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歌是听旋律还是听歌词?为何?

乐跃者


感谢平台给机会分享此话题。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古今中外歌曲都喜欢听,尤其是经典作品。我听歌曲,不仅喜欢听曲并哼唱,也喜欢听歌词,感受歌词在旋律中表达的意境。常感叹这些音乐人真伟大,了了数语,竟然让我们的灵魂荡漾在歌声里不能自拔,如泣如诉,如痴如醉。所以歌曲应该是由曲调(旋律)加歌词构成的,好的歌曲应该不仅有优美的旋律,更要有优美的歌词,才算完整,才更容易流传。歌词和歌曲是相得益彰的。歌曲是马,表达的意境任你想像,歌词是缰绳,有了缰绳,表达的意境就有了具体定位,因为同一首曲子可以填不同的词。词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语言功底,优秀的词人,了了数语就勾勒出歌曲想表达的意境,毫不费墨,既能引出道,又易于传唱,比如邓丽君是全球华人都喜爱的歌手,她的歌曲唱词绝大部份都是庄奴填词,正因为词曲好,邓丽君的唱功棒,才享誉了华人界。还有著名的作词人乔羽,我们知道的很多歌曲都是他填词的,如巜让我们荡起双浆》《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很多作品,被我们喜欢的歌唱家们传唱。如: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蒋大为、阎维文、佟铁鑫、张也.....乔老的作品家喻户晓,超越时空,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他的歌词立意深刻,词境独特,风格多样,词情俱佳,平白如话,极易于传唱。相信绝大多数热爱音乐的人,听歌都是词曲皆赏的,因为每一首歌曲都像引领我们灵魂的老师,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循循善诱教会你的人生之道,并升华你做人的境界。这里介绍一些歌曲供感兴趣的朋友们欣赏,请特别观注词曲作者,听完他们的作品,是否和我有同样感受。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有各位著名歌唱家们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这些歌在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网站都很好查找的。


用户Maria


当我没事干,比较放松的时候,一首歌最先抓住我的是它的旋律。

不同的心情决定着想听的歌曲类型。

心情好的时候,我喜欢听欢快的,节奏明快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听缓慢的,比较抒情的。

歌词是当我听了很多遍这首歌,可能会去慢慢关注到底写了什么。

但也有例外。

有的歌词是会被先看到,有眼缘,那么也会想去搜来听听。如果旋律也很好听,就会觉得很惊喜。

比如,上学期间,曾经看到过辛晓琪的《味道》。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

不知道它们跑哪去了

赤裸裸的天空

星星多寂寥

我以为 伤心可以很少

我以为我能过的很好

谁知道一想你 思念苦无药 无处可逃

我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 想念你白色袜子

和你身上的味道 我想念你的吻

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 记忆中曾被爱的味道”

那时还没有听过原唱,但看到歌词的时候真的是被击中了内心深处的软弱。

看到这首歌词,无数次地想起初恋。他不吸烟,虽然没有烟草味,但是有种淡淡的香皂味。

难过的时候,把那些伤心的歌听了又听,让眼泪流了再流。

就这样度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

后来找来原唱,听了以后觉得也就那样。

但可能是歌词对我来说太触动,所以听了很多遍之后,觉得整首歌曲也好听了起来。


一首真正的经典歌曲,可以让很多人流传,甚至是跨越不同年龄段,不同时代的歌曲,必定在旋律和歌词方面都很优秀。

歌词会引起你的共鸣,促使你一次次的去听。

而旋律,则负责在它响起的那一刹那,吸引你听下去,甚至跟着哼唱。

这两种感觉都很好。


爱吃米的小米粒2020


个人观点,各位大大请品鉴,你品你细品[灵光一闪]

听旋律还是听歌词? 这个问题包含有很广泛的因素。

主要可归为两点,一场合、二心情,如果你是在蹦迪或者是在酒吧那么旋律基本已经占据主导了,听听什么惊雷之类的肯定带劲吧。如果你是在公园散步,草地上看书那么旋律和歌词都不是主导,主要得合气氛呀。

和几个哥们在ktv的时候你那里还在乎什么旋律,《我的好兄弟》之类的肯定必不可少了,能下酒的歌就必须吼!一个愿唱一个愿听。

如果你女朋友刚刚和你分手了那么我给你推荐首歌吧!《七友》,不过我希望你用不着。

算了还是 我自己听吧!![流泪][流泪]







幸福小山村


引言:对于听歌还是听旋律和听歌词这个问题,这两者在不同的歌里,在不同的时候,占据的地位有所不同。

旋律一般是首先吸引听众的

歌曲第一次听,首先传到听众耳朵里的自然就是旋律,一段优美或荡气回肠的旋律,是吸引听众入坑的首要。这就好比我们结交朋友,他们的脸首先让我们觉得舒服,这才是成为好朋友的前提。因此,旋律也是领我们走近这首歌的前提。因此,悠扬动听的纯音乐也十分迷人,某一首歌在多年以后,你可能已经记不得它的歌词,但是还能哼唱着那有些熟悉的曲调。



歌词是有些歌的灵魂

一段纯音乐没有歌词,也是一段音乐,歌词离开了旋律,就不成一首歌了,所以我们因此就认为歌词不重要了吗。当然不,在这里首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毛不易了,他吸引观众最最闪光的点就是歌词“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清醒的人最荒唐”,当初这段歌词深深的敲击着多少人的灵魂,第一次听到这些词不由的起了鸡皮疙瘩,对人生赤裸裸的揭露最能敲打心扉,毛不易的这首歌,赢在了歌词,也因为歌词的深厚让我们普通人为此流下了眼泪。



