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在人生的舞臺上,你要演繹出怎樣的人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成祖朱棣的人生逆襲故事,

再決定怎麼演好人生這臺戲。


01 鳳陽之行

1376年,初春

一隊紅衣皂甲的軍士走在前往鳳陽的官道上,濛濛細雨,讓道路變得有些泥濘,道路兩旁的田野裡,長滿了齊人高的茅草,只有幾棵稀稀落落的樹木,長出了一點點嫩芽,彷彿在訴說著什麼。

這行隊伍的中間,幾輛鑲金邊的馬車在不急不緩地走著,不時傳來主人的聲音,馬車旁的騎士仿若未聽到一般,依然目不斜視。

“大哥,這次咱們奉父皇旨意到鳳陽來,你有何看法?”

“說是讓踏青吧,應該是讓咱們回去祭拜先祖吧”

問話的青年從馬車上探出頭來,盯著官道兩旁的雜草,若有所思。

“這裡是淮泗地區,不是一直是魚米之鄉嗎?這麼好的良田,怎麼都是荒草呢?”

“回稟燕王殿下,小人就是隔壁縣的,這都是韃子鬧的,他們說這裡適合放牧,所以就變成牧場了”

“那百姓呢?”

“年輕力壯的被抓去修黃河,大元朝廷賦稅太重,啥都要交錢,留下的因為交不起賦稅就跑了,末將當年就是全家跑到了南京才保住了一條命。”領頭的年長騎士接過話頭,眼睛裡閃著淚花。

燕王仔細回味著騎士的話,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這裡可是中原的腹地啊,百姓生活居然如此,好一個大元。

“再往北邊走,人更少,大將軍(徐達)剛攻下北平不久,那裡比這還不如。” 回話的騎士幾乎是帶著哭腔說完的。

看著這個虎背熊腰的北方大漢,朱棣心裡升起了一團火焰。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02 幸福時光

1389年深秋,北平京郊獵場

“等等我,我快追不上了”燕王妃氣喘吁吁地鞭策著戰馬,可是卻始終不能趕上前面的燕王。

“我射中了,雲兒,是一頭麋鹿”燕王揮了揮手裡的黃楊大弓,下馬朝自己的戰利品走去。

燕王妃走下戰馬,朝著燕王奔去,看到流血的麋鹿,高興地豎起拇指:“王爺神武。”

獵場上的風吹散了燕王妃的頭髮,在午後的陽光照射下,配上她上氣不接下氣的嬌喘,紅色的臉活像個熟透的蘋果,一時間看的朱棣呆了,不自覺地把自己心愛的人攬進懷裡。

心疼地說:“咱們跑地太快,他們一時間跟不上來,歇一會吧”

燕王妃很享受地躺在朱棣的肩膀上,感覺世界上再沒有這麼寬厚的肩膀給自己安全感,舒服地呢喃了一聲,“老大已經十一歲了,該找個好點的師傅教他了”

“是啊,明日就啟奏父皇,找個大儒教他。”燕王輕輕撫摸了下心愛的人臉龐,下意識地說:“雲兒,要是能一直這樣,多好啊”

聽到後面這句,“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燕王妃抬頭不解地問自己的愛人。

“父皇已經下旨,馬上要出征北元了,現在軍隊已經開始集結了,估計正月就要行動了,這次要我掛帥。”燕王緩緩而談,害怕打破這裡的寧靜。

燕王妃僅僅握著燕王的手,好長時間都沒有說一句話,“漠北苦寒,王爺記得多備些棉衣,我和兒子們等著你平安回來。”

朱棣重重地點了點頭,不自覺把懷裡的人抱著更緊了。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03 步步緊逼

1398年初秋,燕王府

燕王殿下,建文皇帝剛剛登基,正是主少國疑,以殿下之才,若提兵南下,大事可期”

“父皇命我永鎮北平,為大明邊防,我與皇帝乃叔侄,豈可做大逆之舉。”看著前面的黑袍僧人,不耐煩地揮揮手,十年了,每天都把造反掛嘴邊,自己不覺得累嗎?你是了無牽掛,我已經位極人臣,手掌十萬大軍,琴瑟和諧,子女滿堂,為何要造反?

1399年二月,慶壽寺

“燕王殿下,如今周王被流放,代王被圈禁,下一個就很有可能就是您了,您還打算坐以待斃嗎?”

