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新冠疫情加剧可能令美中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连线:新冠疫情加剧可能令美中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缓解,中国的工业生产正在逐步反弹,而美国则开始进入疫情爆发期,欧洲也好不到哪儿去,连带引起欧美的需求出现衰减。这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究竟是福是祸?中美经济关系会因此加速分道扬镳还是趋向更加紧密?


在因疫情而自我隔离的日子里,阴云几乎完全遮蔽了一线希望。然而只要不出现大量死亡病例和卫生保健系统崩溃的最糟预测情况,有理由认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向——从亚洲到欧美,而非同时四处爆发,将使全球经济的恢复比许多人认为的要快。


回想二月底新冠病毒在欧美蔓延之前,美国企业担心由病毒导致的中国企业关门停业将影响从鞋类、消费电子产品到电脑硬件等所有产品的生产。由于举国全民抗击疫情,今年1、2月份中国的工业生产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


在《财富》1000强企业中,近95%的企业不仅在中国有一级或二级供应商,在疫情中心武汉附近也有。中国似乎将会损失惨重,因为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力图使供应链多样化,以免受到未来供应中断的太大影响。


当今的供应链效率极其优化。软件和物流的广泛采用,使制造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芯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零部件。库存管理软件让公司能减少库存,只根据产品的生产需求进行采购。因此供应链上的任何突然中断都可能导致一连串的中断。


当中国企业1月底停工时,从苹果、三星到家电制造商、家具公司,甚至服装连锁店,世界各地的企业似乎都未能储备足够商品来满足欧美的需求。比如2月菲亚特就关闭了其在塞尔维亚的一家工厂,因为无法从中国获得所需零部件。


接着新冠病毒就让世界其他地方陷入停工状态。


乍一看,这表明坏消息正变得更糟,但故事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西方国家免于遭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全球经济仍将受供应链中断的严重影响,这可能导致美国企业向中国乃至亚洲以外的地区寻找零部件和工厂。麦肯锡估计中国对欧美生产线的供应有断货的危险,可能会在4月或5月前告罄。


如今新冠病毒在欧美的蔓延导致需求减少,至少与中国工厂的减产幅度相当。我们不清楚未来数周欧美受到的全面影响有多大,但随着除重要企业外的全面关停,这肯定非常大。


与此同时,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工厂正在复苏并扩大生产。其结果是:我们现在有一种反常的可能性,即在今春晚些时候西方需求开始回升之际,我们手头上将有充足的供应。


想知道这将如何发生,来看看微软。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周二称供应链“将回归正轨”,他对制造业的现状感到满意。他又说,目前的问题是该公司对其产品需求没有明确的概念。


微软已撤回对Windows部门的指导意见,称其无法实现之前的收入目标。这只是大多数公司(不管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其他领域)4、5月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的先兆。


这似乎不妙,实际上在统计学上还很糟。但当尘埃落定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该病毒的迁移模式帮我们避免了最坏的情况,即供需同时大幅下降。


这将为经济更快重启留出时间,尽管仍需时数月。一些公司无疑仍将面临零部件短缺问题,消费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心仪的产品,但总体情况可能比人们担心的要好。


对美国和中国而言,这意味着未来一年里彼此更加需要而非相反。由于企业资金短缺挣扎求生,它们无法很快为构建新供应链和实现生产多元化共同投入数千亿美元。今年1月美中经济脱钩似乎正开足马力,这或许将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加剧而戛然而止。


《连线》最后表示:“我们曾打算甩开对方单干,但至少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彼此纠缠在一起。”


本文编译自《连线》,作者:Meghan Herbst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

相关推荐:

  • 《连线》文章称:急于重启美国经济将是致命错误
  • 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
  • 新加坡人说,“我们没做啥别的,我们只是做得更好”,抄作业吧
  • 《连线》:人工智能如何追踪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