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廿二)程頤

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

程頤,1033-1107。程顥的弟弟,並稱“二程”。

中國哲學簡史(廿二)程頤

一、敬

程頤說: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因為缺乏科學的工具,格物致知實在是太難了。於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放棄了自然科學的研究,走上了涵養人文的道路。

程頤說,學習理學,必須懂得”敬“,要不然掌握不了理學的真諦。如何運用呢?程頤認為大多數人是無法一心二用的,用於一事則他事不能入。所謂的“敬”,說的就是“主一”,先入之事為主,心無旁騖是一。

敬說的是“主一”,主一,既不在東,也不再西,而只是中。既不在此,也不在彼,只是在內。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自然天理名。敬以直內,直內是本。

嚴威儼恪不是“敬之道”,但是致敬,要從此入。因此學者須用恭敬,但是不可令據迫,據迫則難以持久。

中國哲學簡史(廿二)程頤

二、致知

理學之所以沒有“格”出自然科學來,主要是因為“理”本身是客觀唯心主義,但是到了“行知”問題上,收到了了佛教思想的影響,陷入主觀唯心主義的陷阱。理學的認識論,是先驗的。

程頤說,就好比是行路,知識就是前面照路的等。知識,在行為之前。這裡面還有孟子良知、良能的思想,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就會做。這種學問,用來修身尚可,但是用來研究自然科學是萬萬行不通的。科學需要經驗作為基礎,需要觀察數據,需要數學計算。小程子說,我的學問啥也不需要,只要用拿著敬心,來感悟就可以了。

中國哲學簡史(廿二)程頤

三、真知

知識有很多種,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理學意義上的“真知”。小程子引用曾子的話,來總結出自己驗證真知的標準,在於“心安”。程頤認為,人如果掌握了真知,便能“如此而安”,如果不能“安”,那是因為沒有看到“實理”。理學的真知,是要靠心來“自別”的。如果耳聞道,而心無法印證,那肯定不是真知。

理學雖然在世界觀上面,確立了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天理”。但是在認識論上,卻認為一切“真知”,都需要“得之於心”來驗證。也就是說,他檢驗知識的標準是主觀的,是缺乏客觀依據的。由此理學雖盛,技術雖繁,終不可能形成科學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