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如何解釋,給我們什麼啟示?

聖哲同學


這一章講的是民眾的生存問題和統治者的治理問題,中心思想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當然,這不僅僅是在“愚民”,也在“愚統治者”。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一章:一是這一章和前一章的關係,二是莊子對老子這一部分思想的解釋。

一、七十五章的“賢於貴生”其實是對上一章“民不畏死”的解釋

在第七十四章中,老子拋出了一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問題。統治者掌握生殺大權,但是老子認為“殺”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理。老子大概是這樣認為的:如果殺一能達到儆百的效果,那麼現在為什麼還這麼多人犯罪?如果殺一不能達到儆百的效果,那麼要把全天下的人殺光嘍?

第七十五章,其實就是對“民不畏死”問題的解釋。民眾為何不懼怕死亡、刑罰?因為大家被剝削得太厲害了,活著本來就覺得沒多大意思了。民眾為什麼會被剝削?因為統治者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老子是想通過上層影響下層,統治者先不要把自己當回事兒,用無為的方式治理民眾。衣食無憂的民眾們自然安居樂業,不會沒事生事。因此,小新認為這不僅僅是在“愚民”,也在“愚統治者”。

二、莊子對老子治理思想的解釋

為了驗證是否曲解了老子的思想,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莊子對老子思想的解讀。畢竟莊子是最理解老子的人,如果他也理解錯了,那麼我們也只能將錯就錯了。

《莊子》內篇中的《應帝王》,外篇中的《胠篋》、《馬蹄》等都是對老子治理思想的解讀。《胠篋》篇的言語最為直接,篇首開宗明義地指出: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這一篇的中心思想是:斷絕聖人摒棄智慧,大盜就能中止。棄擲玉器毀壞珠寶,小的盜賊就會消失;焚燒符記破毀璽印,百姓就會樸實渾厚……不難看出,核心還是在於“愚民”和“愚統治者”。

因為很多人認為外篇並不是莊子本人的作品,我們就再看看內篇《應帝王》。

《應帝王》分為七部分,包含“齧缺問王倪”、“肩吾見狂接輿”、“天根問無名人”、“陽子居見老聃”、“列子鹹季與壺子”、“混沌之帝”六個寓言故事,還包括少許議論: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通篇看來,《應帝王》主張絕聖棄智,反對一切制度,最好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嗯,這是對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文學之新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國君統治天下,如果開人生人殺之門,那麼統治者就會認為自己就是百姓之天,而滅真正的百姓之天。這樣以來,他就會以暴力機器,通過讓百姓畏懼死亡,來控制百姓。控制了百姓之後呢,則是百姓為自己的私產,想怎麼掠奪就怎麼掠奪。本章就是闡述如果以人之道治國,統治者以己為天,則天下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老子認為,真正的聖王,必先有此天德,才可以成為天子,所以要得內聖才能外王。

而反過來,無德之人治天下,則是生而有之,為而恃之,長而宰之。百姓為什麼會吃不飽呢,天下為什麼會鬧饑荒呢,因為國君要求的稅賦太重。所以才會天下不足。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天下百姓,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統治者,把自己當成了天,代天生殺,代天施為。以人代天,就會以一己之斷制天下,以一己之智謀天下。

而天下萬物的生死變化,都是無窮無盡的。以人有限的智慧去應對這些無窮的變化和事物,就會捉襟見肘,根本無以應對。於是就會出現,越治越亂,越亂越忙,越忙越亂,這樣的惡性循環。越是這樣,統治者就需要越多的財力物力來支撐自己的統治。

而百姓的財力物力,都在這樣勞民傷財的事情上,消耗殆盡。統治者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治理,百姓也就會跟著像無頭蒼蠅一樣的混亂。所以,統治者以人道治國,越有為,天下就會越亂。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天下越來越亂,稅賦勞役越來越重,百姓的財物越來越消耗殆盡,人們越來越貧窮。人們越來越窮,就會越來越不怕死。於是,國君以暴力機器來威懾百姓的統治手段,威懾力失去效力,國家機器,也就會搖搖欲墜。

孟子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無所不為,不怕觸犯刑法嗎,當然怕了。但如果是個一無所有的人,反而覺得,橫豎都活的艱難,不如鋌而走險。

天下為什麼會弄到這樣的地步呢,因為統治者,迷信他很多治國之智,可以增益於天下。越折騰,勞民傷財就越嚴重,天下就會越貧窮不足。

求生之厚,不僅是指狹義的生活水平奢侈,更主要的是指,以人代天,以人助天,迷信人比天更善於造化天下。

統治者開人之天,百姓也跟著開人之天。以人之有為益生,實則害生。有為則益生,益生則輕死。無為則貴生,貴生則重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本章從物質生活,社會秩序,生死輕重,等三方面,闡述了國君以人代天,以智治國,會造成社會貧困,國家昏亂,人們輕死而重利,無所不為的後果。

這樣的社會,就是亂世的樣板。要怎樣才能避免出現這樣天下大亂的局面呢?

