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奪去了很多人鮮活的生命。

面對新冠疫情,國內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但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有傷痛,更是教會了我們很多。不由得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個人衛生、以及陋習。


1. 不要再瞎吃,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是來源於野生動物。”2月9日湖北省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強調:“野生動物應該待在野外,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如果嚴格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武漢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可能就不會發生。”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詩寶教授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2003年SARS疫情過後,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採取了一些改進措施,但力度顯然不夠,這也是新冠疫情再次爆發的一個原因。”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顧問孫全輝博士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也強調,病毒的傳播沒有合法貿易和非法交易之分,只要允許野生動物養殖活動,捕捉、運輸、利用過程中人跟野生動物就必須密切接觸,就會給原本依附在野生動物上的病毒創造跨界傳播的機會,給公共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而且最近,北京、廣西等全國多地都出臺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2. 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以前,很多人都覺得戴口罩不方便、彆扭,但這次疫情徹底的改變了很多人戴口罩的觀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曾講述了一個自己親歷故事:1989年我去日本留學,當時我對日本人有一個現象很不理解。就是動不動就帶上口罩,便利店裡也會賣各種口罩。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一個戴起口罩的日本同事,我說你幹嘛要戴口罩啊?

他說:“原因很簡單,我今天感冒了啊,我就要趕緊戴上口罩。得了感冒就有可能傳給別人,這是多麼不禮貌的行為啊,必須要戴口罩,咳嗽還要儘量小一點聲,見到別人說話時,也要先聲明一下自己感冒了,讓別人有個防備。每年很多老年人和重病體弱的人得了流感就會要命的。

所以,學會戴口罩、養成口罩健康文化,不僅僅是保護自己,更是保護他人!


3. 回家第一件事——洗手!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等多個渠道,但戴口罩這件事幾乎大家都能做到,但回家第一時間洗手這件事,很多人還並不知道,也不能做到。

1月28日,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佈會上舉例解釋——比如手不小心汙染到了病毒,然後手再去揉眼睛,或者觸碰身體的其他部位,就可能造成病毒侵入感染。建議大家,不僅要佩戴好口罩,還應勤洗手。

“不洗手就不要碰自己的臉,這點很關鍵。”這也是浙江141人醫療隊1月26日抵達武漢當天的第一堂培訓課。

此前,日本TBS電視臺做了一個測試:節目組在一個家庭成員的手上被噴了特殊熒光塗料,用來模擬把“病毒”帶回家。結果,2小時後一家7口6人被感染!


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而如果第一個帶病毒回家的人,從外面回來時能第一時間“洗手”,那全家都可以避免被“感染”!

其實早在新冠病毒爆發初期,很多防疫專家多次呼籲:“勤洗手有時候比戴口罩還重要”!


4. 學會使用公筷,保護自己和家人!

國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往往一雙筷子又進自己的嘴,又到菜盤中夾來夾去。不僅不衛生,還是很多傳染病的方式。

世衛組織統計數據表明,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髮病率前列。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一桌人用各自吮吸過的筷子在菜盤裡翻來戳去之時,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病毒的傳播。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近幾年,身邊被查出體內有幽門螺桿菌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這是一種容易引發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的細菌。這種病菌的一種主要感染方式,就是用餐時的唾液——這也是中國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辦公室常聚餐,6人有5人感染”的重要原因。


5. 如果吸菸,請立即戒菸!

2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新冠肺炎研究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在這份分析了超7萬病例(含確診和疑似等)、被稱為迄今最大規模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研究的報告中發現,男性似乎比女性更易“中招”。


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事實上,早在非典SARS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爆發時也出現過類似現象。

為何男性的感染率比女性更高呢?國內外許多研究注意到男性的一個習慣——吸菸!

最近,南卡羅萊納大學研究人員在學術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吸菸者肺組織中ACE2基因的表達水平明顯高於非吸菸者。而根據此前研究,ACE2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入侵受體。這意味著吸菸者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利用224例肺癌患者的未癌變的正常肺組織樣本,對其基因表達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出這一結論。


這場疫情教會了我們5件小事,每一件都關乎全家的生命健康!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說,在中國爆發的新冠病毒肺炎之所以會傳染給更多男性,吸菸或許是一個較合理的解釋。

新冠肺炎疫情終究有一天會過去,但留給我們的也不應只有慘痛的教訓,從中我們更應醒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是保衛我們的生命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