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封城,我們外貿行業的機會要來了嗎?

會漂的石頭


您好,我的觀點恰恰是相反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企業所面臨的收款推遲、貸款到期等問題更加突出,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 外貿企業面臨的資金難題對於中小微、民營企業來說尤為突出。這些外貿企業資金需求存在貸款金額小、時間急、頻率高以及隨機性大等特點,尤其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對資金需求很強烈。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之際,歐洲各國相繼採取措施控制人員流動,甚至推出封關“猛藥”,國際貨運能力萎縮,航空貨運費暴漲的情況更是讓外貿企業雪上加霜。空運淡季比如送往德國的貨物,1噸以上的貨物報價約為2美元/KG。但從北京飛法蘭克福報價已達到7.4美元/KG,漲了近4倍,從上海飛價格更高,1噸以上的貨物報價達9美元/KG。


然而這還並非最嚴重的,比起漲價,最怕的是退單,“貨運出去,要是當地快遞無法派送,或者找不到人簽收,貨物會自動退件,相當於你又得出錢將東西從國外運回國內”,“除非你貨物價值很高,不然這麼一來一回的折騰,只能申請在當地銷燬,這也是收錢的。所以現在收貨也得很謹慎。” “這輪疫情,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

期待疫情快快過去,讓大家都恢復正常,“之前國內3月轉好,我們預期4月底能恢復正常;現在國外這麼嚴重,要恢復正常起碼要6月後了。”


所以當下除非政策類或者醫療用品類的,即便是醫療用品類的由於管制也不是那麼正常的外貿生意可做


炒期貨養家


國外封城對我國外貿影響較大,沒有了收入,自然降低消費需求!不過我國人口基數大,可以出口轉內銷,如果國家政策支持一下,比如近期各地推出的消費券,我倒認為,國家可以推出信息消費券,鼓勵5G消費,帶動換機潮,拉動新興經濟,帶動就業!今年八百多萬的大學生要就業,老基建顯然解決不了,而5G輻射面廣,帶動經濟作用大!


研報探風手


外貿是中國經濟走出被疫情影響的主要問題,外國所有商品由中國生產供應,前一段時間超市已經被搶購一空,估計二十天左右超市必須補充貨源否則他們國內一定大亂,有需要就有市場,敖過一個月內外貿就活了,其實打開內貿市場才是最快激活經貿市場,如果讓國內實體商城經濟個體關門,再想活躍起來是損失無法迷補。


一直忠誠


今年投資商機在何處?

疫情將嚴重衝擊全球貿易,放眼內需求發展將是投資人首選。

就目前全球疫情形勢看,要控制住疫情恐怕要到六月之後,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產業基本就是停業狀態了,就算疫情在七月份可以完全控制住,在這次疫情中經濟遭受嚴重衝擊的國家恐怕也難很快恢復元氣,就算有的國家能快速恢復元氣,估計復工初期也會實行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所以,今年的外貿形勢肯定不樂觀,眼下重點要靠激活內需促發展,今天從媒體上看到國家將發行四萬億特別國債,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來扶持國內中小企業恢復生產和促進居民消費能力提高,接下來各地方政府可能也會發行地方債用來改善基礎設施配套的短板與不足,所以今年的商機應在擴內需項目中尋找,比如大基建(含新基建)、公共配套補短板的項目、完善產業鏈升級的項目、大中城市保障房建設項目等;另外,醫療食品和日常消費品的進出口貿易值得關注。

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天高雲淡97560


目前外貿行業,只有醫療物資類最搶手,各國全部禁止醫療物資類出口,只有中國才允許醫療物資出口,目前各國都是供不應求。但是出口醫療物資各國都有各種標準,需要申請。

因為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停工了,需求也都降到冰點,只有人類基本需求能保障,目前應該來說是外貿最艱難的時候,醫療物資除外,食品類,農產品受影響要小點。

疫情過後,有可能迎來一波釋放性上漲。各種需求積累積壓太久,各種物資因為需求的降低,價格暴跌,石油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短短兩個月,石油暴跌70%。而疫情期間,生產基本停頓,各企業庫存有限。極度低廉的價格,在疫情後必然導致各種商品供不應求。

全球瘋狂印錢,疫情過後,必然導致瘋狂通脹,所有人都會瘋狂搶購物資,又會導致供不應求。

疫情過後就是難得的機會。

專業財經人士,歡迎加關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