方面是聯邦政府難以鑑別哪些企業具備相應的生產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