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吸储”神器迎新规,余额骤降5000亿,你的理财产品该换了?

根据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十月末的时候,我国的全民结构性存款余额在10万亿左右。这是什么水准呢?相对于前一个月而言,整整下降了5000多亿元。而当时的下跌幅度情况,也差不多是整个时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了。而为何突然如此,也并非没有原因,和结构性存款的调整,有着很大的联系。

银行“吸储”神器迎新规,余额骤降5000亿,你的理财产品该换了?

首先,结构性存款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火起来了。当时一经推出,不仅是银行喜欢,储户们也都表示了心中的喜欢之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它的“特性”有关。当时,银行很多的理财产品都是不提供所谓的保本服务的,但是结构性存款却能够提供这样的“福利”。

那什么是结构性存款呢?简而言之,就是将我们的存款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依旧还是所谓的存款;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和金融衍生品挂钩的,从何获得想要的高收益。而也用网友将结构性存款表示为:定期存款和期权的整合。当时,结构性存款就是一个能够将保本和高收益相结合的一个结合体,受到储户们的追捧。

银行“吸储”神器迎新规,余额骤降5000亿,你的理财产品该换了?

而结构性存款作为一款收益性的增值产品,是一种会通过汇率、利率产品,以及传统的一些存款业务进行相融合的一款创新型的存款产品。一般情况下,它比较适用于那些对于收益要求比较高的用户。不仅如此,因为是会和汇率、利率等有所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选择该产品的用户,也要对外汇汇率以及利率走势有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一点,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所以购买该产品的储户,也要有承担一定风险的认识和能力。

银行“吸储”神器迎新规,余额骤降5000亿,你的理财产品该换了?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新规出现,这样的一款“吸储神器”,也不会出现下降5000多亿的情况。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数据的时候,已经在不少专家的预料之中了。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明确要求了银行禁止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这使得结构性存款,除了高收益以外,另一个最大的优势受到了限制。结构性存款虽说利息可能波动比较大,但是他们的本金基本上可以实现百分百的安全。储户们即便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的理财,也最多只是承担利息损失的风险。只要本金还安全,相对而言,这样的投资也是安全的。

银行“吸储”神器迎新规,余额骤降5000亿,你的理财产品该换了?

而随着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禁止发放,很多的储户都不再选择了。而也就是如此,我们在去年10月,看到了结构性存款余额下降5000亿的情况。

而且本来结构性存款的流动性就比较差,等到新规发布后,它的优势也就更加不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结构性存款。不能随意支取本金,对于大部分的个人储户而言,还是有些阻拦的。而现在又出现“刚性兑换”被打破的情况,未来银行理财又会是什么新的状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