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Toilet Ek Prem Katha ,又一部印度电影,中文译名是《厕所英雄》,总算不是什么“宝莱坞厕所恋歌”之类的奇怪译法了。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一个爱情故事


英雄的立意真不错,正如最后喊出的那句硬核口号:“要想取媳妇,先得修厕所”。看似愚蠢的口号,当真是又一次戳中印度文化的脊梁骨了喂!


一直认为印度电影蛮有种的。


看看近几年引进的范本,从阿米尔·汗的《额滴神》(PK)《摔跤吧爸爸》(Dangal)《神秘巨星》(Secret Superstar)到萨尔曼·汗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Bajrangi Bhaijaan)与伊尔凡·汗的《起跑线》(Hindi Medium)。


真真切切地把印度在宗教信仰、种族冲突、男女平等、社会教育等等许多方面的丑陋都拍出来给你看,看完之后还能顺手宣传一波印度主旋律意识形态。


这部也不例外,《厕所英雄》的原名叫《厕所:一个爱情故事》(Toilet Ek Prem Katha),但是希望,这不只是个爱情故事。


“你在担心印度有没有卫生纸时,

人家其实连厕所都没有。”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厕所建得好,老婆跑不了


印度很脏,这是人们关于印度的各种刻板印象里最真实的一条。


之前的专栏里写到过印度人古怪的洁净观念,“肮脏”不只是卫生上的污染,更多的是灵魂的玷污。


素食者眼中,荤腥是肮脏的。所以《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位母亲拒绝在自己家的厨房里给女儿做鸡肉。


高种姓眼中,低种姓与“贱民”是肮脏的。所以种姓制度里告诉你哪怕只是看了一眼这些下等人,都会污染你的灵魂。


男人眼中,妇女是肮脏的。她们的经血都是足以让家族命运沉沦的剧毒。


去过印度的游客大多见过随处小便的男子,在德里、孟买一般的大城市里,在各类旅游城市的景点外,基本上有墙或者树荫的地方,就有毫无顾忌的男子留下的尿渍。


几年前我们去北方邦农村调研,小村子里见到过政府或者公益组织筹建的公共厕所,但是走近了看,厕所里堆满了垃圾,根本没有人用。


村民们宁愿围着厕所的墙解决问题,也不愿意踏入公共厕所,那样滑稽的场面大概可以解释《厕所英雄》里的父亲和村民们怒砸厕所的行径。


在印度传统文化里,厕所和下水道这种藏污纳垢之处,就等于地狱。你会把地狱搬到家里来嘛?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特地选了这么一张照片,左边那个似乎就是简易的公共厕所


所以,人们选择在露天户外完成这一天中最尴尬的时刻。


男人还好,毕竟他们白天在外劳作,相对方便一些;但对于女人,尤其在印度的农村,愚昧的深闺制度至今如同一个幽灵笼罩在女人的头顶。


她们不能抛头露面,不能衣着光鲜,甚至不能再白天走出家门。所以,只能在太阳升起前,趁着夜色走到村口的小树林里,刨刨土,掸掸尘,紧张地提防着变态的男人,像只狗一样,释放这一天一次的松懈。


印度是一成的天堂与九成的魔窟。


电影里的女主角生在天堂,那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摩登的现代印度家庭,一场自由恋爱的婚姻可能打碎了她对自己国家所有的美好认知。


按照剧情的交代,主人公生活在马图拉附近的村镇中,那里远远算不上赤贫之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生活状态高于印度平均水平。


所以,当新娘第一次拿着水盆(你们猜那个水盆做何用)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块在日出前走向小树林的时候,她心里估计想不到印度究竟有多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2012年的统计,印度有近一半的人口没有基本的厕所设施,只能在露天场所排便。


这个数是六亿两千六百多万人——626000000,看得清位数么?六亿多人中将近一半的女性。


之前写过印度文化中对女性的污化与欺凌(以后会分享给大家看),

但让人难受的是,被传统巨轮碾压成碎渣片的妇女们,打心底里接受了这种设定。


对我而言,电影中最揪心的一幕是村中的妇女们坚决反对建厕所,她们要将这个拒绝参与树林中的私密集会的外来新娘,钉上荡妇的耻辱台。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其实,中国也上榜了


这就是男主角面对的现实。所以哪怕只是改变了自己家,改变了一个村,改变了一小片区域的状况,他得配得上被称作“厕所英雄”。


英雄传说背后有更加宏大的社会叙事。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片首有一段印地语,大意是此片要感谢莫迪总理发起的“清洁印度运动”(Swachh Bharat Abhiyan),当时有些愕然。


眼下,莫迪先生正在为2019年大选紧锣密鼓的做准备。


这几年他制造了不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推广印度制造,扩大市场开放,大力打击腐败,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印度的确在变得越来越好。


“清洁印度运动”是莫迪诸多民生工程中声势最浩大的一项,这个预计花费300亿美元的项目中重点解决的就是如厕问题,要在全印度农村建9000万个厕所,让六亿人不必在野地、墙角或者河岸边尴尬万分。


光有基建并不够,还要摄人心魂的意识形态建设。


不得不佩服莫迪政府的公关宣传能力,曾经在印度各大城市肆虐的墙角小便现象如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行。


而伴随着宝莱坞大咖们在电影电视广播等多渠道的轰炸下,印度人民似乎终于开始明白,有的事情,只能去厕所里解决——而下水道,这个早在古印度河哈拉帕文明就已经出现的设置,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


“洁净运动”的战略性高潮便是这部《厕所英雄》,成为了阿克谢·库玛尔最卖座的作品之一。


片尾“建厕所,娶媳妇”的口号,真真地写到了许多男人心里。


一定程度上,这是印度版的“厉害了,我的国”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莫迪会见阿克谢


硬核脱单第一步——修厕所!

莫迪与阿克谢就《厕所英雄》发推互动


最后,再来说说一个有意思的巧合。


早两年另外一部反神棍的作品 O.M.G 中,阿克谢饰演过印度神话中名副其实的妇女之友黑天克里希那,这位在传说中以博爱关怀女性的大神的家乡就在马图拉(Mathura)——正是《厕所英雄》中故事发生的地方。


有个细节看过电影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电影里有个高频率出现的词“拉达拉达”(Radhe Radhe),打招呼,再见,道歉或者表达爱意,全都在说这个词。


这个词指的是青年黑天的爱人,也是他最虔诚的信徒罗陀。


“Radhe”就是对罗陀的爱称,在黑天崇拜最盛行的马图拉,信徒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黑天神的感情。


如果黑天神在场,他一定不会让宠爱的罗陀在野地里狼狈不堪。


那个为了爱,可以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帅气小哥,愿意拆了他满身的华仪冠饰,去建一个厕所。




故事写完了。


细细想来,些许沉重,世界的很多阴暗角落,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窘迫。


希望,这不只是个爱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