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情感对小仲马创作《茶花女》的影响

一、《茶花女》及其创作背景

《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戏剧家、小说家小仲马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作品,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 1823 年在巴黎与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同居,次年生下小仲马。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抄写员,后来在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变,大仲马越来越嫌弃拉贝的身份卑微,不承认其母子身份,直到小仲马7 岁才在法律上获得大仲马的承认。小仲马因私生子身份,体验到人间冷暖。1844 年 9 月,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玛丽出身贫苦,流落巴黎,被逼为娼。她珍重小仲马的真挚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仍然与财力雄厚的情人们保持关系。小仲马一气之下就写了绝交信去出国旅行。大仲马在得知儿子的事情后,坚决反对,并把其送出巴黎。1847年小仲马回归法国,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因过度忧伤和肺病复发而亡,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根据死者的遗嘱,拍卖所得钱款除了偿还债务之外,余额全部赠给她的一位生活在诺曼底乡间的外甥女。小仲马满怀悔恨与思念,因此将自己囚禁于郊外,闭门谢客,开始创作《茶花女》

二、文学情感三大机制的影响

(一)情感的信号机制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认为,情感是关于世界上所发生的对人具有意义事物的信号系统。小仲马在奢侈品拍卖会上得到玛丽的遗物《蔓侬·莱斯戈》,这遗物作为客观事物,刺激小仲马的视觉感官,进而情感的触发,其中的亲身经历加上他人的经历,,进行分解组合,生成与玛丽现实生活不同的意象,但是并没有及时发泄,而是积淀在心中,作为可能随时激发小仲马创作的信号。另外,当时正处于七月王朝末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到处充斥着冷酷、自私、封建、偏见、人间不公,小仲马将她的死亡与旧社会的腐朽联系到一起,两者无时无刻对他的情感体验刺激和积淀,由此,小仲马在这巨大的深刻的爱情体验中,情感触发着现实与艺术的关系,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情感信号,信号成为了创作的驱动力。这才有了《茶花女》中”我记录在这里的大部分事实,在巴黎还有其他的见证人;如果光靠我说还不足为凭的话,他们也可以为我出面证实。由于一种特殊的机缘,只有我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因为唯独我洞悉这件事情的始末,除了我谁也不可能写出一篇完整、动人的故事来。”

(二)情感的自控机制

小仲马在心灵的自我实现和客观事物中进行调节选择,尽力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情感的自控机制决定他带有自叙色彩的创作模式,影响着小仲马采用引书信入小说的的特殊技巧。这些都是被他的情感自控机制激发的。比如在《茶花女》中,阿尔芒与玛格丽特在乡下郊游中的红瓦白墙的房子、灼热的阳光、玲珑可爱的房屋,这与小仲马和玛丽当时热恋期的强烈愉快的感情有关,比如,玛格丽特悄悄离开布吉瓦尔,”有时空荡荡的床铺看上去犹如一座坟墓”此处感情已然变味冷色调,结尾处”我把我听到的事讲给读者听,这是一种责任”却又变成克制而理性的感情状态。情感自控机制促使冷暖情感交替变化,平衡着作品的情感。

(三)情感的创造机制

玛丽的客观死亡通过小仲马的自控机制,在创作机制的激发下,对其真实故事进行加工,从而创作出《茶花女》,《茶花女》中有各种各样的形象,勇于自我牺牲的玛丽格特,不珍惜感情的阿尔芒,忘恩负义的迪韦尔努瓦太太,拆散鸳鸯的老父亲,有情有义的老公爵和G伯爵等人物,如此多形象不同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而且小仲马与其有一定联系。尤其是玛格丽特的形象与玛丽相呼应。

三:文学情感的实践性

玛格丽特在肉体上,身患肺病、习惯性咯血、同时屈身于几位情人、放弃情人的金钱帮助,回归简单物质享受。在心理上,与男主角阿尔芒相爱,安抚多疑自卑的阿尔芒、独自想办法解决债务、承受债务压力、隐瞒离开的原因、忍受阿尔芒和他的新情人的报复、重病期间的相思之苦和孤独。原型玛丽死后还有一座茶花女坟墓,一年四季不断有各种各样的花摆在那儿,可以看出玛格丽特的自我牺牲的程度比原型玛丽的程度深,这是因为西方文学受基督教义影响,人们需要对自己的原罪进行忏悔和救赎,小仲马试图通过阿尔芒的忏悔口吻,来完成自身青春的过错,而艺术的加工创作是一个良好渠道。所以小仲马在创作时,他的情感体验,随着玛丽死亡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强烈议论,他的情感达到高峰,需要宣泄和爆发。就像文中阿尔芒在玛格丽特悄悄离开,连夜赶到巴玛格丽特的家中,他跳到窗帘绳跟前,使劲一拉,冲进卧室,急需知道下落的强烈情感。他自身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实生活中,小仲马因误会一气之下就写了绝交信给玛丽去出国旅行。而小仲马在《茶花女》创作中借助书信,促使情感的实践,书信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为现实人物想法的代言人。作品出现了九封书信,其中阿尔芒写给玛格丽特的有两封,其中一封是:“今天早晨你走的太匆忙了,我忘记付钱给你。这是你的过夜钱”这书信让玛格丽特心灰意冷,离开巴黎,而阿尔芒因为巴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住他了,选择前往东方进行长期旅行。从而推动了后面玛格丽特等不到阿尔芒满怀遗憾,郁郁寡欢而死的悲惨结果。另外书信的插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及人物的塑造,给读者一种真实的艺术效果,加剧了小说冲突,增强了感染力。

综合上文所分析,小仲马对心爱之人的情感促使对生活素材进行了提炼、概括、想象、虚构,创作出了《茶花女》的形象的真实。创作是心灵的事业,“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作亚当,文艺家则按照自己的灵魂塑造人物。”文学的情感渗透着作家的情感体验,是创作的动力,是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法)小仲马:《茶花女》,王振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中) 李永燊:《文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浅析文学情感对小仲马创作《茶花女》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