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為了上網課,很多家長不得不把手機、ipad重新交還到孩子手上,但是這也隨著帶來很多的問題。有個朋友就和我吐槽,自從給了孩子手機,他發現整個世界都安靜了。朋友甚至發現孩子晚上不睡覺,躲在被窩裡玩手機遊戲,他說自己現在有一種“放虎歸山”的感覺。

因為孩子有了手機再也不和父母說話了,甚至有的時候,父母主動想和孩子說說話,孩子都會說,“我沒有時間”。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可是,朋友最愁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孩子控制不了玩手機的事兒,更重要的是僅僅是面對手機,這樣的誘惑孩子都控制不住自己,等到長大了有更多的誘惑,更多的慾望之後,孩子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和各位父母聊一聊慾望這件事兒。

01 9歲男孩偷拿3500元買盲盒,你以為他要的只是一個玩具嗎?

就在前幾天,有位父母找我做諮詢,他想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怎麼了。原來他的孩子可聽話了,一直都是大家眼裡的“別人家孩子”。可是,從前段時間開始,孩子就迷上了盲盒,不停地找他要錢買盲盒。一開始,他沒有當回事兒,後來覺得孩子花的錢太多了,就不給孩子了。結果,有一天他出門買菜,原本放在包裡的500塊錢卻沒有。一開始他以為自己記錯了,但是,回家在和孩子媽媽說這件事兒的時候,他發現孩子在一旁表情非常不自然,在他的追問下,孩子才承認是自己拿的,只是為了買盲盒。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也不算新鮮。之前,就有過類似的報道,成都的趙女士發現,自己的兒子偷走了家裡的3500元現金,只是為了買盲盒去抽卡。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很多人可能並不瞭解小孩子買的盲盒是啥,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和咱們小時候方便麵裡面的卡片差不多,還記得當時我們也是為了能多攢幾張卡片,吃了好多的方便麵。不過,偷錢這事兒倒是沒有做過。

很多人都說,這個孩子不懂事兒,怎麼能偷錢做這種事情?還有的人說,就為了幾張破卡片根本不至於。這件事情絕對不僅僅是幾張卡片的問題,更重要的反應的是孩子對於慾望的態度。

02 對待慾望最低級的方式是放縱,最高級的方式則是控制

很多人都期待著自己可以實現慾望,覺得這樣內心就會獲得滿足感。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

慾望會水漲船高,永無盡頭。

就像小時候,吃一根冰棍,我們都會覺得很開心,但是,慢慢地長大了,我們可以自己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時,卻幾乎不會有人覺得吃一根一塊錢的冰棍有多幸福,就算是吃哈根達斯都覺得其實沒有什麼意思了。

我們開始追求買房買車,慢慢地我們又會追求豪車豪宅,對於我們來說,慾望永遠都沒有盡頭。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在經濟學領域有一個“棘輪效應”,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當我們一再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最後帶來的後果未必是孩子感到知足,而是更加地不知足,奢求更多更好的東西。到那個時候,如果父母滿足不了,那就會成為一個難以處理的大麻煩。

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懂得適可而止,這既能幫助孩子控制慾望,也可以讓孩子明白世界上的很多東西,不是你想要就應該是屬於你的。

更何況,對待慾望最低級的方式是放縱,最高級的方式則是控制。就像是著名鋼琴家朗朗,現在的他可以隨意實現自己的很多欲望,但是能夠達到今天這樣的狀態,不是因為父母一再地滿足他,而是要求他先要做到自己努力,直到有一天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滿足自己的慾望。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問朗朗,

“我彈一個半小時就煩得不得了,你怎麼彈八九個小時都不膩呢?”

郎朗這樣回答說:

“我剛開始練琴時也跟你一樣,練不了多一會就煩了。其實任何興趣都一樣,如果你把這個興趣變成工作,都會遭遇一個厭倦期,但把這個厭倦期度過去就好了,度過去你就會更加熱愛這個事情。以前我厭倦鋼琴,是因為我彈的是技術,把曲譜看作一個個死的音符,所以覺得很枯燥。現在我喜歡彈鋼琴,是因為我彈的不僅是技術,也是文化、詩歌、心境,練琴的時候其實是在練心,所以覺得練琴也很有意思。”

而郎朗也因此十分感謝自己的父親,

“我很感謝我的父親,沒有他的逼迫,我就度過不了那個厭倦期,也就不會有現在這個我。”

作為父母不要打著“我愛你,所以我希望你輕鬆一下“的旗號來對待孩子,如果你現在不讓他努力,未來他也許連努力的機會就都沒有了。

除了讓孩子懂得自己努力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慾望嗎?

