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你们有哪些习俗与大家说说?

渔橹山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108天,通常在阳历四月四、五号这两天变动。过去有清明日外出踏青、插柳的习俗,一些地方更有清明前两日禁火的旧俗。

说起来也奇怪,清明是廿四节气中节日与节气重合的特例。廿四节气中还有一些节气,也是有讲究的,比如立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在我的家乡,人们会燃放鞭炮庆祝。比如立冬,人们都会吃羊肉、都会用当天的井水腌制泡菜。(据说用立冬日的井水腌制出来的泡菜,可以经年不坏)。还有立夏、立秋,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但并没有成为一个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往往会被勾起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是悲伤而难过的。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有两件:一是上山扫墓奠祀去世的先人,二是修家谱。

上山扫墓的日子有个前三后四的说法,即清明节的前三天或后四天。先是一个村落里血缘最亲的几户,上山去给他们共同的祖父或曾祖父扫墓,再是周围同一个姓氏的几个或十几个村落,用我家乡的说法就是共一个祠堂的人再挑选一部分人去给大家共同的祖先扫墓。这一部分人扫墓归来后,会在祠堂里共进午餐,俗称“吃清明会”。

这是一场既热闹又风光的聚会。大家平时分散在全国各地,往小了说是在各自谋生活,往大了说却是在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年一度清明节,能回来的和想回来的,在这一天都回来了,在祖先的坟头培一抔土,插上一枝花,在心头默默许下一个誓言: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自己,不使祖先蒙羞。

实际上,修家谱的活动早在过年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以前的修谱人员靠两条腿走村串户搜集信息,后来靠信函鸿雁传书,现在好了,微信就能摆平。一个宗族修谱的常态不外乎三年小改,五年增删,而把每年的微调工作都放在清明这一天。

有关清明的农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些农谚告诉人们,每年的四月清明来临之际,气温变暖,阳光雨水充沛,最适合瓜果树苗生长,毕竟最美人间四月天不是嘛?


今月何又是


今年的清明节快到了,4月4号,三月十二日申时15点38分就交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一个文化节日,是祭拜祖先祖宗表哀思孝敬的节日。

“清明”这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篇》:“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清明,气清景明,清洁明净,清淡明智,春光明媚之意。清明时太阳到达黄经15°上。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要禁火吃冷食,这寒食节的来由与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晋献公儿子重儿有关,这有一故事:重耳为躲避后母陷害而流亡在外,饿了,其臣子介子推就割下一腿肉煮熟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当了国君,一一犒赏了当年流之时的功臣,唯独漏了介子推,后介子推与母隐居绵山,(今晋介休境内)重耳派人去找不得,便火烧绵山,想迫逼介子推出来,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受封,后发现其母子抱着一大树被烧死了。重耳晋文公大哭一场,十分惋惜,更尊敬介子推的品德,便厚葬其母子,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以后年年在介子推烧死这一天,也即清明前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凉水,以表纪念,这寒食节也叫禁烟节。以后晋国百姓,在清明节前,都做寒食纪食,门上还挂柳枝以表追思,自此之后,渐渐发展成固定的清明扫墓活动,成了节日,成了传统习惯,流延至今。


树德汉硕


清明为节,即为春天三月开始。按节气而论,己接近尾声。踏青观桃花己经开始,尤其三月三的桃花节己经背熟。而今年的清明节又在夲月十二日,可以说清明节为之晚来报道。

您说习俗,三月十五上庙上香求神,老者求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年青者求姻缘早到,早生贵子。年幼者求学历升高,早登金搒。

家乡习俗。

一、闺女回娘家探家,那可是、馋老婆盼年,懒老婆盼寒(清明节在当地称为寒稀)。回娘家后从清明向前推三天,第一天称一百五(从冬至算起应为七个节气,即一百零五天)。第二天为寒稀,吃粥饭。第三天清明,吃豆芽菜。哈哈,豆芽己经生长,应该忙农活啦。

二、姐妹之子女回家,必须搭起用木棍扎起揪扦。让孩子们进行玩耍。

三、农家人在一百五之日内,必须早起,到祖坟添上新土,换上新的坟顶,必须赶在太阳未出之前(说法无必细谈)。否则会背上后继无人之名。第二天即为寒稀,必须到坟上烧纸叩拜进行祭奠。

实际上,在这里习俗太多,难以细言。粗笔粗论,进行交流。请原凉没写全的我。


蔚蔚姥爷219


南京

  明清两朝,每到阳春三月,金陵城里家家扶老携幼,出城郊游。《正德江宁县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携酒游山,城南雨花台最盛,谓之踏青,每日游人晚归如蚁。”