旋律和歌词在不同的歌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悠扬的旋律,和发人自省的歌词,它们相辅相成,彼此成就。在有些歌里旋律就已能代表情感,比如东宫里的纯音乐《爱与恨》,这首纯音乐的高潮部分随着李承鄞跳下水去救小枫,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响起,当时一下子我就起了鸡皮疙瘩,这旋律带来了冲击力,对剧情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如上所说,毛不易的歌里歌词成为灵魂,也因为这些歌词成就了这些歌,还有《成都》这首歌,它的歌词把我们似乎带入了成都大大小小的街巷,穿行在成都的街头,歌词在歌里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

综上,个人认为歌词和旋律两者相辅相成,可是在不同的歌曲里,它们的重要性所占不同,因歌而异。


娱乐有fan


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不同,所选择歌曲以及对歌词的挑选也是不同的,与人所处环境与欣赏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即使听歌也是要选择音乐的主旋律是否优美,还要看歌词适合不适自己,能否触动自己。听歌也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当处于爱情甜美时,肯定爱听舒缓的旋律,连歌词都寓意着美好。当心情低落不如意时,所听的歌不光旋律凝重,歌词中都含着一丝丝忧伤。听歌是对应人内心的,除了旋律,歌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这代人还是愿意听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现在的网红歌曲也只有极少一部分适合我们。

一首歌优美的旋律让人心情愉悦,如痴如醉,引发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让你的情感此起彼伏,渐入佳境。你会如饮酒醉了,在歌曲中忘忽所以。一首好歌词不仅仅是用来听的,还可以用来诵读。所以说听歌不单单只听旋律,或只听歌词,要同时聆听,两者之间缺一不可。


梅娜


都听,不过一开始的话肯定是先被旋律吸引,再被歌词打动。

好的旋律就好比一张脸的轮廓,一眼看过去就觉得真好看,而歌词就像这张脸上的五官,如果五官精致那就是百看不厌,如果空有轮廓而五官扭曲,那就是只可远观了,反过来亦然。

如果说旋律很好听,但是歌词低俗歧视,相信你也听不下去,而空有歌词旋律难听,你也听不下去,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旋律重要,点缀其中的歌词也很重要。


有剧说句


肯定听旋律啊


哎哟不错哦74777893


听歌或听旋律主要是看自己的爱好及其它方面。比如经典歌曲是听歌、比如《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必须听歌,还有《好汉歌》,《篱笆墙的影子》等等。如果是改编成轻音乐或钢琴曲和小提琴曲,那只能听旋律。如钢琴曲《献给爱丽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有小号曲《回家》等等。


中原一民族歌手


喜欢旋律!!!

故事要从初中的时候第一个MP3说起,在10年前电脑还不是很普及磁带盛行的时候。有一个MP3在同年纪的孩子中很让人羡慕的事。于是我每个月省吃俭用,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MP3(型号忘记了,但是我记的是纽曼的)。在MP3店里导入了一批老板电脑里的歌 ,里面大多是英文,或者外文歌。从次以后成迷在外文歌的旋律里,歌词几乎听不懂,哈哈哈哈。过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英文歌大多是

M.j. 之后就利用学校计算机课上唯一接触电脑的机会,下载了,后街男孩,西域男孩,酷玩乐队,等等一些英文歌乐团的歌。可以这么说,英文歌的旋律一直萦绕在我的青春时代。

读大学后,下载了网易云音乐,每日推送会给我推一些纯音乐。再到后来偶尔听到了电音,真是一入电音深似海,从此歌词是路人。听着电音,抖着双腿,带上耳机,我是无敌。

哈哈,以上都是自己对听歌的看法。


一个不着调的研究森


听歌,首先肯定是听旋律,因为歌词没有声音。

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往往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随着旋律的起伏,我们或放松,或压抑,或欢喜,或悲伤……符合我们当时心境的旋律,才是一首歌最先打动我们的点,我们才愿意去认真听完,才会去下载甚至单曲循环。

举个栗子🌰,歌曲《我在这一角落患过伤风》作为某手机品牌的宣传歌曲,当时深受大众喜爱,但是它整首歌就只有“Darling”这么一个单词不断重复,如果靠听歌词,那是肯定听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再者,如果一首歌的旋律很糟糕或者是不符合大众口味,听起来让人觉得无法再继续听下去,那么即使歌词写得很美,也同样不受听众喜爱。所以现在好多原创音乐人在头疼着,明明歌词很不错写出的歌却火不起来。

当然了,人类是一种情感丰富的动物,不但会从听到的旋律中激发情绪,也会从歌词里加重某一种情感。

我们觉得某一首歌的旋律刚好Get到了我们的点,听着听着就会去留意歌词,看看这首歌写的是什么,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种曲调,如此符合我们的情绪,是否歌词里面所写的故事所抒发的情感与作为听众的我们相一致。

等到阅读完歌词发现——果然,这首歌的主角也和我一样;果然,这首歌里面韵涵的情感和我想要表达的差不多;原来,这首歌里面还藏有一个故事啊……于是就会更加喜欢听,然后单曲循环、点击收藏、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并且告诉朋友们这首歌的歌词很好,故事很不错。

尤其是有一定阅历有丰富往事的人,会更加注重听歌词。

我一直认为,歌唱者的嗓音特色、歌曲的旋律是把我带人某一种情境的发起点与维持方式,而歌词使我们能完全融入情境、抒发情感。使我们潸然泪下的不是曲子,而是歌词,是歌词里描写的某个人物故事。

(个人见解,不敢以偏概全)

PS:图转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