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東漢之後,在帝陵神道上置石像生擔任皇陵儀衛,以莊嚴氣氛、驅邪鎮墓,成為定例。石像生的種類和數量在某個朝代也許比較穩定,但在不同的朝代,石像生的種類和數量、排列和組合均有變化。其變化概況如下:

秦漢陵多麒麟、辟邪、象、馬等;唐陵設獅子、馬、牛、玄鳥、文臣、番臣等;北宋列象、馬、羊、虎、獅子、瑞禽、文臣、武將等;南京明孝陵設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文臣、武將,北京明十三陵與明孝陵比,增設了功臣;清陵設獅子、狻猊、駱駝、象、麒麟、馬、文臣、武將。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唐乾陵翼馬

我們從歷代石像生種類的變化情況可以發現,其種類變化以唐朝為分界線,由單一的動物增加為動物和人(翁仲);數量變化特徵為由少到多併成對增加,明清時期數量最多;其共性特徵為,無論種類數量如何增減取捨,馬,永遠是石像生儀衛序列裡不變的角色,或者說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對石像生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發現,在石像生所有動物中,其他動物忝列其中,更多的是取其祥瑞的象徵意義,只有馬,則取其無可替代的實用意義。一切事物的存在和變化都有其因果,這種現象的產生不是偶然的,隨意的,而是有其歷史淵源。

一、馬與堅船利炮,成就了中外歷史上的世界性帝國

在人類歷史上,冷兵器時代的戰馬,成就了十三世紀的蒙元帝國。由於戰馬的侷限,蒙元帝國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陸上帝國。版圖最大時,北到西伯利亞,南抵印度,西至奧地利,東到大海,面積達到3300多萬平方公里。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鼎盛於十三世紀的蒙古帝國

由於堅船利炮的使用,16世紀至17世紀西班牙稱霸歐洲,並跨越海洋,殖民美洲和非洲等地,極盛時期的西班牙帝國國土面積達3150萬平方公里。史稱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帝國

十九世紀初,經過工業革命而迅速崛起的英國,依靠堅船利炮,把米字旗插到了七大洲的各個角落,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全盛時期,1922年時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史稱歷史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

二、馬對中原王朝版圖增減和興亡存廢的影響

在長達四千多年的冷兵器時代,擁有馬就擁有了騎兵,騎兵的機動性和戰鬥力,是國家取得軍事鬥爭勝利的法寶,騎兵規模也是衡量一國軍力的重要參照。可以說,擁有了馬就能擁有天下。馬在歷史上曾經發揮的作用,大到可以影響一個王朝版圖的增減,甚至影響王朝的興亡存廢。

我國中原王朝二千多年的興亡史,也是與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軍事鬥爭史。在這個過程中,中原王朝總體上的防禦和北方遊牧民族總體上的南下進攻,導致中原王朝版圖的不斷變化,是這場曠日持久軍事鬥爭的首要特色;中原王朝在漢唐時期取得少有的軍事輝煌,與長期處於防禦、退卻失地、媾和納貢狀態,是第二個特色;宋代先後遭受金國和蒙元兩次軍事打擊而最終滅國,北宋的二帝做了俘虜,南宋的皇帝被趕入大海,可以說刷新了南北軍事鬥爭失敗的記錄;而縱橫歐亞的元帝國的建立,把馬匹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大明把蒙元又趕回了草原,中間皇帝又曾為俘虜,二百多年後,又被北方的滿清滅國。中原王朝兩度被滅國,是南北軍事鬥爭的第三個特色。而決定這三個特色的根本物質因素就是馬匹。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唐建陵天馬

三、歷代中原王朝對馬匹的重視與無奈

自秦朝修築萬里長城始,除了版圖不能覆蓋長城一線沒有資格修長城外,歷代中原王朝都很重視這道人為的立體防線。而長城防禦的作用是有限的,沒有強大的騎兵兵團,僅靠長城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這一點,歷代統治者都十分清楚。因而,擁有馬匹,建立強大的騎兵軍團,成為歷代中原王朝統治者的夢想。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唐莊陵石馬