  阳春时节,插柳、佩柳,在古代是种时尚。据说唐中宗李显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天,要赐给侍臣们用嫩绿的柳枝做成的杨柳圈,让他们戴在头上,迎接春天的到来,也含有除病袪邪的目的。《正德江宁县志》记载:“迄三月中,清明插柳,村夫稚子皆佩之。”可见南京地区也兴此俗。

  江南地区有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因此踏青戴柳、插柳就成了乐事。戴柳就是在头上套戴杨柳圈;插柳是用嫩柳枝条做成杨柳球,女的插在发髻上,男的插在衣襟间,均寓有消灾祛病之用意。

  明清时,南京以及江淮一带人们郊游踏青,还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就是在踏青时寻摘各种刚长出的野草野花,相互比对说出花草的名字和花草的特点,以及前人有关这些花草的诗句或是相关的方言俚语,以对得多和对得巧为胜。这种游戏多在青年女子和少年儿童中流行。

  关于斗草的情景,《红楼梦》笫六十二回中就曾有细致描写。

  放风筝、吃青团意味深长

  清明时节,正是风和日丽之时,田畴山野铺锦叠翠,梨花杏花桃花次第开放,藉祭祖扫墓游春踏青,所以南京又称为踏青节。人们纷纷出城,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鸢戴柳,笑语盈盈。正如一首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涌到牛首山、雨花台踏青赏景,文人雅士咏诗作乐,视为开心之事。

  民间百姓放风筝最早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和各种灾害的侵袭,于是产生了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放风筝时,往往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它放上天空,故意把线扯断,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可以带走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祛难”的目的。

  人们对放掉的风筝,则不可拾来重放,否则会沾上晦气,这种民俗,称之为“放断鹞”。这在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庄、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即有记述。

  清代,南京艺人所扎风筝式样不断翻新,愈扎愈巧。风筝还可用以观赏、收藏。正如清末上元人张汝南的《江南好》词曰:“江南好,最好是风筝。折蝶风前舒软翅,磨鹰之际转雄睛,绝技擅江城。”

  民国时期,每到清明节,国民政府行政院派员组织举办风筝比赛。昔日的雨花台、中华门城堡、玄武湖畔,仍是人们放飞风筝,比高竞翔、争奇斗巧的好地方。

  旧时,南京人在寒食至清明间,还有吃馓子、挑野菜、吃青团、吃青螺等食俗。南京人喜食馓子,早在唐朝南京人就开始吃馓子。馓子称寒具,嚼着酥脆“惊动十里人”。

  青团作为节物,与寒食的冷餐有关,它以糯米粉为基本原料,加油、糖,裹豆沙、芝麻糊搓制而成。青团又叫“艾团子”,系采集新生的艾草,捣汁染米粉成鲜嫩的青绿色而得名。

  青团在唐代已有,并已形成寒食吃青团的风俗。白居易有诗云:“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可见,那时已有专制售青团的店铺,青团与柳枝已同为寒食的节物。青团是在明初随着苏杭一带的移民而传入南京的。

  青螺也是清明节的节物,吃青螺又叫做“挑青”。因煮熟的整螺蛳需用针或牙签挑食,而螺蛳壳多泛绿色,故有“挑青”之说。清明时的螺蛳鲜嫩肥美,有“清明螺,赛肥鹅”的谚语。而清明后的螺蛳因恐有蚂蟥等虫害寄生,南京人就不再吃它了。

  南京人吃青螺,也是以“青”来点画清明时节“清净明洁”的岁时特征。南京人在清明吃了螺蛳后,会扔几个螺蛳壳到自家房顶上,作为镇宅之物。

  挑野菜作为踏青活动的一部分,也以野菜的“青绿”贴合着清明节俗的主色调。南京人爱挑的野菜包括荠菜、马兰头、苜蓿头等,这些“野味”也能给南京人家带来浓浓的春意。





西瓜霜和


在南方清明是下种生产的开始,上坟祭祖是希望祖上保佑新一年的农业生产顺利丰收。

我们这上坟祭祖是要以一个家族为单元,准备好祭品(一块五花肉、糖、水果、米酒),再带上香、蜡烛与纸钱,还有爆竹以及彩条,再带上锄头及柴刀这些东西,然后集体出去祖坟给祖先们上坟祭祖。

到了祖坟后年长的点香点蜡烛,摆祭品,倒米酒,然后烧纸钱,告诉祖上他(她)的后代们来祭拜了,希望祖上保佑后代。

年壮的则拿锄头柴刀清理祖坟上的杂草杂物把祖坟修葺一新,再插上一根杆子,杆子上挂着彩条,以示我们已经祭祀过了让祖先知道。做完这些然后放爆竹。

年青的在后面排队,等年老的年壮的做完这些然后一个个轮流上坟前烧纸钱告慰祖先并求保佑。

等一切流程完成,上坟祭祖即完成。

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以家族方式行动,一是人多分工明确,二是告诉祖先家族兴旺,也告诉别人这个家庭很兴旺。那些家族不兴旺的赶紧多生多子,个个都要搞好,等下次清明你的家族就有人气有了兴旺之势。

嗯,差不多以上就是我们这的祭祖方式与文化。


文化工作者杨大江


那我给大家说一下我们这边中秋节的离奇习俗!!!

