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茶葉適合做功夫茶?

哦呀嘛


要說功夫茶,首先要說一下它的來歷。功夫茶起源於宋代,是廣東潮汕、福建漳州和泉州極其出名的傳統風俗之一。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而且每天必定會飲茶。功夫茶,是以濃度高而著稱,而適宜做功夫茶的茶葉多屬於溫性品質的,在製作工藝上較為繁瑣的,因為只有這類的茶才能沖泡出茶的“色香味”。

其實,我們平常所見的綠茶因為屬於未發酵的茶葉,即便發酵,但程度都很低,且製作的工藝非常簡單,所以在客觀的事實上,不論是哪一款的綠茶,都不適合來沖泡功夫茶。跟小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會選用福建安溪的鐵觀音,加以泉水泡製,口感更顯香醇。使用功夫茶的方法沖泡,開始會因為苦澀難以入口,也只有半發酵或發酵的茶類為上。

以及習慣上常採用的烏龍茶,烏龍茶並不是某一款茶,是某一種類的統稱,它是我國特種種類之一,俗稱“青茶”,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屬於半發酵一類。較為著名的有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還有臺灣的凍頂烏龍等等,被多國的茶品鑑家推崇為世界名茶之列。

還有普洱茶,這裡的普洱茶,是指熟普洱,它屬於全發酵茶,不同於其他茶的是,它是被曬制而成,其他的卻是烤出來的。同於以上,普洱茶比以上兩類更耐沖泡,而且回甘好,也具備減肥的功效,能夠促進飲茶者身體的新陳代謝。

這些茶類,都是香氣很濃郁,而且耐沖泡,更適合於功夫茶的泡製。如果只是喜歡喝茶,不懂泡茶也是不可以的。在當下這個生活節奏緊張的情況下,適當地泡一泡“功夫茶”,品一品茶香、談一談心中所想,舒適愜意的氛圍更能讓我們放鬆身心。

跟小約起來,偶爾放慢節奏,也養生一下吧,相信你也會愛上“功夫茶”的,因為它的確有它的迷人之處。


響品約茶


以茶會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1fa000c18b0703b14f7\

歐哥隨拍


烏龍茶:鐵觀音(安溪鐵觀音,大紅袍.都是好茶)

和人參烏龍茶(918,臺灣人參烏龍茶等)

綠茶也可做,但各人認為烏龍茶才有那種原滋原味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一般來說,福建閩南的鐵觀音,閩北的武夷巖茶,臺灣的烏龍茶泡功夫茶較為合適。

綠茶可以泡功夫茶嗎?

一般來說是不合適的,因為綠茶的泡茶工序簡單,要求也沒那麼多講究,功夫茶的水溫適合100度沖泡,而綠茶沖泡水溫則不用那麼高,所以是有衝突的。綠茶正確沖泡方式 :(1)沖泡綠茶時,水溫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沖泡綠茶粉,以40℃~60℃左右的溫開水沖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綠茶粉配450cc的白開水。 (2)沖泡茶葉的第一泡不要喝,衝了熱水後搖晃一下即可倒掉。 (3)沖泡好的茶要在30分鐘~60分鐘內喝掉,否則茶裡的營養成分會變得不安定。 (4)綠茶粉不可泡得太濃,否則會影響胃液的分泌,空腹時最好不要喝

功夫茶使用什麼茶具?

衝工夫茶可以用“衝罐”,有時客人多時,也可以用“蓋甌”。在潮州菜館中每吃一道菜後就必定上來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蓋甌”衝的,這是為了適用於人數較多的場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畢竟蓋甌口闊,不能留香,氣味比使用衝罐就差得多了。不過,只要沖茶的人“工夫”好,用蓋甌也可以衝出好工夫茶的。

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壺(罐)裡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為“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工夫。

既然名為功夫茶,更多的時候已經不在於品茶,而在於茶具的配備齊全精良,烹茶過程中技法嫻熟瀟灑,從而消遣歲月、陶情悅性。潮汕工夫茶的器具完整的一套下來有十餘件之多,這裡只挑一些必備、重要的茶具來簡單講解,主要有茶壺、茶杯和水壺。

第一是茶壺,一般用紫砂壺來沖泡功夫茶,茶壺的選擇要點有二: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紫砂壺的大小容量,以通常飲茶的人數來決定,按照容量有二人罐、 三人罐、四人罐的區別。紫砂壺的深淺關係到茶香,淺的紫砂壺能留香,但不蓄水。

其次是茶杯,功夫茶的茶杯都很小,主要以小、淺、薄、白為佳。而水壺也是潮汕功夫茶必備的茶具之一,現在的茶爐都已經被方便的隨手泡取代了,只要水溫夠高、水質佳即可。而茶洗、茶盤、茶墊、杯託、壺承等等茶器,如果有條件也可以置備齊全。

何為“功夫茶”

功夫茶”為何能稱之為“功夫”,那是有講究的。其講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泡”的講究;(2)“水”的講究;(3)“火”的講究。

(1)“泡”的講究

功夫茶是一種極為講究的泡茶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法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為沏泡和品飲的功夫學問。功夫二字,要在水、火、衝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水常先求,火亦不後”。

(2)“水”的講究

功夫茶的用水是非常講究的。《茶經》說:“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茶經》又說:“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無味。”至於水還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別,這些都是屬於講究的範圍,不過這些講究實際上也很難做到。