為實現這一夢想,中原王朝在認識層面,認為“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在法律保障層面,自漢高祖時,丞相蕭何作《九章律》,創加《廄律》,便制定了有關養馬的法律。後代王朝皆有類似法律;在行政管理層面,歷來皆設立專門機構專門人員負責國家馬政。

擁有與國家防務需要相適應的馬匹數量和質量,必須滿足幾個前提條件,一是有適合馬匹生長和繁衍的地理氣候環境,即高寒地區;二是必須有相當規模的養馬場;三是常備足夠數量的馬匹。

漢唐時期,馬政繁榮,正是國傢俱備以上三個條件。西漢馬政最盛時有馬四十萬匹,這為漢武帝北擊匈奴,創造“漠南無王廷”的輝煌提供了軍事支撐。唐代馬政高度繁榮,史書記載,“秦漢以來,唐馬最盛”,馬最多時有七十萬匹,無論是馬匹的數量和質量,都是空前絕後的。唐代並以此為依託,開拓了歷代中原王朝中最大的國土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 (龍朔年間)。我們為漢唐時期取得的輝煌自豪的同時,忘不了馬匹曾經立下的赫赫戰功。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唐廣陵石馬

大唐之後,由於馬政的衰落,有著先進文化和強大經濟勢力的中原王朝,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擊,不但再也沒有重續曾經的輝煌,而且長期在退卻中求生存,接連喪地失國。

馬政衰落的根本原因,均是因為國家版圖的縮小、南移,喪失了適合馬匹繁衍的地理環境和馬場。宋代即使經濟高度繁榮,但由於沒有養馬地,依靠茶馬貿易買來的馬和依靠農戶散養的馬,從馬的數量和質量上,都不能滿足軍事防禦的需要,更談不上組織有效的軍事進攻了。馬匹的缺失,直接制約有宋一代的軍事勢力,先後受到金國的軍事碾壓和大元的滅國。

明代仍然缺乏養馬場,通過茶馬貿易買回來的馬匹,質量逐年下降;民間養馬的高成本低收益受到養護戶的抵制。明朝馬政不興,導致戰馬的匱乏。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三年,明朝清點全國兵馬數,計官兵1204923人,馬僅45080匹;明成祖登基後即問馬政,兵部尚書何俊告訴皇帝,由於歷年戰爭損耗,現在只有23700餘匹馬。這成為制約明朝大規模軍事行動的主要因素。

馬,為什麼是歷代帝陵石像生中不變的角色

明十三陵中的臥馬和立馬

與中原王朝的無奈相比,北方遊牧民族雖然文化落後,經濟單一,但他們生活的大草原均是天然的牧場,可以源源不斷生產大量的馬匹。有了戰馬和馬刀,他們就可以不斷的揮師南下,任意改變中原王朝的版圖,甚至取而代之。

對於中原王朝統治者來說,由於戰馬的匱乏,他們不得不被邊關急報一次次從夢中驚醒;由於戰馬的匱乏,許多願望不得不大打折扣,許多夢想永不得實現;由於戰馬的匱乏,不得不包羞忍恥,甚至國破家亡。

對於中原百姓來說,由於沒有強大的軍力保障,經常要面臨洗劫和殺戮;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一次一次的南遷,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客家人群體。

歷代帝王們生前不能實現萬馬奔騰、軍力強大的夢想,便把這一期盼繼續展現在自己的陵前。歷代帝王陵前永不缺失的石馬,彷彿隨時可以出征。

結語。護國必須有利器。不管是冷兵器時代的戰馬,還是熱兵器時代的堅船利炮和非常規武器,都是護國的利器。兩千年來,缺少戰馬給我們的教訓可謂慘痛而深刻。人有我無、人多我少、人好我差,永遠逃脫不了落後捱打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