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的膽囊,誰是罪魁禍首?


80歲男性,右上腹疼痛、發熱2天,既往高血壓病史。

體格檢查,右上腹部有壓痛,墨菲徵陽性。

實驗室研究顯示,白細胞計數為每立方毫米20000個(參考範圍4000到10000個)。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膽紅素、脂肪酶水平正常。腹部CT如下:

問題:

1.致病菌可能是什麼?


結果更新:腹部CT提示有空氣環繞著發炎的膽囊,沿著腸繫膜上靜脈壁也有氣體,並診斷為氣腫性膽囊炎。開始靜脈注射廣譜抗生素,並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中切除一個壞疽性穿孔膽囊,以及兩個膽結石。膽汁培養物培養出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病人在手術後痊癒,並接受了為期10天的抗生素治療。出院4周後隨訪,他情況良好,沒有再發腹痛。

什麼是氣腫性膽囊炎?

氣腫性膽囊炎 — 氣腫性膽囊炎是由產氣微生物(如,魏氏梭菌)引起膽囊壁繼發感染所致。



其他可能被分離出的微生物包括:大腸埃希菌(15%)、葡萄球菌、鏈球菌屬、假單胞菌屬和克雷伯菌屬。

受累患者通常是40-70歲的男性,其中約有1/3-1/2為糖尿病患者。大約1/2的患者存在膽結石。

臨床表現有哪些

與其他急性膽囊炎患者一樣,氣腫性膽囊炎患者通常表現為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和低熱。此類患者通常無腹膜徵象,但鄰近膽囊的腹壁可能在少見情況下會檢查出捻發音。這種捻發音是重要的診斷線索。患者可能出現輕至中度的非結合型高膽紅素血癥(由梭菌感染引起的溶血導致)。超聲檢查結果可能會誤報“腸道氣體覆蓋導致膽囊難以充分顯像”,但實際上這反映的是膽囊壁內氣體。

有哪些常見併發症

氣腫性膽囊炎常預示著將發生壞疽、穿孔和其他併發症。一項納入20例氣腫性膽囊炎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7例發生了膽囊穿孔,9例發生了膽囊周圍膿腫,3例發生了膽汁性腹膜炎。

氣腫性膽囊炎的患者很可能已進展為膽囊壞疽/壞死,採用非手術治療不太可能有效。如果進一步發展為穿孔,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需接受根治性治療(如,膽囊切除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