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祭有哪些注意事项?你们有哪些习俗呢?

粤秀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时,家家户户忙祭拜, 祭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即是对先人的纪念,又是对后人的传承,值得颂扬。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祭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代理祭拜、网络祭拜新的形势。对于千里迢迢不能赶回家乡的人们增加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可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代理不能全部代替祭拜的意义,不能只流于表面。在这一天还是要同晚辈一起,回顾、追忆先人的功绩和表达思念之情,这样才会达到传承的意义。

2、对家族的祭拜,也要对中华先祖和革命先烈的祭拜,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没有中华文化也就没有了自我的价值,特别是对青少年极其重要。

3、虚拟的不能永远的代替现实的祭拜,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到实地参与祭拜,真实体验那份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中华民族的祭拜大都相似,现在大都按照环保、节俭风气的要求,用鲜花和植树来代替纸花和烧纸,我们这还有准备白酒和亲人喜好的一些食品祭奠,有的还在墓前唱首歌或同亲人聊聊自己心里话。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清明祭奠先人的传统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将中华优秀的文化代代相传。


吾挂云帆济沧海


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就是我们所说的扫墓。但祭扫之余,还需明确一些注意事项,以免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择日祭扫。尽量避免双休日或其他扫墓高峰时段,因如今市民私家车增多,高峰祭扫,会因交通拥堵为出行带来麻烦,因目前属于疫情阶段应尽量避免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或将扫墓时间拉长(早出晚归)或错开重点时段,以缓解人多车多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

2、随时清点。无论是到达祭祀地点,还是离开,都要养成清点随身携带物品的好习惯,以免贵重物品无意丢失,集体祭祀应随时清点人数,特别是携带小孩的家长更应照顾好孩子,以免小孩因玩耍走失。

3、注意安全。首先是做好疫情防护,口罩消毒。其次焚烧纸钱,置放供品,应注意防火,确保安全,物品尽量自己携带,避免购买祭祀地点附近的小贩兜售器物。若由于携带不便,不得不购买,应提前准备零钞,将少额现金放到掏取方便的外衣口袋,大额现金置里侧,避免被小偷扒窃。

4、黑气运。扫墓当日早晨,洗脸清面时,照镜子若发现额头有乌黑起色,表示运势低迷,尽量避免扫墓,若一定要去,可携带开光护身物品(如:护身符等),以作化解。

5、食斋禁荤。扫墓当日早晨起身至到达扫墓地点,尽量食用素食,衣着整齐素严,以示对先人礼貌和尊重。

6、忌偏僻地。不要去太偏僻,人烟罕至的地方祭祀,最好依照常走的路线进行形成规划,切勿在偏僻地方长时间逗留,确保自身安全。

7、勿扰他灵。墓地为阴灵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斗,随处小解,路遇其他坟冢,切忌用脚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乱动其他墓碑祭祀物品,无疑碰到,应诚心诵念“对不起,打扰了”,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免打扰得罪其他阴灵。

8、祭祀时间。扫墓时间尽量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天未亮或傍晚时分,不利扫墓人,应尽量避免扫墓,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之间通常为扫墓最佳时段。

9、清整墓地。面对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杂草,增添松土,整理周遭环境,使得墓地外观饱满而整洁,同时心中默默祈祷,寄托希望于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后代富贵昌盛。

忌去人群:

1、妇肚内的小生命需要和谐的孕育环境,坟地的负磁场趋向阴性,会令小生命失去阴阳平衡,因此孕妇不宜到坟地。

2、坐月子妇女大多情绪不稳定,家人关爱及丈夫爱护才能令妇女倍感温暖,墓地阳气少,易令妇女有产生受冷落之感。

3、49天前后办喜事的人不宜前去扫墓,由于情绪高昂,易在扫墓时大嘻大笑,喜悲相冲,造成对墓地阴灵先祖的不尊重。

4、手术前后49天的病人体质都是处于休养期,需要生命的阳光做支持,坟地令人衰伤,诱发心理上的死亡思考,因此病者不宜前往。

5、身体上有邪气(例如曾做人流)、衰气(例如跟走背运的异性亲热后)、死气(高危病者)等人磁场紊乱,不宜把负磁场带去阴气重的地方,需求助宗教力量平衡。

6、坟场四围的环境多为墓碑和树木,墓碑属土,树木属木。木克土,欠缺生气,犯冲太岁之人因木星移动易导致情绪不稳或作出错误决定,这个时候最需要有生气的地方固本培元。

祭祀流程:

通常祭祀包括,将备好的香烛冥纸、鲜花果品、烧纸烟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物(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整齐置放在墓前。接着,燃点香烛,奉香答谢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当墓地的守护神),随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冥镪,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礼毕,将礼祭先人的食品选择性吃掉,待香烛点完后离开。

回家注意事项:

1、清明节拜祭后,可能会将阴气带回家吗?很不好说清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佩戴一些佛像、护身符、桃木等。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时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应当不会有问题。拜祭回家后,必要时可以进行过火盆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

2、清明节扫墓回来要凈身洗衣吗?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灰尘和泥土,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2020年里心想事成,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就能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石头实记


还是看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是怎么样的,清明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去扫墓,怀念自己的亲人,清明节的扫墓的流程是这样的,在清明节这几天去亲人的坟上去除草、填土、扫墓、上祭品、点香、磕头、烧钱。每个地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潮州地区就保留了古代的祭祀习惯,比如三跪九叩头之礼。就是说每一次清明节扫墓的时候都要执行这样的礼节,每次都要三跪九叩头之礼。清明节拜山的时候,不能让怀孕的女性、来月经的女性参加;祭拜先人要服装整齐,千万不要大红大绿的;在扫墓之前要吃素食。

