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畢業入職高校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褚逸飛


我所在的高校每年招聘不少博士。有的急缺專業,博士不好招,研究生也可以。博士在入職高校時要注意很多東西,在此著重提醒幾點。

該高校所提供的科研條件、發展平臺,和你所學的專業是否十分匹配。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所在的院系,這兩三年走了好幾個博士。因為他們學的專業,學院裡沒有平臺供他們科研。要上課,有的也沒有他們很對口的專業課。入職時,突然發現沒有課上,而且科研要面臨不小壓力。

有的人要問,既然這樣該高校為什麼還要招他們呢?原因在於,有的高校是先把博士招進來再說,要擴大博士佔比。專業特別對口的博士,可能很難招進來。退而求其次,只能招聘專業還算相近的博士了。這時,這樣的博士進了該高校,進去後就有些後悔了。所以,這一點要很注意。

博士進入某高校後,是否有課上,第一年績效怎麼發?是否有科研壓力,有多大的科研任務,這些建議要問清楚。

另外一點,是否解決配偶或者女朋友的工作。如果有配偶的話,這一點很關鍵,因為涉及到今後的生活問題。

其他的待遇、工資、科研啟動經費等,在合同裡寫得比較清楚,都是明面上的東西,就不再說了。


筆耕心地


主要看兩塊,我將會從待遇待遇和科研發展的兩個角度來談。

首先我從宏觀上來分享一下我個人所看到的關於我國不同區域待遇差異的經驗。基本上我國的科研或高校的核心城市是北京,上海,武漢和南京這4個地方。這4個地方以高校多,好高校多作為最最大的特徵。當然相比起其他城市而言,這4個地方的生活成本也相對較高,所以在選擇高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是否提供週轉房安置房以及安家費和科研啟動金的多少,因為一旦你簽下聘用合同以後,你就是幾年的時間都待在這個地方,而作為一個青年學者來說,在精力最旺盛的這幾年將是你職業生涯進步的黃金期。這幾個城市主要就是看合同中各項待遇簽約的情況,如果條件能夠讓你在這兒至少安穩的生存下去,那麼只要條件滿意都是可以接受的。除了這4個城市以外,也有其他的地方,包括像貴州這類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西部省份。這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省份,在人才引進上的投入力度會更大,比如我去年的入職的同事,就有被貴州某高校開出過165萬安家費。所以在經濟上其實這些因素是要進行仔細的權衡,以選出能讓你各方面都能夠做到最大的滿意度的選擇。

其次跟你分享一下關於科研發展的問題。作為一個在高校中的科研人員,其實高校的檔次不應該是你的第一選擇。你和這個高校的科研所的匹配度和專業方向的一致性,才應該是你的第一選擇。在好的高校的冷門專業或者是不被重視的專業的生存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職業發展上,一定要注重專業興趣和專業方向的匹配度。一旦選擇一個學校的冷門專業或者是不被重視的專業,那麼無論是從科研還是教學上,你都能夠感覺到明顯的來自熱門專業歧視。

所以其實你作為一個博士進行高校選擇的時候,你應該把經濟和科研兩方面進行一個因素的權衡。如果能兩方面都達到最優當然是最好,如果達不到最優的時候,你就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