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村上春树

很多人拜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无非是鉴于他的名气,而对他的作品欣然向往。

他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甚至在硕大的中国,也拥有不可计数的忠实粉丝。每每看到村上春树最终无缘于诺贝尔文学奖,便会在中国读者心中,激起一阵唉叹的热潮。

不禁让人心生疑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拥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能让成千上万的中国读者,为其倾倒?

而他所著作品,究竟具有怎样的魔力,能够跻身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边缘,陪跑13年?

我,便是因这重重迷雾,而潜进了这探寻的世界。我选择了一本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小说《挪威的森林》,这本被奉为村上春树成熟时期的作品。

评论家白烨曾评价《挪威的森林》,“这是一本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铸就的小说,它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过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更有深刻的人生意义。

接下来,就让我们拨开森林的层层迷雾,走进小说中意蕴深长的世界。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01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是“真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仿佛是读者人生经历的重现。总有那么一个瞬间,可以让读者在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那些我们无法直面的真实,终将在书中,在观看他人的人生历程中,找到认同感,从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即真实感。

当我初读这本书时,它就像是一汪清泉,带着寡淡无味的气息。然而神奇的是,这种气息并不令人生厌,反而给了读者一种无拘无束、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这种气息,为读者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也为读者扫清了阅读冗长文字时,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同时,清泉潜藏着的甘甜,也成为了能让读者欣然阅读的不绝动力。

我是凭借着习惯,一种必须看完这个故事的强迫性习惯,继续阅读这本书的。因为当我切身感受着文字中的奥秘时,却未能获得寻常世界名著所给予我的震撼之感。

可是,当我读到一半时,我竟然会被这些质朴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被这股莫名袭来的欲望攫住了。是这种欲望,让我疯狂地沉迷于故事中,也让我不惊愕然,

作者究竟是具有怎样鬼斧神工的操作能力,能将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文字,以动人心魄的无形力量,植入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深处。

从而,让我推翻了初读本书时,所得出的谬论。我竟然也因为这一本书,喜欢上了这个作者,村上春树。

为什么我的感觉体验,前后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

答案是真实的力量。

这本小说,是村上春树在年近四十,捉住三十岁的尾巴,所创作出来的对青春记忆的缅怀。其中,也带有村上春树在青春时期的所有感悟,以及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回忆青春时所附带的新层次的理解。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部小说,都是具有自传性意义的小说。

而《挪威的森林》更是以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关于自己青春时期的影子。

同时,正因为有了人物存在的真实感,才有了这份共鸣。也才让这本书,愈久弥香,经住了时间和众亿读者的考验。

接下来,我们以直子这个人物,作为媒介。分析一下这个人物,所带给我们的真实的赤裸裸的感觉体验。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村上春树


02 无法战胜自己、忧郁的直子,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所无法直视的自己的黑暗面。

马克吐温曾说,“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绿子与直子,便如同太阳与月亮。都是世间永恒的真实存在,却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对于直子的结局,不禁让人哗然。对于用死亡作为解脱自己的方式,是为世人所不啻的。我们的文化,也无法让我们去正面直视它。

(1)如何看待直子的死亡?

在面对木月的死时,渡边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而事实上,直子的选择,便是如此。

她的选择,与我们所熟知的诗人海子的选择,是同一层面的,都是我们所不认同的一种解脱的方式。

而这份不认同,也是根源于我们无法真正做到,对号入住地切身体会直子的喜怒哀乐悲与痛。

这种不理解,就像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面对抑郁症患者所发出的一句轻描淡写的看法,“看开点嘛,看开点就没事了。”而这,便是这两种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相通的地方。

对于直子的死,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认可她做法的正确性,而是应当认同她这样做的原因。并且以最大限度的共情力去理解她,而不是抱有愤愤不啻的态度。


(2)直子为何最终会走向自我灭绝的深渊?

因为她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对抗那些腐蚀着她灵魂的黑暗阴影。

这些阴影,伴随着她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她的壮大而壮大。

终有一天,身为凡人的她,再也经受不住痛苦的馋食,而选择了一种她所认为的永恒的解脱方式。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村上春树


(3)直子生来便是如此忧郁、内向吗?叔叔与姐姐对她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任何人,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成长的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子叔叔的死,在直子幼年时,便为她性格的养成,埋下了家族历史背景的地雷。

以至于当直子姐姐自杀时,她父亲的潜意识里,将它归结于家族的宿命。

而这种宿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直子选择以死亡作为解脱的一种合理性的解释,一种为自己的懦弱脱罪的证据,一种前车之鉴性质的畸形的榜样行为。

直子的姐姐,在17岁那年,选择了用绳子自缢。直子姐姐便是一个性格抑郁的典型代表,一举一动,不仅仅作为表率影响着直子,也从另一个层面伤害到了直子当时幼小的心灵。

当直子亲眼见到上吊的姐姐,那一幕惨烈的景象时,那一刻,便变成了一条能把直子的灵魂彻底撕裂的导火线。

她的灵魂,在那一刻,再也无法完整了。因为她亲眼见到了,与她朝夕相伴,与她亲昵的姐姐,一个经常以怪诞不经的行为影响着她的姐姐,最终选择了用一种可怖的方式,了却终生。

在那一刻,姐姐的选择,便在直子的心上埋下了根,为她指引了一条通往解脱的康庄大道,一条在她走投无路时,她唯一能选择的道路。


(4)木月的死,对直子有什么影响?

