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回顧:曾護理過這樣一位患者:患者3年前開始大便難解,上腹部及腰部不適,

偶牽扯感,偶有螞蟻咬感,有氣體在遊走,伴有緊繃感,不適感勞累後更明顯,身體前屈及平躺時氣體遊走感重,走動後稍有好轉。多次在消化內科住院,行胃腸鏡提示“結腸炎息肉、慢性淺表性胃炎”,予對症處理後症狀未見明顯好轉,仍有上腹部及腰部有氣體遊走、緊繃感。後就診精神科,診斷“軀體形式障礙”,經系統治療後痊癒出院。

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許會碰過這樣的人:老是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例如胃痛、螞蟻咬感、肢體麻木,就此問題就診各大醫院,甚至住院治療,但是一系列的檢查結果出來顯示無任何軀體問題。但是自己不相信這個結果,因為自己感覺病還沒治好,因此,伴著焦慮的情緒再次就診於各種科室,對身體、精神產生了極大的折磨。關鍵這個疾病不僅對患者本人產生極大的痛苦,也對患者的家人、親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家人不知道患者得了什麼病,多次住院治療檢查後沒事,本該結束了。但是,還是要再次帶患者多次就診其他科室,直至患者本人認為所患的疾病得到了肯定的診斷和治療。也許,患者就攤上了“軀體形式障礙”了。

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何謂軀體形式障礙?根據DSM-IV和ICD-10的定義,軀體形式障礙(SD)是以長期的多種軀體症狀為特徵,而不能被病理學所解釋,患者無視醫學檢查的陰性結果,不接受專業醫師關於其症狀並無軀體病變基礎,甚至反覆住院檢查並無軀體疾病,仍然對其患有軀體疾病深信不疑。

軀體形式障礙的主要表現為:

1.軀體化障礙。常見的症狀是胃腸道(疼痛、呃逆、反酸、嘔吐、噁心等);異常的皮膚感覺,性及月經方面的主訴也常見

2.疑病症。

3.軀體形式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4.軀體形式的疼痛障礙。

另外,有研究顯示,多數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鬱、和焦慮症狀。疼痛、疲勞、頭昏、失眠、心悸、呼吸困難是軀體形式障礙患者最常見的症狀。


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在護理這個個案中,除了藥物治療外,用到了暗示療法。在暗示治療前,首先予口服藥物治療,待口服藥物起效、焦慮情緒有所改善後再實施暗示治療。在暗示治療階段,首先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獲得配合,其次安排好多名醫護人員正在緊張忙碌,營造莊重嚴肅的氣氛,然後醫生及護士對患者講解“特效藥”,整個療程需要注射4次“特效藥”,隔日一次。當與患者講解“特效藥”時,讓患者對“特效藥”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其對此治療充滿希望及期待。當注射“特效藥”前,讓患者平躺於床上,讓其放鬆,然後抽取1ml生理鹽水對患者氣體最多部位進行皮下注射。一邊注射一邊詢問患者感受,並嚴肅地詢問患者:“有感覺嗎?有氣體的部位有感覺嗎?有感覺就證明開始就起效了。”得到患者回應後,結束注射。注射“特效藥”後,予酚酞片進行導瀉,並向其宣教:上午打的“特效針”,會慢慢起效,下午會明顯緩解。另外,打了“特效藥”後,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目的就是將體內的氣體排洩出來,不用過於擔心。經過幾次的暗示治療,患者稱身體上的氣體已經排走了,身體也沒有螞蟻咬感了。

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人,是一種很矛盾的生物。當精神緊張、壓力大的時候,感覺自己生病了;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卻又否認自己生病。總之一句話,健康是一切的前提,身體不適儘早就醫,祝大家身體健康,無病痛折磨!

科普:感覺身體疼痛、不舒服,多次檢查無異常?可能就是它在作怪


參考文獻: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Geneva: WHO; 199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DSM-IV).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劉哲寧.精神科護理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25-127.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8.

Lipow skizJ.Som atization:the exper ience and comm un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 somatic symptoms[J].Psychother Psychosom,1987,47(3-4):160-1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