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大家是不是都得了不同程度的拖延症?

夜风MBC


拖延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塞缪尔写下了以下一段关于拖延的文字:“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但,如果你说因为疫情期间大家在家比较懈怠,就说大家有了拖延症,这是不对的,或者只能说大家有非常轻微的拖延症,这种拖延症很好治疗,只要坚持上班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地的就可以根除,这种拖延症只是大家不愿意立刻开工的下意识地反应。

而真正的拖延症大部分都是异常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在这种异常的完美主义中,对自己的要求跟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更容易去自责,也更容易感到消沉,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过拖延,你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

而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对他们来说,责备自己邋遢、懒惰和不协作比把自己看成无能和无价值(而这就是他们深为恐惧的“失败”)要容易忍受得多。而拖延就可以让这种恐惧有所缓和。

所以说,疫情期间的拖延症并非是正常的拖延症,只是短暂性的不愿意上工罢了。真正的拖延症往往会跟随你的一生。


眺望远方的你


近期,复工复产的节奏不断加快,然而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抱怨:团队精神面貌不佳,制定计划完不成;一些员工开工后对工作提不起兴趣,能拖则拖。
而学生们也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比如有同学给我们留言:在家一个多月,成了“废人”,明明交论文的时间越来越近,但自己宁愿学英语、追剧、干家务,都不愿意写论文,不知道为何内心如此抗拒?宅家才一个月,好像落后了别人一整年……

不论是复工还是复学,我们都还需要过“心理关”: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觉得困难的事情,面对自己恐惧的事情,面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事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拖延它,但是心里又充满了焦虑和负罪感,这似乎真的不是你一个人才会发生的事情。

偶尔拖延,以此换取喘息的机会,是人性使然。
但是凡事拖延,并不会放松自身,反而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懒惰。

得道心理学


近期,复工复产的节奏不断加快,然而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抱怨:团队精神面貌不佳,制定计划完不成;一些员工开工后对工作提不起兴趣,能拖则拖。

而学生们也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比如有同学给我们留言:在家一个多月,成了“废人”,明明交论文的时间越来越近,但自己宁愿学英语、追剧、干家务,都不愿意写论文,不知道为何内心如此抗拒?宅家才一个月,好像落后了别人一整年……

对疫情期间被加剧的“拖延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简然老师为大家进行分析:

拖延症,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简然: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觉得困难的事情,面对自己恐惧的事情,面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事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拖延它,但是心里又充满了焦虑和负罪感,这似乎真的不是你一个人才会发生的事情。

克服拖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拖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其实,克服拖延对于我们内在动力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比如说,你身处的环境,你周围和你有亲密关系的人对你的鼓励,还有你自己内心的内在的动机。

如果没有这些没有外部力量的推动,那么在执行方面就会更加的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

拥有强烈的动机,是解决拖延症的第一步!

导致拖延的原因有很多,日益丰富的生活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再加上自身的执行力和自制力不强的话,拖延就成为了必然。要克服拖延症,这最难走的第一步又该怎样迈出?

简然:举个例子,其实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恋爱这个事儿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如果两个人相爱了,两个人要共同的面临考试,为了能够在一起,为了能够上一所大学,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拼命的努力,让自己投入到学习当中,有这么一个内在的动力在里头,我们做起事情来好像觉得特别有劲。

那么,我们想要解决自己拖延的问题,想要排除困扰,你就要思路非常清晰,我自己内在的动机和外在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俗话说你想要什么?什么是自己值得追求的?把最需要的东西列出来,然后列一个计划,目标明确了,再去做事情。

细化,细化,再细化!跳出恶性循环!

拖延是一件让人十分矛盾的事情,比如明明应该在赶论文,却总 “催眠”自己还有时间,选择刷手机、点外卖、看电影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自我麻痹”。除了影响效率之外,拖延症严重起来会带给你深深的挫败感,让你变得害怕失败,习惯逃避,从而导致拖延状态的不断“稳固”。

那么,该如何打破已经形成的“恶性循环”呢?

简然: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拿写论文来说,我们不要说我要去把这个论文写出来,这个计划对于你来说过于艰难,过于庞大,那么我们把它去细化一下。

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个开题报告,在做开题报告的时候,先要理清楚自己一个思路。如果开题报告对你来说,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我们再细化一下。做这篇开题报告之前,先想一个主题,在想这个主题的时候,能不能先写几个相对比较满意的标题?逐渐的去细化你的工作,这一周要完成的事情是开题报告,在这一周的前三天要确定主题和提纲……

不断的去细化,你就发现,原来一个大的目标,它是由很多小的目标组成的,而完成小的目标又是有一个个的步骤去完成的,现在面对的不是一个大的困难,而是第一个步骤。

这样的话,把你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做了一个分解,它变成了无数个简单的小事情。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分解训练之后,慢慢地,你的自信就会回来,这种拖延的行为也会被改变。

当然这会有一个过程,不着急!

不论是复工还是复学

我们都还需要过“心理关”

偶尔拖延,以此换取喘息的机会

并无不可

但是凡事拖延,并不会放松自身

反而让结局变得不美好

那就请放弃借口

开始制定量化行程

执行第一个小目标吧!


菲影音乐汇


疫情来的突然,管控来的迅速,让平时忙忙碌碌的身心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刚开始停下来不习惯,烦躁,郁闷,慢慢的,宅在家里成了习惯,不用早起不用紧张堵车不用着急赶午餐的时间,更不用加班到晚上很晚,身心由疲惫突然放松了,年前买好的漂亮衣服由一身家居服长时间代替,买好的喜欢的包包也由某东的邮件包裹取代,公交车上只剩下了司机和乘务员,马路上一时间静悄悄,能出的了小区在马路上溜达半个小时都成了不正常人物。时间像是走太空步一样慢慢慢下来,大脑也随着宅在家里散漫舒适的温室环境里散漫下来,这样的状态长此以往,疫情过后不说都有拖延症,大部分人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到疫情前的工作状态了。





爱己至爱人



热爱生活的静薇


您好,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因为疫情期,大家都不用去公司上班,长期隔离在家,失去了正常阶段生活与工作的规律,我们都知道,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说一个人要活的健康,也是说这个人活的要有规律,可是这次疫情打破了规律,很多人无所是从,再加上疫情期后可能会带来的失业、破产等负面事件,导致自己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自然就很容易患上拖延症,甚至抑郁症。下面我提供几个自我调节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首先试着接纳自己有拖延症,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会有拖延症。其实拖延症最常见于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身上;

二、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三、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每晚七到九点,雷打不动的坐在书桌旁,不玩游戏、不玩手机,有点无聊,那不如试试开始工作或学习吧,你会发现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务,让你自己都吃惊,而且越做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心理负担也会烟消云散,记得及时奖励自己;

四、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

五、消除干扰,关掉微信、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隔离,全心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

六、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总之,疫情结束后,要敢于面对自己、面对世界,重新鼓起勇气,树立正确的目标,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