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帶著“小朋友”們打贏了這場荊門保衛戰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標 我 們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在“大叔”您的帶領下,我們這群“小朋友”不辱使命,不辜負“大叔”您的期望,啃下了一塊塊硬骨頭,成功打贏了這場戰役,圓滿完成任務。不負邵醫,不負荊門,不負浙江!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3月28日,作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重症)醫療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援荊團隊在湖北歷經45天和病魔的“廝殺”後,回家了。當天,他們乘坐大巴前往湖州德清隔離休養。昨天,本來準備“要好好睡上一覺”的劉利民又起了個大早。一開門,便意外收到“小朋友”情深意濃的回信,看著34個熟悉的名字,他感慨萬分。

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隊長,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利民激動地說,經歷這場戰役,帶去的“小朋友”都長大了,他們表現非常出色,圓滿完成任務。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小朋友”寫給“大叔”劉利民的信

40多天的並肩作戰,身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醫療隊領隊,劉利民帶著邵醫“小朋友”們披“荊”斬“疾”,擔下重責,完成重任。

在馳援荊門的日日夜夜,劉利民是團隊的“定盤星”、“壓艙石”,帶領“小朋友”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創造了生命奇蹟,也彰顯了浙江精神與邵醫風采。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帶給“小朋友”信心和力量

暖心“大叔”掛帥親征

“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選擇,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深入疫情一線。”

回望45天的點滴,劉利民神情堅定。

2月10日,醫院接到緊急通知,省裡決定由邵逸夫醫院“單獨組建重症救治團隊”作為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重症)醫療隊馳援荊門。接到重任後,院長蔡秀軍迅速與院領導班子商討組隊事宜,

用不到24小時迅速組建了一支涉及多個學科共35位優秀骨幹力量的專家團隊,最終確定由主動請纓的劉利民書記“掛帥”親征。

“醫療隊名單出來後,我發現很多是90後的小朋友,比我女兒的年齡還小。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們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我想我能帶給他們力量和信心。”

當時,劉利民隨手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寫了下來。出發前送給了隊員們:“這麼多的小朋友‘逆行’抗疫第一線,‘大叔’我有一萬個理由陪著你們。我們一起努力完成任務,安全回家!加油隊員!加油荊門!加油中國!”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這封感動無數“小朋友”的信,在出徵前,就將溫暖和力量深深刻在隊員內心深處,讓他們堅信,在“大叔”的帶領下,大家一定可以化艱難為動力,共同打贏這場戰役。

“我將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堅決完成任務”,2月12日清晨,劉利民帶領“小朋友”擲地有聲的宣誓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小城荊門,春暖花開。在他們迎接勝利的時刻,“小朋友”將這份共同抗疫的濃郁情感成文,寫下了開頭的這封回信,並在回杭隔離期間送給了“大叔”。

不到24小時建起ICU

提出“三集中收治”原則

帶領“小朋友”勇啃“硬骨頭”

劉利民帶領團隊抵達荊門時所面臨的,是極為複雜嚴峻的疫情局面:高居不下的病亡率,沒有一個ICU病房收治新冠危重症病人。

作為浙江省對口支援湖北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劉利民依據荊門嚴峻形勢全盤考慮,迅速確定了醫療隊的三個目標:降低發病率、控制病死率;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浙江隊”;全員“零感染”平安回家。

抵達荊門後,劉利民馬不停蹄組織專家制訂方案,調研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親自督導病房改建工作,與院方認真細緻溝通,幫助醫療隊改造解決保障問題,從效率和質量上嚴格把關。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在劉利民的決心和魄力下,醫療隊發揚“啃硬骨頭”的精神,與當地醫務工作者勠力同心,與政府部門默契配合,硬是在不到24小時內改造出一個符合院感要求的ICU病房,配備了23張床位,並在一週內完成荊門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收治。

對荊門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劉利民有著全盤的考量,他提出一個很好的比喻:足球賽。當地政府和疾控中心是前鋒隊員,為的是降低發病率,關閉發病“水龍頭”。當地醫療隊是中場和後衛隊員,他們要做好防守,減少點球,也就是減少輕症病人轉為重症。浙江醫療隊如門將,集中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守門是其職責。

“這場戰疫要贏得勝利,必須三線齊心。”基於這番考慮,劉利民向當地政府建議,“最難啃的骨頭”留給我們,即荊門市所有危重症病人集中到新冠ICU,由浙江隊進行統一治療。

當發現當地新冠死亡病例中有近30%血透病人後,劉利民及時與湖北省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繫,建議儘快建立新冠肺炎血透中心,進一步確定集中收治危重症病人、集中收治尿毒症患者、集中收治市區確診患者“三集中收治”原則。

