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丨消費券火爆,為什麼我們要買買買?


1


當一場病毒導致的災難降臨時,所有人都會為之付出代價。


經濟停擺、裁員降薪、復工艱難、房貸車貸……越來越難的生活,迫使我們一度拼命縮減自己的開支,期望能夠度過這個寒冬。


然而,對經濟層面來說,也要尋找能夠有效走出寒冬的方法。


就這段日子以來,我們聽到兩種聲音。


第一,是加強基建的投資,


根據數據,截止本月10號,中國大約有25個城市先後公佈了投資計劃,總投資額大約達到50萬億。而時間週期是未來5-10年。


除鐵路,港口,公路等老基建外,還有近段時間被投資市場爆炒的新基建。


新基建,指的是5G基站建設,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等。


從字面意思,你應該可以感受到它新在哪裡了。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然而,如果要在短期內穩定經濟,促進經濟復甦,靠基建建設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投資週期長,回報成果就不會快。


第二,是大力發放消費券,大力促進消費,加大市場的流動性。


現在國家統計局記錄的數據是,1-2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下降43.1%,商品零售下降17.6%。

市場丨消費券火爆,為什麼我們要買買買?

而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向,要讓經濟快速得到穩定,就要從消費入手。只有大家積攢在手裡的錢花出去了,才能保證市場是正常運行的。


這一點,也被我們的地區決策者們深知。


2


那麼,如何提升人們的消費力呢?來個消費券吧!


這個消費券,就是最近地區政府大搞消費補貼政策的結果,歷史證明,當經濟不景氣導致社會消費明顯減弱時,用消費券能夠有效刺激短期消費。


比如南京,其面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總額3.18億元的消費券,消費場景包括餐飲、體育、圖書等七大類,希望儘快形成現實購買力,推動服務業的全面復甦。

除南京以外,河北、遼寧、濟南、杭州、寧波等也推出了從幾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重點鼓勵文旅、餐飲等消費。


這樣的做法,是否可以拉動消費經濟增長呢?


歷史證明,發放消費券真的可以最大程度促進消費。


拿杭州來說,在次貸危機時期,它兩次面向低保和困難家庭、企業退休職工、學生等群體發放“消費券”,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家電、手機、旅遊、文化、體育健身等產品。


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2月8日前,杭州各指定商家共接收“消費券”‪4772.41萬元,對商貿行業拉動效應為2.06倍。


今次,對於消費券是否能夠拉動消費未可知,不過,某種程度上,消費券對於保障我們生活,也是有很大用處的。

畢竟,如果消費能夠得到一定補貼,相信誰都願意。


例如,杭州市政府這次發放了16.8億元的消費券,全體在杭人員都可領取,只要在線下實體店消費滿40元,政府就補貼10元。


意思就是說,你買40元的東西,30元就可以買到。


有人或許說太少了,沒啥可激動的。


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這點金額確實並不算什麼。


但對於一些受疫情衝擊影響大,失業及減薪的人來說,消費券對必要的生活保障有巨大的功用。


我看過一些很困難的例子,比如最困難的時候,靠泡麵熬過來的人,比如每頓飯吃什麼、每個月買什麼,都要精打細算的人,他們的每一筆花銷,都是要經過層層考慮的。


那麼,對這部分人說,消費券明顯就是一個保障的工具。


3


雖然派發消費券的初衷,是希望拉動消費經濟增長,但實際上用不用得上,要看自己的需求。


之前就有很多人分析,疫情拐點後,會迎來一波報復性的消費。


報復性,這三個字我感覺有很明顯的主觀想法。


後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讓人加大力度消費的感覺!再結合3月13日,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促消費19條”,似乎整個社會都在暗示我們要消費。


但是,在嚴峻的社會環境下,要消費還得看手上的現金流是多少。


與其報復性消費,不如報復性儲蓄,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