老子認為,統治者,不代天有,不代天宰,不代天殺,不代天生,任百姓憑天運而自然的生活作息,他們就會自足自富,百姓人人都富裕了,整個國家也就富裕了。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社會秩序,自然就會安寧。

人們的生活,都過的很幸福安康,他們自然就會貴生重死,不妄為作亂。所謂貴生,貴天生,所謂重死,重天殺。生死在天,而不在人;富貴由己,而不由人。

求生者以人敝天,貴生者通天達生。敝於天者,天刑之。貴生者,天寶之。天刑之民,不得其生,亦不得其死。天寶之民,窮理盡性,達於天命。






周易建築環境策劃


回答,《道德經》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這一章是寫給上層統治者的,老子認為,老百姓的貧困,不勤勞,不是天災,而是統治者橫徵暴斂追成的。所謂老百姓難治,是統治者違反自然、違背道德的亂為、妄為造成的,生和死對老百姓都一樣了,甚至生不如死,他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統治者如果不從老百姓的生活考慮,便沒有資格讓老百姓為你的生活考慮,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這就是統治者必須遵守的“德”。

在這一章裡,老子深刻揭示了勞動人民與封建統治者的矛盾實質。也貫穿了他的“無為”思想,


徐光59


《道德經》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老子從幾個維度來觀察社會矛盾衝突:統治者(上)與民眾(民)。

一是“民飢”與“官稅”。二是“強權”(即:有為)與民治。三是“民死”與“官生”。講出了血淋淋的不可調和的利益對立。

二為“原因”,一為“手段”,三為“結果”。

商鞅《商君書》之《弱民》:"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也就是說,民與國,兩者是“零和遊戲”。不可能民與國都強。要麼你強我弱,要麼你弱我強。當然有一層沒說,民憤起而國完蛋。

劉邦得天下及後面的“文景之治”,都是以“道家思想”治國,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使國力迅速增強。

*

縱觀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民眾與權力的鬥爭史。人類文明的共同敵人,是不受制約的權力。

以下省略一萬字。



urna風之度0


【原文】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原文釋義】老百姓普遍出現了生活很困難的情況下,是由於統治階級對百姓索取壓榨的太厲害,負擔過重,導致難以維持生計了。百姓不服從管理,是由於統治階級喜歡因個人慾望,從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推行不合時宜的政策,故而老百姓才不服從管理。老百姓對生活以及生命都失去信心,是由於被壓迫到了極限,喪失了生的勇氣,故而感到生不如死。因此,先付出的統治階級比那些沒有付出就想得到的統治階級要高明的多。

第75章給我們的啟示是:“老子”用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講出了一個治理百姓的“大道”,對待百姓,要給活路,要給希望,有了希望,百姓就會服從管理,遵紀守法,做個好公民,否則,只能以死相拼,禍亂不斷。

這個道理給我們生活中的為人處世的啟示是:先舍後得,先有付出而後才有收穫。

很多時候,人都喜歡有利於自己的事,遇到不利於自己的事時,從不想想自己付出過沒有,五千年的人類發展史告訴我們,懂得先付出,後收穫的人,才是能幹成大事的人。

朋友之間同樣如此,先付出後才能收穫友誼。夫妻之間同樣,彼此只有不求回報的付出,才能獲得對方無私的關愛。

總之,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先舍後得,才能成就事業。


北行


老子在道德經第七十五章講: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

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解釋如下:

百姓衣食無保,民不聊生,是因為統治者稅收太多,君主背道失德,縱慾享樂,民無以生,故鬧饑荒。

百姓之為什麼難治理,是因為君主行有為而治,政令太多,太繁亂了,人民無所適從,上貪慾私心,下則民心偽詐,所以民難治理。

有的人冒死去觸犯法律,是為了追求過份生活享受,因貪利而輕死。

所以,唯獨那些追求自然無為養生的人,財祿不幹於意,名利不害於身,君主不得臣之,候王不得使之,超然物外,不為世累,強於那些養尊處優求生之厚的貴生之人。

老子在這章中講治身,治國都應該以自然無為為上。

稅收多而民飢,則失民。百姓不足,君何以足?百姓不能生存,必然反抗,對君王不利,上有為,本以求治,事生擾民,民反而難治。

因求生之厚而輕死,則反害生。

夫唯無以生為者,不刻意保養生命的人就是那些自然無為的養生之人。

那些刻意養生的人就是那些貴生之人。

用無為治身者,抱道守德,守一不二。

用有為治身者,養尊處優,刻意愛惜生命,大吃補品,反而減壽。


逍遙谷逍遙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它對當時社會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在這裡進行了原因分析,並提出了對策。他總結了三點:

第一,民為什麼會飢?

老子講認為,是稅賦太重,即“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在科學技術落後的農耕時代,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飯,糧食的產量非常有限,同時,所有的財產性收入都是靠賣一點糧食,如果稅賦重了,基本上沒有生存空間。所以孔子當年曾經感嘆,“苛政猛於虎”。

第二,民為什麼難治?

老子認為,百姓的苦處和無奈太多了,使民無時,馭民無度,朝令夕改,百姓苦於奔命,這是道家一貫所反對的“有為”。即“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第三,民為什麼不重視生死?

老子認為,就是大家活得太難了,人生不能重來,如果有一線生機,沒有人願意選擇這條道路,只有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才不得不作出這樣的選擇。所以老子講:“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這句話老子已經不只講過一次了。

老子最後講“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無以生為”,即一種非常淡定的生活狀態和生命狀態,自然地來,自然地去,生得不糾結,死得不憤懣,實際上是指一個社會的生存狀態,達到這種狀態的社會就是一種大治,每一個人都生活的都很寧靜。

“貴生”,即以生為貴,這說明活著一件很困難的事,能生存下來的人才為貴,有句話講得好,“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老子認為,何謂好社會?就是人只要正常工作,就能夠過上衣食無憂而有尊嚴的生活,我們就不容易走極端,整個自然能夠真正做到長治久安。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我是清泉,歡迎您的點贊、關注、評論,期待與您一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李清泉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想解讀《道德經》75章,得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社會背景。那個時代是多國混戰的時代。

長年的戰事不斷,除了徵兵,徵糧,田園荒蕪,社會民心凋敝。人民無心種田,可人還得吃飯。百姓怨聲載道的。

說百姓難治理,社會難治理,是因為統治者管理混亂,政令煩苛,強作妄為造成的。

百姓都沒有飯吃,管理者還要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不體恤民意,百姓苦不堪言,真是沒法活了才輕易犯死。

只有不以求生為物,不以奢侈為物的人,才是老子所希望的統治者。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天山雪蓮開滿山


《道德經》通行本第七十五章的內容,給我們的啟示有二。一是無為以養生,長生。二是無為以治國,國興。

本章的重點,是講養生之道。帛書本與通行本,字不同。先問,人為什麼會飢餓?指所有人,飢餓的原因,是體內營路不通所致。不是稅多了,而是(足兌)多了。胖人,最易飢餓,就是上達大腦的營路阻塞住了。是大腦飢餓,不是胃腸飢餓。因此,善於養生的人,不是講究吃得多麼好,住得多麼好,穿得多麼好,而是注重打通通向大腦的營氣通路。這樣做,就是最善於養生的人。有的人,為什麼輕易就死掉了呢?是因為養生太厚重了。越是注重養生,吃得好,喝得好,死得越快。


蘭州易道王


通行本《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在帛書《老子》版本是編排為第七十七章。

這一章的經文是: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為也,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

這一章是從政治民生的角度來揭示天地自然的大道理的。

這一章可以分為兩段,前面排比句為一段,後面“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這一句為一段。

前面一段分析了社會不安定,人民生活困難,甚至是民不聊生的原因。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行文嚴整,優雅而不失氣勢,文采斐然。大意可以翻譯為:

老百姓之所以糧食不充足、受到飢餓,是因為(君主)對他們徵收的賦稅數量太多了,那樣就造成(他們)會遭受飢餓;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為他們的君主有實行一些政治措施(錯誤的、不利民生的),那樣就造成(他們)不能夠安居樂業;老百姓之所以把丟掉性命看作等閒之事,是因為他們為了生活各方面都得到優待,那樣就會連丟掉性命都看作等閒之事。