“當地政府非常給力,聯繫廠家、安裝設備,迅速在荊門一醫建立了血透中心。這些患者集中收治後,再沒有出現同類病人病亡案例,提高了新冠肺炎的救治率。”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3月24日,荊門一醫新冠ICU休艙,劉利民在這個奮鬥了40多天的地方合影留念。

“你們是最棒的!”披“荊”斬“疾” 完成使命

這場“荊門保衛戰”取得的階段性勝利,是“大叔”帶領每一位“小朋友”用汗水、淚水換來的。

精準定位、把牢方向,在理順工作架構和思路後,劉利民帶領醫療隊創造了一個個與時間、病魔搶奪生命的“邵醫速度”。

在邵逸夫醫院援荊醫療隊、其他支援湖北醫療隊以及當地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許多患者由重症、危重症轉為輕症。

但前期工作的艱難與壓力也如影隨形。“小朋友“都清晰地記得2月21日,由於轉入ICU內的患者病程長、極為危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病亡案例。醫療隊整體氣氛壓抑,隊員情緒沮喪,壓力巨大!

感受到“小朋友”情緒低落,“大叔”劉利民緊急召開全體隊員會議:“你們只管盡全力去做,有什麼我來扛著,你們不要有心理壓力!

在整個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的過程中,護理小組承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理的壓力。“大叔”劉利民分享自己曾參與1988年8月8日颱風海上救援,直面風險時的無畏與事後後怕的心路歷程,鼓勵“小朋友”調整心態。

身為醫療隊隊長,他把對醫療隊隊員的關愛和保護,融入點點滴滴的細節裡,努力做好醫療隊的領頭人與大管家。他總說:“我能在團隊中起到一點作用,就不虛此行!希望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回家。”

為了在荊門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浙江隊”,劉利民提出,邵逸夫醫院支援荊門的醫療隊隊員與當地約120名醫護混合排班,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傳幫帶”作用,相互學習、不斷磨合進步。

3月26日,在結束“休艙”後的階段性勝利時刻,“小朋友”們終於有時間展示他們活力的一面,拍攝了全家福。

“你們是最棒的!”這是“大叔”對“小朋友”最直白的評價。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荊門醫療隊

不忘初心 衝鋒在前是“小朋友”前行的引路人

對生命的敬畏,一直刻在身為醫者的劉利民內心深處。還記得,兩年前的杭州市人大會議上,一位記者突然暈厥倒地,劉利民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用心肺復甦(CPR)救下了他的生命。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身為浙江省三甲綜合醫院的黨委書記,他又一次毫不猶豫、衝鋒陷陣。在疫區,他是“引路人”,為醫療隊帶來強大精神動力和引導力。在抗疫一線,邵逸夫醫院的黨員們勇挑重擔、頑強作戰,非黨員“火線”提交入黨申請。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的一線,高高飄揚。

劉利民和他帶領的援荊門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黨員,還向荊門市紅十字會自發捐款9050.5元,全部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而剛到一線沒幾天就痛風發作的劉利民,依然堅持到醫院瞭解工作情況,組織協調會議為醫療隊解決保障問題等,疼痛難耐就依靠鎮痛藥控制,經常看到他拄著一副柺杖參加會議。

這次出行,劉利民牽掛的人除了這些“小朋友”,還有90歲高齡的母親。

在家裡,劉利民是個“孝子”,母親住在杭州家中時,儘管醫院事務繁忙,但他每天中午都要趕回家為母親做飯。此次馳援荊門,劉利民特意囑咐家中姐妹,不要將他奔赴荊門的消息告知母親,並且拔掉了家中網線,以免老人通過新聞知道他的消息,怕年事已高,且正患感冒、腳痛風的母親過分擔心。

後來,老人家還是知道了兒子去前線的消息,但她很堅強,只是每天上午雷打不動準時打個電話問候遠在荊門的兒子和他帶出去的“小朋友”,叮囑他注意身體,不要太累。

披“荆”斩“疾”完成使命!暖心“大叔”带着“小朋友”们打赢了这场荆门保卫战

劉利民是千千萬萬抗疫一線戰士的縮影,用一腔熱血與疫情戰鬥,用責任與奉獻守護著他人的團圓與安寧。

在離開荊門的當天,荊門百姓紛紛上街,夾道相送“英雄”歸家。看著窗外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劉利民熱淚盈眶,“荊門百姓自發走到街頭歡送我們,我想我們的工作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我們這一趟沒有白來,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