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長舊橋使用壽命

舊橋達到一定使用年限後可採取粘貼鋼板的形式增強其承載能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粘貼鋼板採用灌注粘貼法,工藝流程如下:

製作鋼板→基底處理→混凝土表面鑽孔→注膠→固定及加壓→固化→檢驗→防腐處理。

鋼板材質及厚度為符合設計要求。鋼板下料採用工廠自動、半自動切割方法,切割表面光滑,無毛刺、咬口及翹曲等缺陷。鋼板表面的粘貼面可採用刨床加工成菱形格狀刻痕,以增加黏附性能。鋼板黏合面可用噴砂或平砂輪打磨直至露出金屬光澤,打磨紋路應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鋼板黏結面應有一定的粗糙度,鋼板外露面必須除鏽至呈現金屬光澤並保持乾燥。按錨栓設計位置對鋼板鑽孔。孔的邊緣應清除毛刺。鋼板除鏽採用手工操作鋼絲刷除鏽,有條件時採用噴砂除鏽,對於大面積鏽蝕的鋼板,須先用適度鹽酸浸泡20min,使鏽層脫落,再用石灰水沖洗。

對錶面有浮油汙物的混凝土構件的黏合面,應先用硬毛刷沾丙酮刷除表面浮油汙物,後用冷水沖洗,再對黏合面進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層,直至完全露出新面,並用壓縮空氣吹除粉粒。

對錶面已碳化的舊混凝土構件的黏合面,直接對粘合面進行打磨,去掉1~2mm表層,用壓縮空氣除去粉塵或用清水沖洗乾淨,待完全乾燥後用脫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

鋼板中心間距順橋向按45cm佈置。按粘貼位置在混凝土表面鑽孔,採用衝擊鑽一次成孔。深度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並按照《公路橋樑加固施工技術規範》附錄A表A1.1-1確定。鑽孔直徑為14mm,鑽孔深度為50mm,深度允許偏差+10,0mm,鑽孔垂直度允許偏差3度,位置允許偏差5mm。成孔後對孔內進行清理,可採用空壓機或高壓機水槍進行清洗。在鑽孔前應探明鋼筋、鋼絞線位置,並作標記。鑽孔避開原結構的鋼筋及預應力管道。當鑽孔與鋼筋、鋼絞線位置衝突,適當調整孔位,並按調整的孔位安裝鋼板。梁體上鑽孔準確定位後,將其位置反饋至粘貼鋼板加工,並據此在鋼板上定位鑽孔。應採用與螺栓直徑配套的鑽頭進行鑽孔,鑽孔應清理乾淨,保持乾燥,不得有油汙。

先用環氧砂漿沿鋼板邊緣封嚴,留出排氣孔,在鋼板低端黏貼注漿嘴並通氣試漏後,以不小於0.1Mpa的壓力壓入膠黏劑。為保證黏結質量,採用工廠生產的成品黏結膠,不現場配製。通過由下至上的孔洞觀察膠液是否灌注充實,灌注時應從下方的孔洞開始流出漿液,此時堵住下方孔洞,直至漿液從最上方孔洞全部流出,表示膠液灌注基本灌注滿間隙。灌注時應防止漿液四處流淌。

黏結膠固化時間隨不同產品的性能而定,固化期中不得對鋼板有任何擾動。膠體固化後再卸除螺帽,截取外露螺絲桿,並留出2-3mm進行冷鉚。

鋼板加固後橋梁可提高其承載能力,延長其使用年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