清明节拜山的禁忌是,怀孕的女性、来大姨妈的女性不能参加;衣服不能穿大红大绿;祭拜之前要吃素食;扫墓的过程不能大声的喧哗、乱蹦乱跳;也不能在坟地照相。


银河百事通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在清明节有不少风水上的习俗是需要注意的:

1.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

因为是祭祖所以是难免会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据常走的路线行走为好,如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来是安全问题,再者是易沾染邪气。

2.祭祖和扫墓还是要心诚为好

对走路中或站立时遇到的坟,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脚去碰墓碑之类的,在这样的场所要有严肃庄重的态度为好。其他邻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随意碰触占据。

3.面对先辈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杂草,好好添上一些新土,扫除墓前的杂物,清洗下墓碑,把整个墓地弄得焕然一新,外观上更加饱满,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辈保佑后代富贵昌盛。

4.选择扫墓的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

像天未亮或刚亮或是傍晚时分或太阳将下时,都是不可以去扫墓的。因为此时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扫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间为好。

5.去扫墓时如果是身体虚弱或病中或是额头发黑的人则表示时运较低,若能不去为扫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等护身符为好。


鱼不橘


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

在我们那(农村),扫墓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让不懂事的小孩爬上墓碑前的祭台即可。

我们那边扫墓其实就像去野炊。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看望老祖宗。

由爷爷奶奶带着我们一起去。

以前家里没车,就是小孩子骑车,大人挑着箩筐,扛着锄头,带上刀走路上山。

到了山上,先把坟前后的草除完(大人用锄头、刀,小孩子用手拔),再把箩筐里祭拜的东西拿出来,摆上。

祭拜的东西就是:咸粿(自己家蒸的米粿)、鸭肉、煮熟的鸭蛋、可乐、啤酒、纸钱、鞭炮……

拜祭完后,家里人就会一起在坟前空地上,吃那些祭拜的食物。

1.在那开开心心地吃完,也省得再挑回家。

2.在那开开心心地吃,也让老祖宗们看看我们现在过得很好,让他们放心(内心的期盼)。感谢他们的保佑!

可能在其他地方,这是一件很隆重、严肃的事,但是在我们那,风格画风就是这样。


林小七Se7en


我国现在非常注重清明节,清明节也是唯一一个节气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节日,并且还将清明节纳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对清明节的重视。

清明节祭祖扫墓,有很庄重的仪式。出门在外的人,在清明节期间,都会尽量赶回家乡,出席祭奠仪式,借机表达对逝去先辈的缅怀与思念。中国地域广博,华夏儿女们居住,并非都处一地,就出现了”十里不同俗“。但追根溯源,清明节祭祖期间,各地的一些禁忌也各不相同。

一、一般清明节拜祭的时候,要清除祭拜墓地周边的杂草,摆好逝去长辈爱吃的果品,挂纸或者烧纸,然后磕头祭拜。


二、清明节禁穿鲜艳衣服,因为拜祭是一件庄严的活动尽量在穿着上朴素一点,以深色为主。这样才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三、不聚众喧哗,扫墓家庭成员多,有的还带有儿童尽量避免孩童追逐打闹,而且大人也不宜大声斥责。所以提前做好准备。


四、注意防火,扫墓很多地方禁止烟火。所以要注意安全,如果必要携带火种,请携带号灭火器。

扫墓是我们的传统。其意义重大。而作者直说“是为了死后有人惦念。” 在这里是传承,是感恩,是敬畏,是害怕孤独。惦念死者,也是惦念活着的人。我是山东枣庄的,我们这里不允许女人扫墓。


枣庄24小时


一 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二 不要嬉戏打闹,表情要严肃。

三 不能在坟头上放鞭炮。

四 不要带着病去拜祭。

五 不要用手机乱拍。

我们这边安徽一带会扫墓,按照旧俗,乡下的人们在扫墓时都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并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完毕后,一家人再分享用来祭祀先祖的佳肴美食。有的地方还会门前插柳,新娶的媳妇或者是新生儿,清明节这天要去上坟,一来是让新人认祖归宗,二来也是告慰九泉之下的先人,家族又添丁壮大了!


是七颜啊啊啊


答:在清明拜祭祖宗时;清理杂草,插好枝棍,再挂好花朵,钱纸。由在场最大的长辈烧燃钱香,敬躬拜三拜,再是下一辈份拜三拜,以此下推,祭拜完后,燃放鞭炮……




快乐25225


第一,婴儿和孕妇不可去祭拜

第二,体弱病危的人不要去

第三,全家一起约个日子一起去,不要多人分头去祭拜

第四,踏青最好上午去,最晚不要超过下午三点

第五,先拜土地,再拜先祖

第六,除杂草,垒垒坟头

第七,贡品最好不要带回家吃,除非很大的食物

第八,完了不要直接回家,去人多的地方转一趟,不然会把阴气带回家

第九,回家把鞋子洗一洗,洗邪气


骆一真


清明时节是缅怀先人的节日,在我们滨州惠民这里清明的前一两天给坟上填土。填土压纸钱。上坟。每年清明的时候我们这里是碑店最忙的时候。2个老人都不在了刻个碑,立在坟上做纪念,每年清明也是榆钱飘香的时候,妈妈做的榆钱窝头。榆钱饼,榆钱汤。等等那味道永远忘不了,现如今远离了农村来到大城市生活。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安逸享受的生活不在多。农村到处都在拆迁,若干年后。有一种文化叫农村文化也在消失。袅袅炊烟户户飘香,这种味道只能留在了记忆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