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个瞬间或某件事,让你觉得一个时代已经悄然落幕?

明知是意外g


有一天读到一个网友在问大家对自媒体的看法时这样评论:我想回到三毛、林徽因,张爱玲这一代。

于我看来,三毛至喜,人世间的生活热爱为主,张爱玲至悲,爱情生活极其不顺,而林徽因是夹在她俩之间的情愫。

如今自媒体一出来,这个时代仿佛在慢慢的向我们挥手告别,悄然落幕。

于我自己而言,几乎不提笔写字,有任何事情都会在手机便签或者电脑上码字,更不要说前辈们的手稿日记了。

现在连日记都不写,有些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倘若我们中的某一个人成名之后,后辈们连手稿都看不到。而这写出来的文字所带来的情感,并不是一个数码能呈现出来的。

确实,我也想回到属于他们那这一代,仅仅做一个普通人品读他们的文字,跟他们一起度过生活的点滴。

不可否认,自媒体带给我们不少贡献,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学不到精髓,因为我们压根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大浪淘沙,在自媒体的世界里捞一桶金。

自媒体就像是一个快餐时代,一时之间喂饱了不少人。

但是喂饱之后呢?

还是会觉得空虚,永远没有安全感,永远觉得自己会被这个快餐时代抛弃。

那种自身的丰盈,走路呈现出来的圆满,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能够体会到了。


mi米


非常感谢题主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有机会对深深感怀的一件事做一次认真的梳理,也算与曾经的这段职业生涯做一次真正的告别吧。

3月1日,我曾供职的省内最有影响力的《新文化报》在《吉林日报》一版刊登了休刊启事。说是休刊,其实是在给自己留一点最后的尊严和体面,大家心里都清楚,《新文化报》停刊了,属于传统媒体人的时代落幕了。

作为当年独领风骚、无人可匹敌的报界老大,新文化报在风雨中走过了20多个年头,她风光无限的时候,同城媒体难望其项背,她做过的无数篇新闻报道,曾轰动省内甚至全国,那时候的新文化,精英无数,热血的新闻人无数,没有人讨论得失,所有人都怀揣着新闻梦想追寻事实真相,刀山火海趟过,龙潭虎穴闯过,一个又一个燃爆的新闻报道将新文化推向了行业的峰巅,同城媒体欲与其一争高下,差距却越来越大,新文化,成了不可逾越的存在,所有员工都以自己是新文化人为荣,那时候的新文化,有着无限的冲劲和理想,她的高光时刻,有着耀眼的光芒。

科技飞速发展,仅仅十数年,纸媒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衰落,曾经的业界大佬们,忽然之间纷纷停刊,那种冲击,绝不亚于与亲人或手足的诀别——我们来过,我们辉煌过,我们又不得不走了,那种伤情和落寞,不是身处其中,又怎么会懂得?

尽管谁都知道,最后一刻的到来不可逆转,可谁也没想到,她会殒命在2020年初这个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时刻,她的最后一期报纸,还停留在大年三十,那里有满满的祝福和新一年的展望,没有人想得到,她的生命会戛然而止,而再过十几天,就是她21岁的生日了。

没有人想得到,她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告别,她的退场太过无声,无声到你甚至怀疑她是否真的曾光芒万丈过。

曾经的新文化人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无论出走多久,永远以新文化人自居,有人成立了微信群,起名叫“混在新文化”,可容纳500人的大群,转瞬便座无虚席。回首往事,一个个或温情或热血的片段将大家带回到燃情岁月,那里有无数人的新闻梦想,那里更有无数人的无悔青春。太多人在新文化走过了青春走入中年,他们的生命已经与新文化紧紧交融,新文化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根,如今树倒了,根没了,大家没有家了。失去家园的一群人缅怀着过往,他们说,众筹吧,再成立一个吃不够的新文化食堂;他们说,写些文字吧,留住在新文化的每一点记忆;他们说,集资吧,再成立一个新文化……

写到这里,伤感,不能自抑,曾经的光辉岁月,纵有千般不舍,我们都再也回不去了。

最近几天,曾经的一位资深编辑已经完成了一些新文化人的约稿,他的公众号里,正在陆续登载曾经的新文化人的怀念文章。就像和恋人诀别一样,大家用尽笔墨书写对新文化的留恋和不舍,可时光向前,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滚滚长河,那就收拾好心情再出发吧,我们能在新文化创造辉煌,也能用无悔的坚韧再一次将生命点亮。

再见了,新文化,再见了,我们曾经的家。


一壶山月


我是个农村人,在2019年的春节,当所有人踏上回家的路程,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还有和我一起长大的同龄发小们,都期待着烟花爆竹赶“年兽”的习俗给我们带来喜悦与欢笑,但是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截然不同了,由于疫情的影响加上国家规定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会影响大自然的环境,这让一个没有烟花爆竹味的年,变得素然无味,所有人都想回忆小时候与家人朋友们一起放爆竹,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场景沉积在欢声笑语中,当然这也是一种好事,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新环境新中国的到来,科技发达迅速我们也需跟上脚步!加油一直在努力的我们!加油中国!



情感背后的感情


一,当电视成了摆设的时候,真的觉得一个时代过去了,小时候看着广告追电视的时光真好,也许一天只演一集,有期待有热情。现在都是用平板或手机追剧了,一部剧看了开头,就开始快进,甚至直接看大结局了。节奏太快,人已经没有耐心了。

二,当外卖盛行,一个时代也过去了,小时候吃饭多有仪式感,都是烟火气。现在很多人都点外卖,快餐时代来临,味道还没尝出来就吃完了。

三,当每个人都抱着手机,一个时代也过去了,小时候小朋友们都是在家附近玩各种游戏,跳皮筋,溜冰,扔沙包,现在的小朋友小学就有手机,平板了,都很少聚在一起玩了,童年里只有手机和平板了。



就似韵味


这样现象多的很,能看到社会发展的挺快。当机动车代替了走路,电视变成了摆设。减肥变成了时尚,人情味被💰代替了。感觉70后的我已经老了,过去那种亲情变淡了,感觉时代变了,所有的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月老陈震


木子有一个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从前的日子很慢的,车,马,邮件都很慢,所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就像前段时间里抖音里出现的一段话,现在的爱情跟以前的爱情完全不一样了,以前东西坏了,人会想着去修,去补,而现在在东西坏了人们只是想着,扔了再买一个新的,就像从前爱情出现问题了,双方会想着磨合,可是现在只会想着,分手离婚,上帝造人的时候,是一对一对造的。


黎明的太阳n


人的年龄的面容


8啦啦冰灵710


当发现,小孩不再玩跳绳,不再玩滚铁圈,不再玩老鹰捉小鸡,而是在家中看着电视,上着网,玩着游戏,那个充满着童年乐趣的时代过去,进入了全面机器化的世界


假装一切好好的


回到故乡,从小走到大的黄土路全部换成了干净整洁水泥路,村民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各式小洋楼


半百王婆婆


被打压很惨,暂时不能合理复出时。逃避不一定视弱,创造机会重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