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年前,在360公司年会召开之际,一张精美的免裁券火遍了整个朋友圈。如今,这张免裁券真正有了用途,因为360真的可能要裁员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当然官方回应仍然是没有裁员计划,并且还在招聘。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不同于小米的暴力裁员,起码360的周总早在春节之前就预先告知了员工,不然发免裁券干嘛呢?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是为了消遣员工,放飞自我吗?是为了减少员工焦虑,鼓舞员工士气吗?很明显,都不是。都要裁员了,你还谈什么士气啊。相信中了这个奖的员工也不开会开心,毕竟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免裁券撕掉了温柔的伪装,留在你面前的只有血淋淋的雇佣关系。毕竟,无论你干的好不好,我都可以裁掉你,不是因为你的工作不努力,只是因为我喜欢。当然,不裁你,是因为年会你得奖了,我可以放你一马,不过第二次你可没有券了。像周总这样放飞自我,自己给自己找事的领导真是少有啊,拿着员工福利当噱头,不知道得奖员工作何感想。


当然,周总放飞自我也不是只有这一次,在2003年年会,360公司竟然请来了日本女优泷泽萝拉助阵,理由是犒劳程序员们一年的付出。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诚然,请女优确实可以活跃气氛,但是造成的舆论也是不可小觑。估计公关部门看到老板挖的这个大坑,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在这里心疼一波360的公关们,摊上这么一个老板。


话说回来,现在那位得奖的员工可以真的庆幸了。因为360的周总真的不和你开玩笑,发了的券总会有“兑奖”的那一天。


日前,360有员工在网上爆料称,360已经开始裁员,自己也被领导约谈了,接下来会有HR介入。该员工还透露三月底名单就会出来,4月开始全部面谈,6月裁员结束,并且这次裁员的比例规模较大,约为15%——20%。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但是,360的回应称,公司目前并没有裁员计划。这只是为了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常规化的绩效考核优化而已。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绩效考核,架构优化,人员优化,末位淘汰,业务调整种种手段不正是为了掩盖公司裁员的目的吗?如果360的公关能够承认裁员,那可真是互联网第一家了,毕竟腾讯,阿里的托词不也是这吗?裁员就是要说的清新脱俗高大上,不过这并不能掩盖互联网企业的本质,日子好过大家其乐融融讲企业文化,日子难过就要拿员工开刀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此外,360还表示,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当前正采用社招,校招等方式大力招聘。


一边大面积裁员,一边不断招聘新人,这烟雾弹确实放的不错。


不过这种公关手段确实是企业面对裁员危机的常用手段,如果社会公众质疑某企业暴力裁员,该企业直接来一句,我们这是正常的人员优化,而且我们还在招人呢?


就问你怎么接,想通过法律途径,不好意思,这种纠纷企业有恃无恐,就算你官司打破头,你也没有办法赢下一个公司。不然网易的被裁员工也不会最终走投无路借用网络的力量了,因为走正常的法律仲裁,如果你没有确切的证据,你是得不到法律的支持的。


在360回复之后,员工的回应可谓是啪啪打脸。有员工表示,360裁员刚被领导约谈了…昨天我还以为这里面是造谣…没想到就轮到我了,哎。晋升不调薪,大面积裁员,覆盖B-,4月开始大面积谈离职,想尽办法和你谈不赔偿。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也有员工表示,360的pr团队要动手了吧……公关加油!别的不说,作为19届毕业生,绩效b_,不是因为表现不好,主管说新人都是b_,社招校招都是,转手就是一个被干掉,hr还说,你要是敢说,我就不给你办离职,佩服佩服。


所以,互联网公司不裁员也就是骗一下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已。


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曹保印表示,在过去几年,资本的推动和技术的革新使得互联网行业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在技术层面,互联网更是帮助消除了时空的局限性,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且滞后的局面,这使得众多行业被洗牌,整合。自然而然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但是互联网行业并没有生产部门,其依然要依靠其他行业的发展来强化自身。而在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行业举步维艰,依附在实体经济下的互联网行业也就难以独善其身,产生了生存危机,这也是在宏观方面近期裁员潮来临的原因。


360的免裁券?周鸿祎:你可以用一次,不代表我只能裁一次


他指出,面对疫情带来的裁员危机,现在很多企业都焦头烂额,企业管理层也非常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缺乏裁员经验、将精力放在安慰员工上,要么在裁员方法上无可指摘、却没有意识到裁员对团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取以上两者的平衡值。当然,裁员最重要的还是越快越好。从公布到完成一对一面谈,通过既有渠道让信息流通整个公司,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应该只花费几个小时,对于大的公司也应只花几天时间。如果整个过程持续了若干天或若干周,所有人都会感到焦虑:经理,他们的上司和领导层。此外,这对现有员工也是一种折磨,会降低员工的生产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也可能突然在媒体爆发,产生负面影响。


如今,面对裁员危机,360能否妥善处理呢?我们不知道,但是起码年会得奖的员工暂时不用担心了,但是周老板肯定还有下一次,只能祈祷他自求多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