(3)“火”的講究

而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絞積炭”,“絞積”是一種很堅碩的樹木,燒成炭後,絕無煙臭,敲之有聲,碎之瑩黑,是最上乘的燃料。還有用烏欖核作炭的,火焰淺藍,焰活火勻,更是特別。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

功夫茶沖泡9大標準

沖泡功夫茶,是有標準可以遵循,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備器、淨器、溫壺、投茶、注水、刮沫、淋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九法。

第一,展示茶具、說明茶葉特點。

第二,大彬沐淋、烏龍入宮。意為用開水澆燙茶壺,暖壺之後放入烏龍茶。

第三,高山流水、春風拂面。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流滾,起到開水洗茶的作用,後用壺蓋輕輕地颳去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取意春風拂面。

第四,烏龍入海、重洗仙顏。頭一泡衝出的茶湯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從茶口流向茶海好象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重洗仙顏”是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加蓋後再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五,玉液移壺、再注甘露。沖泡功夫茶要備有兩把壺(母壺、子壺),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移壺”。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乘著壺熱再衝入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六,祥龍行雨、鳳凰點頭。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中,稱之為“祥龍行雨”,吉祥之意。當海壺中的茶湯所剩不多,則應點,稱為“鳳凰點頭”。

第七,龍鳳吉祥、鯉魚翻身。聞香杯倒滿,品茗杯為龍,聞香杯為鳳,雙杯倒扣過來,稱為“龍鳳吉祥”。把扣後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鯉魚翻身”。

第八,捧杯敬茶、眾手傳盅。捧杯敬茶是茶藝師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客多,茶由茶藝師送旁邊的客人傳送,為“眾手傳盅”,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氣氛更融洽。

第九,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的姿勢來端杯品茶,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指頭喻為三龍,茶杯位鼎。

功夫茶的8大泡沏方法

功夫茶負有盛名在於它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泡沏方法上,泡沏功夫茶一般分為八個步驟: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斟茶。

第一、治器。所謂治器,就是把茶器洗工淨。一般的功夫茶是幾個茶杯配一個茶壺(茶杯由三個為宜),治器就要用開水把茶杯和茶壺洗工淨。

第二、納茶。所謂納茶就是把茶葉放進茶壺裡。納茶時候一般不用手直接去拿茶葉,而是用一個小勺來盛茶葉,這樣避免茶葉帶著手氣、汗味,還要向客人介紹茶的特點、產地。茶葉放進茶壺的時候還要注意把茶碎放在茶壺裡面,把整顆整顆的茶葉放在茶壺上面和出水口處,這可避免沖茶的時候茶碎隨茶水流出來。

第三、候湯。候湯則是等待水開。這個環節是有講究的,水開則湯沸,可分為一沸、二沸、三沸三個階段。開始冒水泡的時候太稚,溫度不夠,不宜泡茶,叫做嬰兒沸;當水頂水壺蓋時,湯已太開了,太老了,叫做百壽湯也不宜泡茶;只有當水泡連串衝上來,水面浮珠的時候才是最合適泡茶的湯,這樣的湯才能泡出茶的最佳顏色和味道。

第四、沖茶。沖茶切忌把湯直接衝壺心,湯要沿著茶壺的邊緣衝入去,高衝低灑。如果把湯直接衝在茶壺中心則茶的香氣揮發得太快,容易散發出來,減少了茶香。這叫做玉液回壺,以水到壺口為度。

第五、刮沫。湯進茶壺必定會衝出一些泡沫,刮沫就是要把這些泡沫刮掉。這個程序也是檢查茶壺好壞的時候,看看茶壺製作得是否“三山齊”。如果茶壺製作得好,能做到“三山齊”,那麼沖茶的時候衝滿水,水不會流出來,泡沫也剛剛好浮上茶壺口,這樣便於刮沫。

第六、淋罐。用開水把茶壺淋一遍,這樣有三個作用。其一,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迅速揮發出來,追加熱氣;其二,小停片刻,等到罐身的水乾,標誌著茶熟;其三,可以除去壺外的茶沫。

第七、燙杯。功夫茶全過程追求一個“熱”字。燙杯就是要讓茶壺具有一定的高溫。要做到低、快、勻、盡。“低”則是開水要低低地衝入茶杯中;“快”就是燙杯的時候動作要快;“勻”就是整個茶杯都要燙得均勻;“盡”則是燙杯後要把杯子裡的水倒乾淨。

第八、斟茶。這就是把泡好的茶斟出來,茶杯一般是有三個擺成品字形,在斟茶的過程中有兩個特別的動作,開始是沿著三個茶杯一圈圈、循環的斟沏,以三四圈為宜,當茶到最後,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動作要連慣,這兩個動作人稱“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切忌滿一杯之後再斟其它杯。

經過這麼八個工序,一杯熱杯終於泡好了,泡茶的工序看起來麻煩可喝起來卻很香。啜茶的方式更為奇特,啜功夫茶,先要舉杯將茶湯送入鼻端聞香,只覺濃香透鼻。接著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舉杯傾茶湯入口,含湯在口中廻旋品味,頓覺口有餘甘。一旦茶湯入肚,口中嘖!嘖回味,又覺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兩腋生風,回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