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一排整齊的鴿舍裡,一隻只鴿子正相互嬉戲,煞是可愛。3月29日,記者走進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馬浪村的皓龍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看到合作社負責人馬瑜提著桶,一邊給鴿子投食,一邊撫摸著剛孵出的小鴿子細細觀察,口中還時不時發出“咕咕……”的聲音,看著這群可愛的鴿子,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有著初中文化程度的馬瑜,從小就不甘平庸。面對一輩子只知道種地為生的父母,他決心長大後要過上與父輩們不一樣的生活。2005年,20歲的他開始在家人親戚的支持下,去外地開餐廳,在餐飲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14年,他回鄉創業,在自己的家鄉三十里鋪鎮,開起了一家名叫蘭和祥的餐廳。為了讓顧客吃到健康放心的羊肉,也為了形成屬於自己的產業鏈,他又開始搞起了養殖業,和村民一起成立了皓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修建雙排養殖大棚兩座,主要飼養小尾寒羊、藏藩羊、杜波羊、薩福克、奶山羊和肉牛等。隨後,又在三十里鋪集鎮成立了合作社牛羊肉直銷點。由於他待人寬宏樸實,再加上誠信經營,他店裡的顧客始終絡繹不絕,平均每天都能出售三四隻肉羊。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緊緊依靠養殖,一步步逐漸走上致富路的馬瑜,2016年,用自己從事養殖業掙來的積蓄開始養起了鴿子,投資四萬元建了鴿子棚,鴿子存欄達到100只。有句俗語說得好:“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當時養鴿子,只僅僅是因為喜歡,卻沒想到,小鴿子卻給他帶來了致富的希望。在他的辦公室裡,擺滿了他養殖的鴿子參加國內各地大小型信鴿比賽獲得的獎盃和證書。因為喜歡,所以堅守。他迷戀養鴿事業,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每天幾乎都和鴿子為伴。由於長時間的和鴿子打交道,鴿子的最佳孵化期、鴿子的生活習性,什麼樣的鴿子才能參加信鴿比賽,他都瞭如指掌,能跟你聊得頭頭是道。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在十幾年的創業生涯中,馬瑜一步一個腳印,一路披荊斬棘,經歷重重困難,歷經艱辛,終於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及聰慧的頭腦,實現了發家致富的目的。如今,他的鴿子存欄達到100多隻,總價值高達四十多萬元。羊存欄200多隻,牛存欄四隻。肉羊每天平均能出售五六隻,光在疫情期間,就總計出售了兩千多隻。他辛苦創業,最終實現增收致富夢的事例,影響著該村許許多多的村民,大家也都跟他一起養起了牛羊,在他的帶動下,養殖業已成為該村的一大支柱產業。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他說:“如今,國家的政策好,對農民發展養殖業上支持很大,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機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爭取依靠養殖業早日發家致富”。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在平時,一有閒時間,做為合作社理事長的馬瑜就到社員家裡查看他們近期的養殖和營銷情況,與他們傾心交談,鼓勵他們卯足勁,好好發展。對於社員們提出的關於養殖方面的問題,他都一一耐心解答,樂此不疲,一心想帶領大家共同依靠養殖實現增收致富。

脫貧故事 | 馬瑜: 養殖養出幸福新光景

馬瑜,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他不安現狀,不甘平庸,積極探索,大膽創業,最終走上了一條依靠養殖業實現增收致富的路子。然而致富後的馬瑜始終心繫鄉親,一人富不算富,帶領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面對未來,告訴記者“今年創業擔保貸款的政策非常好,我已經向縣信用聯社申請了十五萬的貸款,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想著把技術教給村子裡的人,讓他們和我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記者/ 楊愛玲 馬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