木月的死,对直子的影响,便是将直子早已一分为二的灵魂,撕裂地更加粉碎。

木月与直子,自小青梅竹马。他们二人的关系,就如同两个心有灵犀、彼此互通的液体介质。在生命意义上是两个人,实则是命运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养成,也为直子的死,造成了一种必然性的结果。

木月不仅是直子的发小、朋友、恋人,也是她与除血缘关系之外的人之间的唯一纽带。

木月是她链接她自己,与外部世界的纽带。有了木月,直子便有了足够的心理能量与自己的阴暗面相对抗,同时还能有富余的能量,以正常的姿态行走在大千世界中。

可是一旦这条纽带破碎,从此不复存在。直子与外部世界的链接,便彻底脱了节。这让直子不知所措。就像一个乌龟,失去了保护着它的乌龟壳,该如何生活在这世间是一样的道理。

直子既没有心理准备,也不知该如何做,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全世界。她该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去与世界发生实质性的联系。

更严重的是,木月的死亡本身,拓宽了直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同时,让直子把叔叔、姐姐、木月的三次死亡,再次以清晰可见的方式,在自己脑海中重演了一遍。

这种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它再次为直子提供了一种看似合理的解脱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木月对于生死命题的抉择。这种抉择,为直子提供了一种正面肯定的力量。

甚至还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觉,这种选择并不可怕,她可以那么做,她有权利那样做,尽管这为世人所不认同。但是木月的死,确确实实为直子提供了选择死亡的勇气。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村上春树


(5)渡边对直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纵然,后来在渡边的陪伴下,直子的灵魂以见好的状态,慢慢拼拼凑凑出破镜重圆的假象。可那,终究是黄梁一梦,也是直子在彻底崩溃前的拼死一搏。

渡边的存在,给直子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也正是这种希望,加重了她灵魂的负荷,加快了她灵魂被自我否定所腐蚀的速度。

倘若没有与渡边的再次重逢,直子依旧会是一个失意的少女。纵然有一天,她会以同样的方式选择解脱,但是时间上,必然会推辞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遇见渡边后的直子,便如同投入冰窖中的蔬菜,一旦启封冰窖,让蔬菜焕发新生的活力,那么就离它自然腐烂也不远了。


(6)直子为什么能对渡边,投以不一样的态度?

因为他们之间,拥有共同的秘密。这份秘密,成为了让直子对渡边刮目相看的依据。那便是,他们三人曾一起共度的岁月。

渡边是木月信任的人,木月是直子信任的人,从而使得渡边成为了直子信任的人,这里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情结在内。

当木月死后,直子所依赖的精神纽带缺失了,渡边便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的自然而然的替代品。这种替代,也是能够被直子所欣然接受的。

并且,渡边与她本就熟识。他们共同经历了木月的死,这种共患难的情感,也成为了链接二人心神的重要链接物,打通了二人的心理屏障。

然而,当直子与渡边相爱,并且在直子20岁那年,与渡边一夜缠绵后。这便更成为了直子灵魂世界崩塌的重要一击。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村上春树


(7)直子与渡边相爱后,为何会彻底崩溃?

因为直子自责。

她与渡边在一起,既是在某种程度上,将渡边当成了一种精神纽带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因为有了木月的存在,才使得渡边在她心里,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可是,当木月死后,直子却与渡边在一起了。虽然直子内心是快乐的,可是也是痛苦的。

因为她在男友死后,与他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这是不忠,不仅仅是对爱情的不忠。也是对与木月所度过的所有青春岁月的不忠。

木月与直子自相识以来,二人便形影不离。二人几乎共同经历了人生岁月的大部分时光。这也就导致了这种不忠的自责感,以沉甸甸的分量,强行占据了直子活着以来的绝大部分岁月的记忆。

直子认为,她不仅仅是对木月不忠,更是对过去所有岁月的不忠。

这样一来,她所度过的几乎所有的岁月,都成为了她沉重的心理负担。那就好像是一种徒劳的存在,她所度过的岁月,都成为了无意义的过去。她会产生一种错觉,她的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

特别是当她与渡边在一起,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生理反应,并且还与渡边发生了关系。

这个赤裸裸、血淋淋的事实,便再次激起了直子的愧疚心理。

因为她与木月在一起时,从来没有产生过本该产生的生理反应。可是在与渡边的第一次尝试时,她的身体便以洪水猛禽之势,对渡边的爱抚轻易地妥协了。

这些,都让她开始质疑,她对木月的感觉,到底是不是爱情?