“不會的,大明的北部並不平靜,北元未滅,皇帝不敢這時候動手,更何況,我們是叔侄。”

“燕王殿下糊塗啊,您功高震主,手握重兵,更何況諸王之中,您最年長,有您在,皇帝在南京能安睡嗎?叔侄又如何?”

“朝中已無大將,沒有我,如何安定北方?”

“殿下,應早做防範,即便無事,也該為家人考慮。”兩道精光從姚廣孝的三角眼中射出,直勾勾望著燕王,讓燕王感到身上冷颼颼的,就像正月的北風呼呼灌進來一樣。

燕王沉默良久,默然自言:“就依你言。”那一刻他的腦海裡回想起了那張絕美的容顏和他的三個兒子。

1399年四月,燕王府

“殿下,皇帝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北京市市長),任命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北平衛戍總司令),又令宋忠率兵三萬,鎮守山海關。”親信張玉的臉上寫滿了焦急。

燕王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收兵權,奪政權,還派兵看著,看來這個侄子是真準備動手了。

“下個月是大行皇帝忌日,讓三子同去吧。”燕王心中閃過無數的掙扎,或許皇帝真是懲戒不法,以子為質,皇帝應該相信我的忠誠吧。

“燕王”

“此事已定,勿復多言。”

1399年六月,燕王府

“三子都回來了,皇帝還是信任我的。”

“燕王殿下,您別糊塗了,皇帝已經將湘王、齊王和珉王拿下,您真的逃得了嗎?試問現下北平除了燕王府,您還能動得了一兵一卒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燕王早下決斷。”

“不會的,我遣子為質,皇帝不是一樣放回來了嗎?一個瘋了的燕王呢?皇帝還會放在眼裡嗎?”

“燕王啊!若事不可為,其他諸王尚可圈禁,可流放,可是您呢?皇帝會留您嗎?”姚廣孝已經無言以對。

從此北平城裡多了一個瘋子,鬧市街上多了一個口無遮攔的乞丐,到處搶食,燕王府多了一個不知冷暖的病人,盛夏季節穿著棉襖在火爐邊烤火,燕王妃的眼已經哭得紅腫。

“尊嚴算什麼,只要能活下去,能讓家人活下去,當瘋子又怎麼樣,皇帝沒有理由殺我。”瘋瘋癲癲的燕王眼裡閃過了一絲淚花。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1399-1402年的靖難之役-圖片來源網絡


04 靖難之役

1399年七月,燕王府臥室

“燕王殿下您別這樣了,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北平都指揮張信看著臥榻上的燕王,看著燕王繼續裝糊塗,聽不懂自己的話,張信實在忍無可忍。

“您別裝了,我身上有逮捕您的敕令,如果您有意的話,就不要瞞我了。”

聽到這句話的燕王,彷彿觸電一樣,嗖的一下從床上一躍而起,拿起那張敕令,看著當中一句“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率兵擒拿燕王及親屬,枷至應天云云”。

一剎那,燕王全身的力氣彷彿被抽乾一樣,好侄子啊,你還是動手了,十多年來的爬冰臥雪,戰陣廝殺都沒讓燕王感到恐懼,只有這一刻,他真的害怕了,自己的侄子真要殺自己,我已經瘋了,都不放過我,真是往絕路上逼。

燕王定了定神,對張信一拜“謝將軍今日之恩,日後定當厚報。”

“明日朱貴和張昺會帶兵前來,望燕王早做打算。”張信一拜而出

1399年7月,燕王府大廳

廳中滿滿的文臣武將都看著燕王,看著燕王。

廳中正中兩具無頭屍身,讓整個大廳充滿了血腥味。

一身戎裝的燕王緩緩起身,站在位首,慷慨激昂道:“吾本太祖四子,受鎮北平,以衛大明,二十年來,不敢絲毫怠慢。”

“今新皇登基,朝無正臣,內有奸佞,遵太祖遺詔,興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傳繳天下,奉天靖難。”

橫豎都是死,哪怕九死一生,我都要活下去,不光為了我,也為了我的家人和這些親信部屬,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05 一將功成萬骨枯

1402年盛夏,應天府

巨大的火球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的死亡弧線,斑駁的城牆上沾滿了紅色的血液,空氣裡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整個天空都被籠罩在紅紅的烈火中,彷彿要吞噬這方天地,兵革交擊聲,人喊馬嘶聲不絕於耳,盛夏的應天府變成了人間地獄。

