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後面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呢?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在討論房價的問題。我們經濟學最常見的用供給和需求來分析問題,資本論裡主要以剩餘價值為中心來分析經濟生活。由於疫情對全國經濟按下了暫停健,後面隨著疫情的好轉,各行各業慢慢復工,但訂單比較少,甚至隨著國外疫情的發展,外貿企業哀鴻遍野;國內的小微企業也舉步維艱,個體工商戶也是慘不忍睹,大量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倒閉,別說剩餘價值,連生產資本都虧掉了;大家看到經濟不景氣,就拼命地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減少購買產品;這樣就導致了生產部門和消費部門不能循環,導致經濟通縮。而通縮比滯漲和通脹的破壞性還大,造成大量的失業,社會治安狀況也很差,畢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就導致了對房產的需求減少了,那我們下來分析對房產的需求增加的方面及房產的供給增加和減少的情況。

廣大人民群眾看到在此危機下中國政府和外國政府提供大量的流動性,給廣大企業融資,給個體工商戶們貸款,減費降稅,錢就大幅貶值。為了不讓手中的鈔票貶值太快,有大量的人會購買房產,雖然不求房價大漲,只求保值。畢竟普通群眾投資渠道太少,很賺錢的產業被國有企業佔了大多數,股票基金及衍生品很考專業性,互聯網、大健康,生物製藥、AI 等不是有點錢就能玩得轉的。為了保值增值而買房是需求之一。房子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屬性,結婚,教育,社會地位都與房子建立了關係,剛需們必須買房這是需求之二。現在中國疫情扛過來了,國外確很嚴重了,導致中國成了各種資本的避風港,但只有一部分會買房,畢竟房子變現和流動性差,這是需求之三。雖然有一些行業受損嚴重,但也有一些行業獲益頗多,口罩、額溫槍、呼吸機、消毒液、超市相關產業大賺,這些剩餘價值有一部分會投入房產,這是需求之四。有的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經濟增長或者平穩,會出臺刺激政策,這是需求之五。從短期來看,需求是減少的。下面來談一下供給。

我們後面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呢?


我們後面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呢?


我們後面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呢?


有些人為了渡過目前難關,可能會變賣房產,導致供給增加。開發商為了渡過難關,不得不短期內加快賣房,導致供給增加。但政府為了避免經濟硬著陸,會減少可供開發面積,導致供給減少。從短期來看,供給是增加的。

隨著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疫苗研發的不斷推進,6、7月份基本控制全球疫情,在8、9月份全球經濟開始復甦,但中國是復甦最快的。所以,得出以下結論:6、7月份之前房價以跌為主,一二線微跌或者微漲,看區域而定,三四五線等城市降幅稍大;6-9月份,各個城市房價漸穩,一二線房價以漲為主;10月份以後,一二線房價漲幅更大,但大漲是不可能的,國家和現實都是不允許的,三四五線等城市以小漲為主。全年來看,一二線房產會跑贏通賬,大部門三四五線城市會起到止損或者減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