  • 山西: 明节,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节日,习惯称为“鬼节”。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大同、平遥等地,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清明节,全省盛行“打秋千”。
  • 时间讲究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出山后开始,姑娘、媳妇们都要一展风姿。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活动。传说清明前后,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人是不敢与鬼争的。虽然荒唐,却也反映了对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亲人能够与生者同乐的传统心理。 清明节,全省还盛行放风筝。田间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欢乐的孩童,手牵长线奔跑竞比。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

画界小程


说到清明节的习俗,无非就是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今天说点不一样的。

清明节习俗之“蚕花会”

“蚕花会”是养蚕的地区在清明节才有的民间习俗。浙江的桐乡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在这里每年都会举行蚕花会。蚕花会的活动非常丰富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高杆船、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并且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水上进行。

  •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取一朵蚕花去拜祭蚕花娘娘。传说蚕花娘娘是桑蚕之神,她能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桑蚕丰盈。
  • 清明这一天,会举办庙会活动。人们会给蚕花娘娘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把她从寺庙里请出来,一起观看表演。舞龙,秧歌、彩带舞表演一样不少。水上还会有摇快船、高杆船表演。
  • 高杆船表演应该是整个蚕花会上最精彩的表演了。表演会在一艘船上进行,船上有一个七八米高的竹竿,下面有三角型的支撑。表演者会爬到竹竿的最顶端,作十几个动作,就像杂技演员一样。因为竹竿顶端比较细又很有弹性,所以看起来极为惊险刺激。

清明习俗之必备美食“甜麦塌饼”

甜麦塌饼是桐乡特有的一种传统时令美食。它是用白胡子草和糯米粉制成的。先将白胡子草煮熟,切成碎末。然后和在糯米粉里。揉成面团,放在锅里蒸。再把蒸好的面团揉成小圆饼煎熟。刚出锅的甜麦塌饼,香味扑鼻,绿油油的,表面因为菜油的煎炒而油光黄亮。咬一口甜麦塌饼,软软的、甜甜的,混合着春日野菜的清香,让人食欲大增。


静待花开的蘑菇



winner38001莱日方长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河北清明节习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2上海清明节习俗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此外,青团是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3福建清明节习俗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4四川清明节习俗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5山西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众生缘一木


亦喜亦忧“清明节”

今年4月4日清明节,为炎黄子孙祭祖日。谨祝你吉祥安康、岁月静好。

“清明”本是节气,又称“踏青节”。居春分后15天、冬至后108天,仲、暮春之交。纪念先人节俗与“寒食节”有关,今为中国三大“鬼节”之一。

祭祖节俗源于“寒食”。“寒食节”原发地山西介休绵山,为晋文公(前697-前628)重臣介子推忌日,汉代称“禁烟节”,法定当天百姓家不得举火,贵族重臣之家晚上由中将火种传至,所谓“夜暮汉宫传蜡烛”。

始自战国,国人墓祭之风渐浓,节日当天举国上下以整修坟墓、挂纸钱、供奉祭品等方式祭拜先人亡魂。秦汉时代,祭扫坟墓风气更盛。

节日活动参加者多为未婚男女。因“鬼节”悼念亡人,参加者多为逝者后代,故尔涉及婚姻、男女情感,意在“香火有继”,反而致节日气氛悲中有喜。再就是清明节距鼓励男女婚恋生育、解决“人丁”问题之三月三“上巳节”近,所以不自觉“合并”上巳节欢庆成分。

有唐一代二节合并为“法定”节日。《唐会要》载,“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四日为假”。其时文人作品中寒食、清明多并提,如白居易诗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杜牧作《清明》纯属“凑热闹”。自“牧童遥指”民俗认定,“借问酒家何处有”约为844-846年间诗人作于池州刺史任上。“小杜”籍贯西安,于江南无直系先人,因而清明非是上坟而是踏青“借问酒家”买醉。

 

宋、元两朝,清明节渐由附属寒食节取而代之。由宋人《梦粱录》“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可知,其时祭祀参与者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由《东京梦华录》所载清明节“都城人出郊……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可知,该节多有心情愉悦者。扫墓者虽然或怀悲戚,但因趁机郊外踏青难免清新愉悦,故为一悲欢交加节日,究竟哪种感情主导完全视各人情况而定。因为寒食节原有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

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有24个少数民族过清明节,且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1935年民国政府规定4月5日为清明节。2007年国务院决定清明节放假1天、2009年改为三天。

基于来源,清明节当天不宜问候“快乐”,但网上某些节日前后“不问早”之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