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原創# #野狐解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汝墳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註釋

惄(nì逆):飢,一說憂愁。 調飢:早上捱餓,以喻男女歡情未得滿足。

肄(yì異):樹砍後再生的小枝。

魴(fánɡ房)魚:鯿魚。 赬(chēng成):淺紅色。

毀(huǐ毀):火,齊人謂火為毀。如火焚一樣。

孔:甚。 邇(ér而):近,此指迫近飢寒之境。

野狐試譯

我走在汝水堤岸

繁茂的樹枝遮住了雙眼

遮住了雙眼我的夫君看不見

看不見夫君就像沒吃早飯

我走在汝水岸邊

繁茂的枝葉擋住了視線

我的夫君從遠處家還

多遠也不把我扔在一邊

水中的魴魚尾巴豔豔

王室的公事急又繁

公事急繁我可不管

父母年邁你說咋辦

#野狐原創# #野狐解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汝墳》可以算作是一首古老的閨怨詩了,閨房之中,妻子對歸來的丈夫傾訴自己久候的相思之苦,和丈夫歸來時的喜悅之情,借父母年事已高來嗔怨丈夫不常回家。詩中有傾訴,有對話,妻子聰明、活潑、熱烈、率真,極有生活情趣。

全詩三章,前兩章重章疊唱是妻子的傾訴之詞,既有嗔怨,又有喜悅。"遵彼汝墳"是告訴丈夫自己在汝水岸邊徘徊等待丈夫歸來。"伐其條枚"非為實寫,是想象之詞。那些樹枝擋住了自己的視線,自己看不到丈夫歸來,設想砍掉那些擋住自己視線的樹枝,或許就能看到了丈夫歸來的身影。其思念情切可見一斑。《三國演義》中曹操用徐庶的母親脅迫徐庶,徐庶不得已,只好辭別劉備前去曹營。劉備送別徐庶時依依不捨,徐庶漸行漸遠,轉過一片小樹林,劉備看不見徐庶的影子時急切的喊身邊的軍士:砍掉那片小樹林,它擋住了元直的身影。其實並非真要砍樹,劉備只是藉此表達對元直的不捨之情。劉備愛才倒是真的,但此處少不了作秀的成分。而詩中的妻子設想"砍樹枝"真是很好的體現了對丈夫的思念、愛戀之情。


#野狐原創# #野狐解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汝水堤岸 是丈夫歸來時的必經之路,妻子多次在這裡迎候丈夫歸來,多次失望而回。相思之苦難以言說"惄如調饑"是說不見丈夫歸來,自己就像沒吃早飯一樣飢渴難耐。食色性也,國人常以食喻色,這種暗喻在古典文學中很常見,"秀色可餐"算是這種暗喻中比較雅緻的一個了。

"既見君子,不我遐棄",雖然久離遠隔,但丈夫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身邊,對自己不離不棄,喜悅之中飽含著感激之情,也是一種愛的表白吧。


#野狐原創# #野狐解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第三章當是對話,丈夫聽了妻子的訴怨,解釋說"王室如毀",公事都很急切,自己也想回家,但沒辦法呀。這句話當為第三章的首句,緊承前兩章妻子的訴怨,因為音韻、節奏的關係倒置在了第二句處。妻子聽後嬌嗔的說了句:"魴魚赬尾",這句話熱烈大膽,又很聰明調皮,以魴魚發情時尾巴變紅,來暗示自己需要丈夫在身邊。這句話歷來被解釋為:魴魚因勞累而尾巴變紅,暗指丈夫勞於王事,或妻子在家辛勞。筆者認為這很牽強,魚勞而尾巴變紅並無根據,倒是動物發情時會有特定區域變紅。"交尾"一詞不就是說性愛嗎,"魚水之歡"不正是性的暗喻嗎。妻子的"魴魚赬尾"在這裡是很直白很熱烈的示愛了。 更妙的是這個很聰明的女人,又一轉,借父母 來說事,"雖則如毀,父母孔邇"儘管公事很忙,但父母年事已高,奉養照顧他們也是急迫的事情,你不能不管不顧吧,不能不常回家看看吧。

人情千古不變,事理古今相同,現實中,兩地分居的夫妻也有常借兒女、父母相互調侃的情形。


#野狐原創# #野狐解詩# 閨中嗔怨亦成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