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圣人为什么也不能参透生死呢?

偉大的時代


对于生和死的讨论,从古至今皆有。

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逃避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课题,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

孔子和他的学生季路就有一段关于生死问题的对话,这段对话被记录在《论语》中。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有一天,季路问孔子:“老师,神鬼应该怎么对待?”

孔子答道:“连人都没有做好,谈何鬼神。”

子路又问:“老师,死亡又是怎么一回事?”

孔子说:“连活着的事情都没有明白?谈什么死?”

在上面的对话中,孔子回避和子路谈论死亡,于是,后人就觉得孔子是一个不敢直面死亡的人。

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季路,季路就是子路,即仲由。子路崇尚武力,他不仅武功高强,性格也十分豪放,简单来说,在孔子这个班上,子路就是那一个傻大个,他很直白,什么都问,但你要是和他谈太深奥的问题,他也听不太懂。

所以,孔子似乎板着脸直接拒绝和子路讨论“生死”这么深奥的问题。

孔子对于生死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一、重生轻死

春秋末年,各国纷争不断,礼乐崩坏,社会失序,孔子想恢复周礼,劝君主以“仁德”治国。

然而,在鲁国,孔子的治国思想并能完全得到很好的施行,于是,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周游列国之旅,到处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也处处碰壁。

从“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我们其实是可以读出,孔子的事业未竟,生对于他来说,比死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他更看中生。

因为,人事都没有处理好,何必去谈死后的时。

孔子很忙的,他有他未竟的事业,他要去推行他的主张。

所以,孔子对于时间很执着,他很珍惜时间,亦很珍惜生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或许,孔子看着奔流的河水,那一刻心中无限感慨:要珍惜时间,更加重视生啊!

二、不畏惧死亡

虽然孔子重生轻死,但是,孔子并不畏惧死亡,在《论语·里仁》有这么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可见,孔子并不是避谈生死,相反,对于生死,孔子以一种十分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孔子有一种殉道的精神,如果他的主张能得到很好的施行,他甚至可以以身殉道。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孔子重”道“的一些思想主张。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子贡问如何执政。

孔子说: “应该做到粮食充足,军备充分,取信于民.”

子贡问道: “假如逼不得已去掉其中的一项,先去掉哪一项? ”

孔子说:先去掉军事储备。

子贡问道: “如果逼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呢? “

孔子说:”再去掉粮食储备。 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就无法立国。“

“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提倡的“执政三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这三样东西里面,子贡非要孔子排一个序号,孔子认为,取信于民最重要,其次才是粮食和军事。

我们再来了解,孔子对”道“的维护。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对于孔子来说,为了求”仁“,生亦可抛。

可见,孔子对于”信“,对于”仁“的重视程度,所以,才有他对于”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叹息。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对于死亡,认识它,接纳它,才能向死而生。

三、敬畏死亡

虽然孔子不畏惧死,但是他敬畏死。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孔子不喜欢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的事。

他为什么不喜欢谈论这些?

因为,孔子对死亡存有敬畏之心。“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都没能弄清楚,谈什么鬼神,聊什么死亡呢?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篇》

樊迟问如何才算智慧。

孔子说,“尽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远离它们,可以说是智慧了。”

可见,孔子始终保持着对鬼神,对死亡的敬畏。

综上所述,孔子并非没有参透生死,对于他来说,生比死更重要,生更有价值,孔子也并不畏惧死,并且,对于死亡,他始终心存敬畏!

结束语:写到这里,我突然记起来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决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几年前,我曾经刷微博,刷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作文,正好是探讨了生和死的问题。他的老师说,小朋友平时很喜欢读刘慈欣,我大概记得,小朋友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的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的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的全部时间,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得时间。

好吧,我承认,对于生死的认知,我不如小朋友。


牧影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一个终极追问,早在几千年前先哲们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观,比如道家的追求长生不死,主张修炼成仙,佛家的修福来世,苦度今生,而作为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儒家,也有自己的生命观:就是积极入世,活好今生、热爱生活,重生轻死。

在孔子开创的儒家眼里,身而为人,就得让生命的价值在今生得到最大的绽放,无论是穷则独善其身,还是达则兼济天下,积极努力的过好每一天,尽好自己为人子女,为人父母该有的责任,最后让自己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死在儒家眼里,不过是生命的回归,只是一个结果,而生的过程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去探索的,探究如何生才是生命的最大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说孔子没有参透生死是对儒家生命观的一种误解。

一、儒家生命观:每个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论语 先进第十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对季路的回答,在殷周时期,占卜流行,神权观念是当时的主流,认为鬼神是生命的主宰,而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的提出,让人们对生命的思考重新拉回到了中华文化的正统,从神权回归到了人权,每个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其实中华文化自创建之处,人的自强自立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比如我们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诸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钻木取火等等,都是在告诉我们自助者,天助之,每个人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所以当季路问鬼神与生死的时候,所以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告诉他,人作为一个当下活着的生命体,搞清楚人本身,尽好自己身而为人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探究人本身如何好好的活着才是最有意义的,所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二、儒家的生命观:生命的最大意义是尽好今生身而为人的本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珍爱生命:

儒家提倡珍爱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本身,比如孔子的箴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乃至源于父母的身体发肤,都得爱惜而不可以随意伤害。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为人之道:超越生死,立德、立功、立言:

儒家重人伦,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因为人有基本的道德伦理观,身而为人除了满足自己个体的生存以外,还要担当起人的家庭责任乃至社会责任,所以儒家历来提倡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除了生存需要,更需要有精神追求,所以生命最大的意义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尽最大努力的实现生命的价值,能够立德、立功、立言以超越生死,达到精神的不朽。

儒家的“三不朽”生命价值观,可以说是儒家的生命观的核心所在,也正是因为超越生死的“三不朽”观点,充分调到了人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最大能量和价值,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家国情怀,每当中华文化遇到危机和危难的时候,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以维护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正是儒家三不朽真言的最好诠释。

热爱生活:

儒家认为,人生在世,从事工作养家活口,同时要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同时人也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比如孔子就非常喜爱音乐,他曾经有过”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经验,同时孔子更讲究美食,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热爱生活,积极生活。

三、儒家的生命观:重生轻死但不畏死。

儒家重生轻死,但儒家并不畏死,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是生命的一种自然回归,儒家讲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要死得其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朝闻道,夕可死矣。”

同时儒家重视祭祀,儒家讲孝道,重视祭祀,但并不迷信,主张以礼行事,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结论: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不是说孔子未参透生死,而是孔子的生命观早已超越生死,认为生命最大的意义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探索和追求,积极入世,活好今生、热爱生活,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为人之道在于立德、立功、立言让生命的价值永垂不朽,身而为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这才是生命的最大意义,而死是一个结果,人皆有之,无需探究。



知微通元


“未知生,焉知死”(11.12),用逆定理进行逆向推理,此言恰恰说明孔子参透人生。恰恰证明孔子就是孔子,孔子是圣人,圣人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人的认知事物水平往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联系,春秋时代,生产力低下,科技处于不发达状态,据物质第一性的唯物辩证法认识论观点,孔子未知生死是极其正常的。迄今,

人们对于生死是否认识明白搞清楚了,已然是未知数。


三十三画1936


文圣人孔子,能流传下来的每句话对我们都有启发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按我理解的意思应该是这样:我们现在还没有把生命的奥秘探索出来,还没搞清楚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即将发生什么事情,对当下的生存尚且充满疑惑,又怎么会知道死去以后是什么样子?

并不是孔子没有参透生死,而是用这短短六字箴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应该活在当下,专心考虑眼前的问题,不应该舍本逐末,去思考死亡那么遥远的事情,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答案。

每个人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充满秘密的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懂你,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该做的到底是什么,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最终会到什么地方去,其实面对这些谜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

就如同《金刚经》里面,如来佛祖问须菩提的那一段对话:“须菩提呀,你觉得,虚空的东方,到底有多远,一直往东走,可以想象的到终点在哪里吗?”须菩提答道:“不可以,世尊。”这段话其实就如同孔子那句话,是在开示我们,人活着的时候,应该如法的面对人生,放下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

那么正确的心态又是什么样子呢?《金刚经》里也给出了答案。人应该心不取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人生的路上,充满了各种险境,如同左边是大海,右边是烈火,随时都有可能吞噬我们,你只有在水火交界的中间走,才能平安,不偏不倚,沿着中间一直向前,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如果一个人每天不停的思考这些不存在答案的问题,他就会对前途命运越来越迷惘,不能清醒的看待自己,不能冷静的了解世界,迷失在颠倒梦想之中。


非想


孔子是公认的圣人,但是他不是仙人,他学载五车,但未学过佛,道脱凡之术。


老龚166916589


《论语》里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然而,托名孔子《易传》解《易经》,孔子曰的正相反,“《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论天地之道。仰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论语》、《易经》,都是儒家经典。都是孔子曰,一个“未知生,焉知死”,一个“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情状”。

圣人孔子,怎么语无伦次呢?


有话少说


他的学论也不坏、可惜的他都是离不开心底的荣欲、是有我之说,它能修到个人的行为高度、可非众生公韵的境界。


4949147318802


参透生死是人生之大事,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不能参透生死,只能说他并没有悟道,不了解生死的来去。需说他是圣人,圣人也不可能他就全知,世界上很多的事情他也是不知道的。就好现在的人来说,修练开悟了,也不是全知还是要学习,还是很多东西不懂。


胡代泉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圣人为什么也不能参透生死呢?

答: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因为孔子最看重的衣钵传人颜渊死了,所以子路很自然地把话题引申到生死之事,问题有二个。

第一:子路请教如何事奉鬼神?孔子回答:“不能事奉人,怎能事奉鬼神?”子路接着问:“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就回答,即是题目“未知生,焉知死。”

第二:什么意思?孔子的回答:“不能知道生,又怎能知道死呢?”

子路当时为鬼神所迷,无法跳出这怪圈,智者是不为其所迷惑。既然做人就努力事奉人;既然活着,就恬然过好每一天,这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应该持有的态度。

孔子传授的就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为什么说他不能参透生死呢?这不就是参透了生死吗?

活着的人先把活人事奉好,对刚死之人应有的是心中哀伤之情,三年的居忧,这样就行了,这不就是全部的答案吗。一个人对活人恭恭敬敬的,对死人当然也礼仪有加,能变到哪里去?敬奉!


绍兴李珍


断句应该是:未知,生焉知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