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一個新世界!這裡是影迷FANS,點擊關注,見證更多可能!
————
螳螂捕食昆蟲、蟻群行軍、斑馬搏鬥、長頸鹿纏鬥、北極熊廝殺、獵豹捕殺羚羊······你以為看到的是《動物世界》?
其實不是,這是電影《死亡實驗》的片頭。一開始就給觀眾雕刻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殘酷印象。
《死亡實驗》根據1971年斯坦福大學著名的監獄實驗改編,2001年由德國導演搬上熒幕,後來美國導演保羅·舒爾靈2010年翻拍。本文根據2010年版進行討論。
本片主人公在反戰遊行上結識異性,並答應追隨她前往印度。恰好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實驗招聘:每天1000美元、時長14天。
在這期間,主人公認識了伯魯斯,一位56歲仍與父母住在一起的黑人。經過一番選擇之後,實驗發起人杜恩博士選中應聘者中的20人。主人公和伯魯斯均在列。
公交車將眾人送到了郊外的一座監獄中,之後博士將眾人分為兩方:囚犯和獄警。
主人公是囚犯、伯魯斯是獄警。囚犯12人、獄警8人。
實驗條件十分苛刻,針對囚犯有五條規則:囚犯必須一日三餐且不得有剩;每天有30分鐘娛樂時間;囚犯必須呆在指定區域;囚犯除非被問不許說話;任何情況下囚犯不得接觸守衛。
如果囚犯違反規定,獄警可以酌情懲罰。如果實驗雙方違反規定,監獄中紅燈就會亮起,試驗結束,所有人都得不到報酬。
所有囚犯都被換了統一的制服並分配到編號,主人公成為77號囚犯,之後被關進對應的囚牢。77號囚犯的兩個獄友,一個是天馬行空但又不得志的糖尿病作家,一個有犯罪前科。
第一天放風時間,其中一個囚犯用籃球打中獄警,雙方都認為是失誤。但在吃飯的時候,矛盾產生。
囚犯們不願吃難吃的黃豆醬,可根據規則飯菜必須不能剩下!獄警在強硬執法中,激起囚犯反抗。剩飯剩菜砸向獄警,在歡呼聲中,囚犯認為自己取得勝利。
當晚,獄警們決定,必須給犯人教訓,特別是領頭的77號,最應該受到懲罰。伯魯斯年長又經驗豐富,成為了獄警的領導者。
獄警將77號囚犯從監獄中拉了出來,剪去頭髮羞辱,並集體尿在77號頭上。紅燈沒有亮起,這在酌情懲罰之列。
獄警內心的惡被激發出來,封閉環境下囚犯和獄警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更慘無人性的悲劇即將上演。
這部片子討論人性的異化,其中很多細節極具象徵意義,像某種寓言一般,即是對過去悲劇的反思,又是對未來社會的警惕。
在片中有個典型人物,那就是伯魯斯,一個暴虐蠻橫的肆虐狂。在實驗開始前,他一表人才、衣冠楚楚,穿著西服、手中拿著筆記本記錄,非常紳士。但當鏡頭掃到他家中的時候,只是一個敏感、脆弱、自卑又遭人嫌棄的失敗者。他的外在是通過對內心的過度壓抑獲得的。
伯魯斯的自卑感和對金錢的渴望,放大了他的權力慾。他希望建造牢固的權威。他懲罰77號、將善良的獄警貶為犯人、摧毀77號自尊,以及剃光頭的派頭,都在強化極端權力帶來的悲劇。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暴力。
善良的獄警是伯魯斯的反面,他厭惡獄警對犯人的懲罰,哪怕不要錢也不願這麼做。同時給作家偷拿胰島素。善良的獄警是自由和反抗的代表。如果伯魯斯是希特勒的藝術化身,那77號就是幫助猶太人的善良德國人的具象。
片中將所有犯人用代號稱號、不允許外面物品帶進監獄等,都意味著對自由的剝奪。同時,所有人不管獄警還是犯人,為了金錢而參加這場實驗,也意味著對自由的放棄!就像主人公77號說的,參加實驗為了逃避。
所有人都在逃避,逃避個性的鋒利。善與惡的對立在影片中,雖然看似明確,但又相當模糊。主人公77號被羞辱、被懲罰依然保持善良、勇敢,可在反戰遊行中依然和人大打出手;伯魯斯殘暴、權利慾極強,但在平常非常紳士!
人性是複雜的,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並且博士的縱容以及監獄的封閉環境,又將善惡進一步極化。環境會塑造善惡。權力是春藥,誰吃誰發燒。我們真的比動物更先進嗎?
————
閱讀更多 影迷FANS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