这不仅让直子产生了对木月的愧疚心理,同时也萌生出了对自我的否定,对过去岁月的否定心理。

这种生理现象的出现,让本就对木月的死耿耿于怀的直子,内心潜藏着的愧疚心理,达到了最高峰值。

于是,她只能自己骗自己,她最爱的还是木月,渡边只是她的替代品。甚至就连渡边自己,也是这样深以为然。

可是,在20岁生日的那一夜,直子所有的灵魂防线,早就已经彻底崩塌了。那些尚有一丝挽回余地的灵魂气息,也早以覆水难收之势,搅得直子再也无法安生。

而此后,在阿美寮的直子,便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的存在。无论是她如何努力,她终究是再也无法真正回归到现实的世界了。

尽管,就连她自己也曾抱有浓烈的希望。

而当有一天,她终于意识到,她再也没有勇气,也没有精神能量,与自己的黑暗面所对抗时,她只能选择那些前人为她铺就的道路。

她终于彻底妥协了,只有死亡,才能让这一切得到最终的解脱。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村上春树


(8)直子的故事,为何能给我们带来如此真实的感觉?

直子的存在,便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的存在。她拥有的忧郁的一面,是每一个人,几乎都存在着的一个面。

亲人的相继残忍逝去,所给她造成的伤害,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伤害。而这,无一不牵动着读者的心,让读者回忆起自己亲近之人离世时的情境,从而产生了一种共情之感。

同时,在直子勇敢追求爱情时,她对爱情若即若离、患得患失的担忧感,也能被我们所认同,因为这些情绪,每一个人都有过似曾相识的体验。

读者看到了直子的过去,她的家庭历史,她与木月之间点点滴滴,这些,都能让读者更加真切又合理地理解,当直子面对渡边时,她该有的心境。

最后,在直子选择死亡时,人们难免产生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也正是这种求而不得的遗憾感,让读者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活生生存在着的人,所存在着的不可磨灭、不可抗拒的悲哀。

直子便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存在。她的真实,感染了每一个人“认识”她的人。

叔本华曾说:“自杀是谬误,但谬误不等同于罪恶。”

直子,如同我们人生历程中,必将经历的挫折、阴郁、纠结、惨痛的代名词。

我们无权指责直子的选择,认为这是懦弱。

因为我们不是她,没有经历过她的人生,没有资格感同身受地评价她所经历一切,并且以一种轻蔑的态度,来评价她的选择。

其实,在直子短暂的人生历程中,她已然拼尽了全力去用心地生活。无奈,命运给她安排的尺度,如此之短。可是最起码,在她与黑暗相对抗的人生路途中,

她始终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英雄。

遗憾的是,她没能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03 这世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透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说过:“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们将这些苦痛当作一种功课和学习,直到有一日真正地感觉成长时,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勇敢地战胜自己,是每一个人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必修课。直子便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了最动人心魄的真实,也是你无法直面、不忍直视的真实人生。

可是,我们终究不能以此作为借口,而懦弱地活着。

我们可以理解直子的选择,然而理解,并不代表认同。

在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时,我们更应该倾尽全力,学会战胜自己,让自己得以脱变,活成一个勇敢、顽强、热情开朗的绿子的模样,那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欣羡的模样。

这也是村上春树通过绿子这个人物,给我们展现出来的追求光明美好的一面。

同时,通过绿子与直子这两个人物,在人生命题的生死抉择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绿子自小便经受了一次又一次面对死亡的痛苦,但是顽强的绿子,熬过了痛苦的摧残,成为了破茧成蝶的存在。

小说中的绿子所遭遇的苦难,并不比直子少。绿子自小便亲眼所见家人的相继离世,可以说,在绿子的童年生活中,充斥着的都是亲人的死亡。

哪怕到最后,就连她的父亲,也在与病魔抗争中,苟延残喘地活着。她也要学会一个人坚强。她不仅需要去医院彻夜照顾父亲,还需顾着自己的学业。

小小年纪的她,便如同地狱中生根摇曳起来的铿锵玫瑰。也正因为有了命运这份无情的摧残,才造就了绿子。今后,无论面对怎样艰险的境地,她也能够坦然地面对。

这便是罗曼罗兰所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透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惟有看透生活的真相(直子),才能做到真正地热爱生活(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