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庚子猪鼠交替之际,新冠病毒从天而降,恶魔毫无声息地潜入江汉大地,危及千万人的生命。春风静默,山河低咽,亿万中华儿女正经历一场没有硝烟、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医护人员请战书

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中国告急!病痛在呼叫、生命在呐喊,江苏医疗队的“白衣战士”飞速集聚直奔汉上,置自我于度外,冲向疫情防控前线,非常时期用血肉之躯力挽狂澜,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长城。来自疫情重灾区的无数悲壮故事催人泪下,勇敢、坚强、焦虑、悲伤、希望……社会各界闻讯而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感激与慰问之情。
2月4日,著名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通过公众号发表《满江红-白衣天使出征》,得到国内诸多词家呼应和声,并引发全国书友诵和不断。随即,他又用饱含浓墨的篆籀之笔,秉烛夜书而成巨幅大草作品。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每天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数字不断变化,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生命,而江汉前线的战斗还在继续,英雄仍在阵前。
言恭达教授夜思不寐,又连作五首《致最美逆行者》(七绝),并分别用草书、大篆、隶书、汉简和小篆五体风格进行书法创作,以此致敬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用诗词和书法艺术为人们带去信心和力量。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出征》之一(大草)荆楚风凄猿鸟鸣,檄传九域遣豪英。死生度外无縈顾,仿听长戈利剑声。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出征》之二(大篆)又见戎装赴险行,扶伤济世诉衷情。青霜紫电妖酋斩,金柝声催箭雨鸣。


古今中外的艺术经典,即便美学风格迥异,为情感引擎点火的总是个体命运的身切,言恭达教授是用心、用情、用泪在抒发。我并非要刻意阐明经历苦难才是成功创作的唯一来源,任何情感都会构成创作内驱,其结果同样值得尊重。

但在新冠疫情的危难时刻,他通过诗词与书法的艺术形式表达对这个历史灾难时期医生护士们用生命去换取生命的讴歌,其本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艺术的意涵而与人文精神中的大爱、悲悯融为一体。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钟南山赞》(隶书)狂澜力挽恸瀛寰,披甲何惭白发还。欲问钟馗今夕在,从容出剑看南山。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致青春护士》(小篆)黄鹤冲天泣九霄,含悲忍泪写新娇。淘沙斩浪煎精血,换得春来万瘴消。


人生、命运、家国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话题,中国书法的经典宝库中所留存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不正记载着浩瀚的历史烟尘中的生命与人文观照的往事吗?!


从言恭达教授的《抱云堂艺思录》及百篇札记等诸多文章中,可见数十年如一日对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实践,他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于人文精神阵地严苛自待地引领着青年学子守护传统与展望未来。

披甲木兰纾国难, 履冰天使亲民悦。 2月下旬,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所购置的防护用品已送达武汉前线。殷殷叮嘱,淳淳托付,是言恭达教授生于江南的细腻所在;大气磅礴,大义凛然,是言门豪放雄浑的宏阔格局。

3月6日下午,言恭达教授又将这幅《满江红》大草书法长卷献给江苏省人民医院,深情为时代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点赞,向最美逆行者致敬!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它应是一份历史的人文印记。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暨《满江红》书法长卷捐赠仪式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暨《满江红》书法长卷捐赠仪式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暨《满江红》书法长卷捐赠仪式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暨《满江红》书法长卷捐赠仪式

医学与文学是拯救人类的“双学”,前者为肉身,后者为灵魂。医术与艺术是人类生存之“双美”,虽然不同属一个界别,但在山下分手,仍于山顶相会。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这场14亿人亲历的灾难中,我们似乎已体验不到娱乐“明星”、青年“偶像”带来的感召,我们也发现,当一座城市安静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逐渐安静,我们或许将不再害怕孤独,我们也可以独处。如此,疫劫会激活人本来的知感,来重新修正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工作者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获得精神的提升,重新审视、思考人文、美学、伦理等等意义。
基辛格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期望从每一个人开始,炼就勇敢的心,将这勇敢传递给我们身边各个界别的人,并将这种勇敢继承发扬到下一代。从科学、人文和艺术的“真、善、美”层面来看,我们尤其需要如言恭达教授这样有良知与担当的文化学者领率,加速自我赋能与提升。如此,民族将大有希望。
悠悠岁月,沧桑如老子、豁达如庄子、忧患如孔子。我们不仅在纵向的维度去传承与发扬祖先的智慧,同样要在历史的横面垒石为山,创造人文精神的高度,以回报生活、贡献这个时代。
历史不会遗忘,他将告诉未来。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言恭达教授在百万义捐暨《满江红》书法长卷捐赠仪式上的讲话(有删节)