這一段的文意是在談論政治民生問題,分析社會、君主、老百姓之間的聯繫。君主所施行的政治措施對社會狀況和老百姓的生活、心態的影響。這一段的文義沒有多大障礙,後人的解讀基本上沒有分歧。

然而從解讀《道德經》的角度必須始終明確,老子寫下《道德經》是要把天地自然的大道理解說出來、傳承下去。所有談到的人和事,社會、政治、民生、軍事等等現象,都必須置身於天地自然之中來考慮的。就是說《道德經》是從自然屬性的角度來分析萬事萬物的,裡面所有對現象、存在和事件的分析,都是服務於解說清楚天地自然的大道理這個主旨的。所以這一章對政治民生這個事件的分析中,也蘊涵著天地自然的大道理,也一樣能夠給人們帶來啟迪。

《道德經》既然是在解說天地自然的大道理,是闡明宇宙萬物的普遍性規律的。那麼他談政治民生,就不是存心寫給老百姓看或者寫給統治者看的。既然這樣的事件也蘊涵著天地自然的大道理,那麼就是什麼人看什麼人受益的。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得到啟迪,使自己的道德修養、為人處世能夠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就是最大的受益。

這一章蘊涵的道理、給人的啟迪就在後面一句,也就是第二段總結、點明出來了。

這一句經文大意是說:

只是不能拿生命(作為代價)去做(那些想要達到什麼訴求的事),所以(作為一個人,應該)崇尚於把生命看得最為寶貴。

這裡點明瞭道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理念——仙道貴生。

“生”是生生不息之“氣”,是太極陰陽的運轉,是化生、養育天地萬物的自然源動力。在這裡只是指人身、性命。

生命是一個過程,是輪迴中的一段軌跡。人能夠平靜地生活著就是最難得的幸運。生命的存在是修悟大道的前提。生命不能安穩地存在就是因為沒有順應天地自然的道理,就是“失道”。所以這一句是揭示出第一段所陳述的政治民生事例應該得到的啟迪。

因為這個事件中還蘊涵著另外一個道理,就是“盜化不能失宜,索取不可過度”。

《黃帝陰符經》裡面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這幾句話意思是說,天道的運轉生髮出了萬物,然而也會使萬物消亡。這是天地2019/12/172019/12/17自然的規律。天、地、人和萬物之間是互相消耗、索取的,這現象稱為“三盜”。三盜要適度,天地人三才能夠相安無事,萬物才能夠平衡。

所以在這一章所討論的政治民生事件中,所顯示的就是“三盜”失度的現象。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失去平衡,不能夠維持相安無事的平衡狀態。那樣發展下去就是出現威脅到生命的事情,那麼就會違背仙道貴生的理念。所以後面就總結了一句,強調生命的寶貴,提示怎樣做才符合仙道貴生的理念。

所以這一章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就會得到啟示,不能向老百姓索取過度,否則就會造成社會不安定,人民動亂,統治不鞏固。但是不一定是提示統治者對老百姓施行“仁政”。

老子道家學說是探究天地自然的規律的,是把人和社會當作大自然系統的要素看待的。他的觀點認為:人的作為、社會的發展是必須以順應自然為前提的。就是上面經文的“三盜既宜,三才既安”。不可能弄到“不宜”和“不安”,那樣會使天地自然的運轉失去平衡。所以老子道家學說“仁政”的概念和孔子儒家學說的“仁政”還有差異。道家是以順應自然為主要涵義的。能夠“天人相應,順其自然”就是仁政,能夠做到“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就是仁政。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就會明白無論做什麼事,為了什麼訴求,都要以人身、性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為了什麼目的都不能不顧生命危險。雖然是提示人們安分守己,但是能夠悟懂“仙道貴生”是最好的。

所以說《道德經》闡述的是天地自然的大道理,什麼人看了、悟了都會受到啟迪,都會有所得益。

有些道理看起來簡單,好像沒有什麼高明之處,好像人人都懂得。其實看起來沒什麼,做起來有時是很難做到的,這才是“道”的玄妙難明之處。

綜上所述,《道德經》第七十五章是從政治民生事件為例闡述天地自然的道理。啟迪人們在天地人和萬物之間的消耗、索取都須要適度,不能失去平衡。還啟迪人們無論是做什麼事、抱著什麼目的行為都要避免生命出現危險。時刻都要保持有一個“生命最寶貴”的理念。才不會違背天人相應的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