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检查,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谈话,医生就说我是双相障碍,结果可信吗?

家乡二少


对于长期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医生,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比较容易判断。20分钟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了。

如果怀疑可以换家更专业的医院或医生再评估确诊。

不排除有个别医生诊断不认真、不专业的情况。

但如果确诊是双向情感障碍,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侥幸认为自我调整和控制就可以治疗和缓解。

因为双相情感障碍不是情绪问题和性格缺陷,而是脑神经病变和脑组织受损导致,病根在大脑。

因此,只有认清病在大脑,就需要用药物,对受损、病变的脑神经进行修复,对紊乱的神经递质进行调整、平衡,才能摆脱复发。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需心脑同治,药物修复受损脑神经、解决病灶问题,心理疏导解开心结、截断坏情绪影响脑功能,这样会更好实现消除病症、远离病根。

双向情感障碍不可怕,和身体的慢性病一样,只要坚持一方面药物治疗,一方面调整心情,“带病生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祝你早日康复,快乐幸福。

我是觉心悦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相关问题关注我深聊。




觉心悦境


如果这个医生跟你谈话不是20分钟,而是2小时的话 ,我估计他活不到当天下班。为什么呢?你看看你后面还有多少人等着看病就会明白的。如果我是医生的话,我希望我一天只看两个病人,上午一个,下午一个。对这两个病人我会非常和蔼可亲,从他们出生开始问起,那里读的书、什么时候结的婚、在那里工作、有几个孩子、父母是干什么的、父母身体怎么样、、、还有二舅家的,三姨妈家的、、、期间我还会起身给他们泡杯茶或冲杯咖啡。我会非常有耐心的坚持到准时下班,然后回家数数一天下来的可观收入,最后笑着入梦。


四季沐歌156159519


首先肯定的是一个精神科医生和你交谈20分钟,所收集的信息已经足够判断你的病情了,并且从你自己叙述来看,也可以佐证医生的可信程度还是有的。

“双向人格障碍”与“双向情感障碍”比较接近,前者侧重医学称谓,后者多为心理学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属于器质性损伤所致,后者属于心理伤害原因。既然医生已经确定你属于“双向人格障碍”了,那我就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类患者的表现特征,以便您自己对应甄别,走出疑虑的误区,有病治病,没病也好解除因疑虑而带来的不必要烦恼。

1、前面我提到的“双向人格障碍”是由器质性损伤所导致,所谓的器质性损伤一般指脑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受到创伤后,神经组织受到了损伤。这一点你可以具体对应自己之前是否有过类似伤害?

2、尽管“双向人格障碍”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与“双向情感障碍”相比,较为隐性些,但是只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一眼便可识别出来。因为有“双向人格障碍”的人,他的人格是分裂的,并且是在两种人格之间来回跳跃的,所以从言行举止上就足以推断出病灶原型来。这一点你可以从自己身边人的反馈信息中进行去对应,他们是否有不可理解的表情?

3、只要是神经系统或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人的感知器官和分析判断能力就开始下降了,甚至出现错觉幻觉,所以自我感觉到的东西就失去了报考意义。这一点恰好是你自己难以把控和逾越的,所以,你可以多听听家人对医生出具的诊断意见,暂且借用一下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人的甄别视角。

4、我的建议是相信医生的话,按照他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一阶段,同时还要借助心理咨询的外力来辅助治疗,相信你一定能走出这段虚幻的困境,一切向好!


心理咨询刘智慧


我有个七年的抑郁,现在已经痊愈。我的感悟是有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人有没有精神问题以她自己认为为准确。如果自己认为没有问题就是正常,自己认为有问题检查说没问题也应该以自己的认为为准确。真正的医生其实是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情绪的波动是很正常的,极少有人不波动,波动的幅度大到自己承受不了也就是生病了,想要找办法解决,情绪波动大自己能承受觉得正常没有任何影响,家人觉得不正常,其实是你们相处不符合一人的想要的状态。

有没有生病,要不要治疗以你自己感觉为准。感觉很想找人帮助就算诊断没问题也应该找人帮助。


澜汐与时光


什么叫双相障碍?听医生朋友说华西精卫中心的孙学礼砖家就是典型的燥狂症,随时随刻都发疯发狂辱骂患者。这在业内已是公开不争的事实。


跨越二草原



依楠而立1


20分钟,一个能做门诊的医生的判断你不要不相信,有时候医生一个眼神就大概知道你是什么病了!


Sa61694606


可以理解。

1. 正在排队等待的患者,希望前面的患者赶快看完,好轮到自己看;2. 正在看病的患者,希望医生只给自己看,别管后面的患者。


大路不弯249


有很多时侯病人难受的要死去大医院却查不出病来,你会怎么想?


陈大夫53802887


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