“這是我熟悉的應天府嗎?”燕王策馬矚目良久,充滿精光的眼眸凝望著地獄中的應天府,緩緩不語。

聽到軍陣之中大喊:“城破了,城破了。” 無數的人潮湧入燃燒的城池,一時間響起無數的嘶喊聲。

倏忽一夜,所有的聲音彷彿漸入平靜,燕王在親信的簇擁之下,策馬進入應天府。

坐在龍椅之上的燕王,用陰冷的目光看著下面報告的親信。

“稟告殿下,………”

親信突然感到一道目光自上而下看著自己,彷彿遁入千年冰窟一般,憑藉多年征戰的直覺,迅速改口:“陛下,方孝孺等………”那一刻,他感覺上面的燕王已經變了。

“父皇,即便你不把皇位傳給我,我也一樣坐在了這裡。”

那一天的應天府,人頭滾滾,秦淮河都變成了紅色。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06 孤獨的朱棣

“雲兒,不要離開朕,你一定要好起來,朕是天子,命令你好起來。”握著自己心愛人的雙手,朱棣像發了瘋一樣,淚流滿面。

曾記得,那年我掀開了你的紅蓋頭,只願與你天荒地老,白頭偕老。

曾記得,那年的北平城外,你第一次送我上戰場,眼神裡寫滿了濃濃的情思。

曾記得,在那戰火紛飛的日子裡,摸著你親手縫製的長生鎖,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在那尺寸之地。

雲兒,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一定做一個普通人,和你男耕女織,一起變老。

雲兒,今生今世,朱棣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和你同生,沒能和你同死,黃泉路上,沒能跟你一起,讓你一個人孤零零地走了。

雲兒,不要怪我,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先讓我多活一段時間,我一定去陪你。

一念之遠,一筆經年,寒更幾轉,圓月數剪,也曾念,山河遍歷共與君前,來年三生石上客,定於汝再續前緣。

1407年盛夏,朱棣通失皇后,三日齋戒,此後再不立後。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07漫漫遠征路

1410年,初春,居庸關古道

初春的北方,大地還籠罩著一層薄冰,然而一列長長的隊伍沿著居庸關的古道蜿蜒前行,無數旌旗飄展,紅衣皂甲的軍士推著沉重的武剛戰車,在稍顯泥濘的古道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車轍,整個隊伍沉默有序,彷彿看不到頭,也看不到尾。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朱棣策馬坡上,望著長長的遠征隊伍,口裡不停地輕語。

朱棣定了定神,望著春寒料峭的古道,不禁感傷,“雲兒,當年就是在這裡送我去北征,如今三年了,古道依舊,確是物是人非。”

“雲兒,你知道嗎?我們的兒子太柔弱,不善戰陣攻伐,還是替他打了吧,打出幾十年的和平,讓他的皇位做的穩當一些。”

寒冷的北風吹散了朱棣白色的鬢髮,在那一刻間,朱棣揉了揉自己溼潤的雙眼,馬上變得更加堅毅。

三十四年了,那次的鳳陽之行,一樁樁一件件,宛若昨日一般,不停撞擊著朱棣的心臟,為了兒子,也為了這天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以後免遭戰亂之苦,我一定要贏,朱棣暗暗發誓。

朱棣的人生逆襲: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1410年,朱棣開始了自己為帝以後的第一次遠征,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四年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簡單的帳篷裡面度過,深宮大院裡熬夜批奏章不是真正的朱棣,戰場上揮舞戰刀,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朱棣,為了家人,為了國家,流盡自己最後一滴血才是他真正的本色,從十七歲的鳳陽之行到最後的榆木川行營,從一顆火熱的種子到燃盡草原的熊熊烈火,他本就是一個鐵血的戰士。

朱棣的故事講完了,沒有史書裡面的波瀾壯闊,沒有令人畏懼的殘忍嗜殺,從一個邊緣的皇子到千古帝王,朱棣一步一步走來,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一生精彩篇章。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無法決定自己的相貌,無法決定的事情太多了,可是我們能決定人生的精彩。

幼年的朱棣無法決定自己的身份,但是他能決定自己的才能,青年的朱棣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可是他能決定自己的愛情,中年的朱棣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可是他能決定自己的成就。暮年的朱棣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可是他能決定自己依然初心不改。

人生就是一幕大劇,作為演員,你無法決定劇本,但是你可以決定這部劇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