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心靈的作品——《惡意》

編者按:我發表東野圭吾書單時曾說過,我會再發一篇《惡意》的書評。說真的後來我有一些後悔,惡意這書的人性之惡,書中已經是表達的淋漓盡致了,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但是既然已經承諾,就勉為其難一寫,也是對自己一個挑戰,各位看官姑且一看。


警報!!!本文含有劇透!!!

拷問心靈的作品——《惡意》

“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說老實話,我實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這樣吧?或許邊你自己也說不清。”


我很久前發過一篇東野圭吾的書單,裡面按我心中的喜好排了個名次,第一名的就是這本《惡意》。


有人評價說這不是一本偵探小說,頂多算推理小說,因為破案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我卻覺得可以這麼理解,這本書偵破的其實是誹謗案,一個用生命來誹謗的誹謗案,而所謂謀殺案只是引出這一切的線索。


就像我當初介紹這本書時所說,看完之後感覺通體寒冷,實在是震驚於人性之惡竟可一至於斯而久久不能自拔。


這本書使用的是手記體來敘述,全書由野野口的手記和加賀警官的手記組成,這種文體會使讀者更加帶入文中角色的情感,也為後來的反轉提供了足夠的張力。


●01●

日高先生之死


開篇先由野野口的手記交代了整個兇案過程,因為是手記是以野野口的視角來看,所以很難讓人一開始就懷疑野野口便是殺人兇手。不過文中交代了野野口做手記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野野口做這份手記中的一些破綻就是為了讓警察抓到他。


不過相比於這一點,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對日高家的描述裡,隱隱透露出了他對富人的淡淡的仇視心理,這一點在前期對案件本身毫無意義,不過在你讀完本書之後就會發現,這是野野口不小心透露出的真實內心。


嚴格說起來,這附近的路並沒有那麼狹窄,可是一律給規劃成了單行道。或許講究行走的安全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種標徽吧?

幾年前,當我聽到日高買了這附近的房子時,心裡就想,果然不出所料。對於這個地區長大的少年而言,把家買在這裡乃是人生必須實現的夢想之一。


全書大約在三分之一時,案件就已經告破。案件過程極其簡單,令人覺得這實在太不“東野圭吾”了。可是這時加賀警官的責任感加上野野口的“暗示”,劇情開始向深處挖掘。


●02●

背後的殺人動機


隨著加賀警官的深入調查,發現殺人兇手的動機彷彿不那麼簡單。再結合前面野野口的手記,講述了日高先生彷彿有一點冷酷。加賀發掘出了一段曲折的過去。


簡單講就是野野口與日高曾是同學,在日高成為作家後,野野口請求日高幫助自己也成為職業作家並送出自己的作品讓日高點評。這之後日高並未實際幫助野野口還打擊了野野口,心灰意冷的野野口機緣巧合下與日高的妻子發生了婚外情,被日高發現後使用了野野口的作品當做自己的作品。之後日高的妻子因此自殺,而日高卻變本加厲的要求野野口繼續做自己的影子作者。在這種年復一年的無度索取之下,野野口終於決定把日高殺死。


野野口承認了一切罪行,卻極力“掩飾”自己的殺人動機時,是為了防止玷汙了日高妻子的名聲。看完全書後再想這裡,當真不寒而慄。


在這些“歷史”被公諸於世後,出現了很多不相關者,這段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份當真精彩。野野口久未聯繫的舅舅,出來聲討日高並索要版權費;日高的遺孀(第二任妻子)兼書迷,從最開始的完全不相信到後來的相信;因為日高的書所影射的人物而抗議的原型人物的妹妹,堅定的懷疑等等,當初的同學、老師、同事、朋友紛紛登場。


這段是一段非常精彩的群像戲,也秉承了本書的主題,一直在拷問著人性。有隨言附和者,有想從中牟利者,有明哲保身者···不一而同。然而有很多瞭解日高者,卻沒有直面爭議站出來仗義執言的。在這樣的世界中,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彷彿也順理成章了。


●03●

毫無緣由的恨


隨著加賀警官根據那段“歷史”中幾處不合理處而進行的調查,另一個真相逐漸浮出來水面。


學生時代的野野口因為怕被欺負而加入了不良少年的團體中,甚至幫助不良少年的老大一起強姦了臨校一名女同學。而一身正氣的日高因為從未屈從於他們而遭至他們變本加厲的欺凌,為表忠心,明明是朋友的野野口卻帶頭對日高下手,日高卻從未放棄他,一直在規勸他走上正途。


長大成人後,本已不再聯絡的野野口突然發現當年的日高因為獲得最佳新人作家獎而名動一時。心生羨慕的野野口厚顏求助,日高不計前嫌的幫助他成為了一名兒童書籍作家。一本涉嫌爭議的書中,ri'gaori'gao'cong'bu'guo'du日高從不過多談論一些情節,是為了保護野野口當年幫助混混強姦的事情不被曝光。


之後兩者彷彿又成為了朋友


不過這些都是日高自己以為的。明明你當我是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的正氣凜然,明明你知道我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幫我實現理想。但是我就是恨你!恨你提前實現了我的理想,恨你優越的生活!也恨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恨自己沒來得及成功卻先得了癌症。我把對自己的恨一併用來恨你


這次癌症是一個契機,讓懦弱的野野口有勇氣把恨付諸於實踐。於是用了很長時間來策劃這麼一場謀殺。這場謀殺不僅奪取了日高的生命,還險些奪取了日高的名聲以及每個作家視作孩子的作品。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當看到他表示不坦白動機時是為了維護日高妻子名聲時,感到不寒而慄,他的行為恰恰是徹底的玷汙了這個清白的、無辜的、曾在他病重時照顧他的人。


當最後的真相大白,之前一切冠冕堂皇的動機就像的倒塌的積木,碎落了一地。本書最後的十頁揭露了全部的真相,使用的是加賀警官平靜的敘述,然而這下面隱藏者波濤洶湧的暗流···不···是寒流!是能夠凍結人的靈魂的寒流!


如果只是這樣,或許無法讓我將他排在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第一名。結合了之前那場群像戲,彷彿作者發出了直擊心靈的拷問,誰有沒有過這樣的惡意?


鄧布利多曾想哈利波特解釋斯內普教授的行為:我們其實容易寬恕別人的錯誤,卻很難原諒別人的正確。請仔細回想,是否有某次爭吵讓你大發其火,其實只是因為你心裡明白,對方是正確的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最後十頁用加賀的手記揭露真相時,沒有描寫野野口聽到這些的反應,想必他是有話想說的,然而他當時的表情、心裡完全留給讀者自己想象了。究竟是臉色蒼白急於辯解,還是一臉漠然無所謂,還是猙獰著面孔憤怒於計劃失敗?也許作者也想象不出來吧···


大陸出版的《惡意》封面上說:《白夜行》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萬劫不復!


願人間不再有“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