此次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大考。全民族安静下来,一个国家进入深度思考与自我审视。目送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进入没有硝烟的战场,从“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到“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决心,无数中国当代“南丁格尔”,在这历史定格的非常时期,以生命守护着生命。如此可歌可泣的品格、骨气与担当怎能不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我该做什么?”

法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曾经愚蠢地认为,歌唱得好,球打得好,字写得好,文笔好,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伟大思想家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就告诫人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中倡导“仁”的思想,即人性的崇高走向是“利他”而不是“利己”,人类个体的自我发展取决于能否促进他人的发展。我想,这正是今天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理性反省,这是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历史与时代价值,这也是今天世界同理心文明的重要标式!
在这个基点上,“我该做什么?”就有了清晰的答案。除了为白衣天使们的精神感动之外,我们会更理性地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人性的追问;对文化的尊崇,信仰的考量……

是的,我们走得太快,需要等等我们的灵魂!

从春节直到现在,每个人的心都在为武汉疫情所牵挂。在手机视频上,目睹江苏一批批白衣战士戎装奔赴武汉战疫前线,听着一个个抢救病人而医护人员倒下的动人故事,我一次次地震撼、感动与伤悲……

大疫面前,我想得太多太多。我想到中学时代读到的那段名人语录——无论是诗,无论是歌,都是炸弹和旗帜,歌手的声音可以唤起整个阶级!于是,心中的呼唤凝聚笔底的波澜,悲壮与郁勃、情动与感奋、尊崇与忧患驱动我一口气完成了《满江红·白衣天使出征》这九十三字的双调仄韵词。其心情之复杂与平时诗词创作完全不一样,它让我数次泪目,触动了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那是人性的栖息地呀!


这是我所经历的难得的“考试”,它让我懂得: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用心、用情、用血凝成的。可以说,自己没有感动的作品永远感动不了别人。
2月下旬,言恭达文化基金会抗疫百万义捐所购置的防护用品已送往武汉前线,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做的。
今天,我又将这《满江红》大草书法长卷献给江苏省人民医院,我想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它应是一份历史的人文印记。“匡时济世,方见医之大者”,我们为时代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点赞,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是时候了,青年朋友们,反思一代人的生活观与偶像观,可能,疫劫会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

是时候了,文化工作者们,我们将以什么回报生活,贡献这个时代?战疫精神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

毫无讳言,文化工作者将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获得灵魂的洗礼,也必将通过重新审视,思考“人文的意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黄帝内经》的告诫。疫情过后,我们每个人何不更广义地思索社会与人生?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黄象明 || 悬置与亲历——文化学者言恭达教授慈善捐赠侧记

黄象明
本名黄明,笔名若干。
中华美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特约理事、北京书法院研究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客座教授、江苏省及南京市青联常委。
兰亭奖、林散之奖获奖作者。擅于从美学角度对书法史观照、梳理,倡导系统化的实践应验,追求艺术、人文、科学的“美、善、真”的通融。


代表作有《南石头记》(黄象明、朱赢椿)、《掇珍集》(赵普、言恭达、张晓栋、黄象明)、《触-生命向度 黄象明书法对话》(黄象明、赵普、朱赢椿)等。


世界最美图书设计师指导、本人设计的2020《风迎鸥堂》签名小品集100元/册,需要请添加微信。闲人勿扰,微信号为: hw158518076,并相互转告有缘的同道添加。谢谢加持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