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中國信息不透明、借疫情獲利!英國也學“老大哥”甩鍋了?

西方一些國家防疫行動慢半拍,甩鍋卸責倒是一把好手!繼前陣子美國白宮“統一口徑,甩鍋中國”之後,英國政府一些官員似乎也想如法炮製。

近日,在被問及英國防疫為何準備不足時,英國內閣辦公室部長邁克爾·戈夫卻稱是因為中國疫情信息不公開透明。此外,還有英國科學家妄言,中國實際確診病例可能是現在的40倍。

而更莫名其妙還在後面。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政府內部的資深官員對於中國“利用疫情獲取經濟利益”感到憤怒。無獨有偶,近段時間,法國一些“主流媒體”竟將中國的援助扭曲為“宣傳攻勢”“擴大影響力”,“是為了掩蓋謊言”。種種無稽之談,著實讓人不齒。

指責中國信息不透明、借疫情獲利!英國也學“老大哥”甩鍋了?

事實勝於雄辯。疫情暴發之後,中國及時和世衛組織通報相關信息,並展開密切合作;從中央到地方,每天舉辦數場發佈會實時公佈疫情數據,回應外界關切;此外,中國還及時和世界各國共享科研信息,第一時間公佈病毒的基因序列。此前,有美媒多次質疑“中國疫情數據”,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仗義執言,“中國沒有隱瞞數據,世衛組織專家組在華期間展開的多項考察都可以證明……”可以說,中國疫情信息到底透不透明,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

從“戰疫”全局看,中國的積極行動,為世界爭取了足夠長的時間窗口。可一些國家的隔岸觀火心態和消極作為姿態,給了病毒二次進攻的機會。世衛組織不止一次疾呼,各國要借鑑中國經驗儘快採取行動。可結果呢?

以英國為例,歐洲疫情發展初期,英國政府遲遲未有反應,此後又提出“群體免疫”概念,宣佈放棄檢測輕症。之後雖改變策略,卻“為時已晚”。所有這些,民眾都看在眼裡,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直言英國遲鈍防疫為“國家醜聞”。公道自在人心,“鍋”請自己背好。

指責中國信息不透明、借疫情獲利!英國也學“老大哥”甩鍋了?

霍頓參加BBC節目。

至於“擴大影響力”“借疫獲利”之說,更是赤裸裸的政治偏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中國醫療物資最緊缺的時候,一些國家伸出了援手。如今,中國政府以及企業、民間組織等都在盡最大可能給各國提供援助,展現的是“風雨同擔”的共同體意識,何談“擴大影響力”?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話說,“他們是不是希望中國這個時候袖手旁觀、無動於衷呢?”

此外,眼下確實有很多國家向中國企業訂購各種物資。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供需雙方尋求合作,“憤怒”何來?要知道,目前歐盟口罩、呼吸機等物資極度匱乏,歐盟官員多次公開表示希望中國企業擴大生產。中國防疫工作不容鬆懈,企業復工復產壓力不小,短時間擴大生產更要投入很大成本,還有可能造成產能過剩,但面對世界需求,中國企業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政府也給予充分支持,這難道不正是大國擔當的體現嗎?

指責中國信息不透明、借疫情獲利!英國也學“老大哥”甩鍋了?

歐洲有諺,偏見是無知的產物。而無知的人不只不敢正視別人,更難以認清自己。奉勸一些人早日放下偏見,正視問題,不要再誤己害人。

當然,聒噪不會阻礙全球合作。滿載“中國製造”的飛機正在飛抵世界各地,“中國經驗”也在助益各國防疫,我們終會戰勝新冠病毒,而那些“政治病毒”也會為更多人唾棄。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