03 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控制慾望,迴歸理性呢?

控制慾望是很多人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可以早早地引導孩子正確地去看待物質,看待慾望,那麼孩子長大後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慾望,而不被慾望所拖累。

第一種辦法:教會孩子識別是自己需要的,什麼本來與自己無關。

之前,有這樣一則新聞引發很多人的憤怒。浙江一位母親每個月給孩子2000元作為省生活,結果孩子不僅不知道,還埋怨和質問母親,“一個月2000元,是想餓死我嗎?!同學生活費都是我的好幾倍,我是不是你親生的啊?”

2000元其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這些錢還不包括孩子的買鞋買衣服、旅遊購置電腦的支出,僅僅就是用來應付吃飯和日常花銷就可以了。

但是,孩子卻還是不滿足,“同學聚餐都在日料店,週末大家一起出去玩,總要喝杯咖啡吃個甜點吧……”

每個人都想過好生活,也都希望自己可以過上偶像劇裡那樣的生活,喝咖啡下午茶,但是,慾望只有在與生活水平符合的時候,也不會成為累贅。更何況,當你的慾望還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上的時候,那就真的是害人害己了。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想要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慾望,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孩子思考清楚,什麼是自己需要,而什麼即便是想要,但是卻不是對自己有意義和價值的。

日本有一本叫做《斷舍離》的書,作者在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買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你需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看見自己的需求。

第二種方法:利用角色效應,讓孩子真正成為家裡的“一份子”

很多時候,孩子控制不追自己的慾望,是因為在他心裡只有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與自己無關。所以,孩子就想方設法去實現自己的目的,這也是為什麼, 每當父母看到孩子只做自己的事情,而不管父母想法的時候,總是說“你怎麼那麼自私呢?從來都只想著自己,不想想我們有多辛苦呢?”

其實,這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也反應了父母的問題。生活中,父母總是習慣一手包辦,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參與,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兒,可是,如此下去,等到孩子真的懂事兒的時候,他也就是隻懂“自己”的事兒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角色效應”,意思是說,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而角色不同就會引發個體產生不同的心理或行為變化。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在家庭中承擔一定的角色,比如,家裡接下來的一些安排,可以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又或者一些傢俱的擺放等等可以讓孩子來做主。激發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意識”,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家裡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

此時,孩子就不會僅僅只關注自己的期待,會對所有的事情進行權衡,從而做出決定。

第三種方法:不要用物質綁架孩子,要幫助孩子樹立精神上的目標

“寶貝,你長大之後會給媽媽買大房子嗎?”

“你看別人家房子那麼大,等你以後也得買個更大的房子啊!”

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父母會對孩子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母無形中是在教會孩子攀比,“誰比我住的房子大”“誰家比我有錢”。

很多父母在孩子開口要名牌鞋、ipad的時候,都會覺得孩子為了攀比要這些東西難以接受,但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卻是孩子是如何物質化的,是跟誰學會的。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想要讓孩子不被慾望所控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不要將人生所有的目標都侷限在物質上。

對孩子來說,最可怕的不是一時的物質上的貧窮,可怕的是陷入窮人的思維。他們會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放棄自己的長遠發展。就像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孩子,當他們為了幾個盲盒不惜去偷錢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導,孩子失去的對道德、法律的意識遠遠比幾個盲盒重要得多。

孩子玩手機,媽媽失控發狂:控制不了慾望的孩子,也控制不了人生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孩子建立精神世界的引導,比如別人家孩子掌握了什麼知識,或者是看了什麼書,而絕不僅僅是用物質來刺激孩子,這樣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以為物質是媒介,是結果,而忘記了其實物質只是我努力過後的附屬品。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父母產生深刻的影響,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好父母呢?歡迎大家關注@陸北老師,我將陪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