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齙牙叔,早啊!”

“誰是齙牙,你才齙牙,你們全家都齙牙!”

鮑叔牙不是齙牙,從小就不是。這一點他自己心裡很清楚。

不過對於愛吃鮑魚,這點他就從來沒否認過,他說那可是人生一大快事。

當然,在被鮑叔牙為愛吃狂之前,鮑魚還不叫鮑魚,而被稱作九孔螺。

可以說,沒有鮑叔牙,就沒有今天聞名於世的鮑魚。

是鮑叔牙,成就了鮑魚,你說說,厲不厲害?

厲害?這才哪到哪兒?

他最厲害的,是成就了春秋大V管仲,當然還有大Boss齊桓公。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鮑叔牙是個官二代,他爹鮑叔敬是齊國大夫,家中有權有錢,自不必說。

可貴的是,人家雖有官二代的命,卻沒有官二代的病,什麼飆車泡妞爭風炫富坑爹敗家,通通絕緣。

反倒是愛國忠君,知人善任,溫良恭謙,處事公正,活脫脫一具正能量的播種機。

關鍵是,喜歡結交朋友。

特別是管仲這樣的朋友。

相比鮑叔牙,管仲的日子就艱難得多了。

雖然祖上也是周天子的王室分支,但是因為枝多且密,到他這一代,已經沒落多年,泯然眾人矣。

雖然也有個族人叫管至父的在朝為官,但那已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房親戚,壓根指望不上。

雖然滿足經綸,奈何沒地兒施展,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沒辦法,只能靠做小買賣維持生計。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走過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一路虧。

還好他沒放棄,終於等到你......呃......鮑叔牙,倆人開始合夥搞經營。

具體幹啥不知道,估計販過海鮮,賣過鮑魚啥的。

生意做得不錯,掙了些錢,管仲不但先把他自己前二年欠的債還上了,年底還有分紅。

因為家境貧寒,管仲的出資比例肯定少,估計最多也就是三成,鮑叔牙出資就多一些,少說有七成吧。

可是到了年底的時候,人家鮑叔牙居然拿出五成的紅利給管仲,管仲也沒讓讓,心安理得地就收下了。

你瞧,人窮志短怎麼了?臉皮厚照樣吃得開!

鮑叔牙的手下人都看不下去了,提醒他道:“這個小管啊,出資少,開銷大,還和您平分收益,這不厚道啊,您可別被他坑嘍!”

鮑叔牙當時就不願意了,罵道:“你們懂什麼?滿腦子裡裝的都是錢。你以為管仲他會缺這倆錢兒嗎?他缺的是一個當官兒的爹啊......不是這意思......啊,他這個家裡呀,的確困難,他比我更需要錢,我和他合夥做生意就是想要幫幫他,我虧了我願意,你們別在這胡叨叨。”

這還不算完。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結果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沒怪他,還安慰道:“這事兒吧,還真不怨你,不是因為你的主意餿,確實是因為時機不對,出門沒看黃曆,你別介意啊。”

管仲曾經做了幾次官,但是每次都因為績效考核不過關,被攆回了家,鮑叔牙卻說:“這不是你沒有才能,是他們啊,這個.....有眼不識銅鑲玉啊,放心,只要是塊青銅,總會發亮的。”

這雞湯灌得,管仲都一愣一愣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這哥倆還在一起當過兵,在部隊裡出生入死,相依為命。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

在部隊裡,鮑叔牙因為作戰勇猛提了幹,管仲也因為表現突出成了典型。

不過,是落後的典型。

衝鋒的時候,管仲總是拖拖拉拉地跑在最後;而撤退的時候,管仲卻撒丫子就跑比誰都快。就這樣,管仲作為貪生怕死的典型被大家無情地鄙視和群嘲了。

關鍵時刻又是鮑叔牙站了出來,他替管仲辯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是最瞭解不過了,他這個人啊,沒有別的,就是怕死——啊呸,說錯了——孝順。你看,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你說他要是死了,怎麼盡孝道?那不就得可勁兒地逃命嗎?”

這......你跟誰說理去?

管仲難得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哭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畢竟,管仲的心也是肉長的。

從此,鮑叔牙這個朋友,他也就交定了!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幹了幾年之後,二人覺得做些小買賣小跟班,整天和一些販夫走卒打交道,沒什麼前途,這啥時是個頭啊?

於是,作為大時代勇立潮頭的兩位有志青年一合計: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生意!

扶龍相主的大生意。

當時,齊國的國君齊襄公沒有兒子,但是有兩個異母兄弟。

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子小白。

忽然有一天,那是一個春天,平常一毛不拔的管仲忽然約鮑叔牙喝茶,免費續杯的那種。

管仲意味深長地問道:“鮑子,當今國君這麼搞,早晚玩兒完,將來誰能繼位當國君呢?”

鮑叔牙說:“那當然是公子糾,他年長嘛,輪也先輪著他呀。”

管仲說:“那倒不一定,我怎麼覺得公子小白更為賢能,他可能性更大呢?”

鮑叔牙說:“是嗎?那咱可得瞅準嘍,別站錯了隊,到時候沒得玩了!”

管仲說:“單選哪個也不保險啊,這樣吧老哥,你看啊,像咱這倆這麼優秀的雞蛋啊,不能都放到一個籃子裡,萬一摔了籃子咱一個也跑不了。咱們保險起見,我和你各收他們一個做徒弟,兩邊押寶,將來無論誰贏了,都要拉對方一把,你看如何?”

鮑叔牙一拍大腿道:“阿仲啊,我可真是沒看走眼啊,就你這經商頭腦,這投資策略,我當初給你五成紅利還是給少了啊!那你選誰呢?”

管仲說我選公子糾。

鮑叔牙說不對呀,你不是看好公子小白嗎?

管仲說,誰叫咱們哥倆好呢,好處不就是應該留給好哥們兒嗎?

鮑叔牙一臉懵圈地點點頭。

事兒就這麼定了。

這次兩個人的會議,規模雖小,然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正是這樣一次會議,拉開了春秋爭霸的鐵血大幕。

就如一千七百年以後,浙江嘉興醉仙樓上,江南七怪與全真教丘處機一番激戰後立下盟誓,各自尋找楊康和郭靖,傳授本門絕學,十八年後的八月仲秋,故地重逢,一決高下.....由此開啟了中原武林數十年腥風血雨的大亂鬥......

不用懷疑,歷史就是這麼驚人的相似。

此後,管仲和鮑叔牙通過千方百計,各種門路,考出了教師資格證,最終如願以償,分別作了兩位公子的老師。


話說齊襄公這個人,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主。

首先是他生性殘暴,昏庸乖戾,大臣動輒得咎,搞得人心惶惶。

更有甚者,他與異母妹文姜私通,結果被妹夫魯桓公識破,他竟然喪心病狂地殺死了魯桓公。

各種錯亂,各種作妖,汗牛充棟,罄竹難書。

值此朝政一片混亂之際,其他公子哥為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

於是,管仲隨公子糾跑到了魯國,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公子小白。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循環,很快,好消息就接二連三,撲面而來。

先是,邊關守將連稱、管至父因為不甘做吃瓜群眾,殺齊襄公而立其堂兄弟公孫無知。後是大夫雍廩設計將先前這一干人等屠戮殆盡,可憐這位新君無知,即位不到倆月,屁股還沒坐熱乎就匆匆領了盒飯。

國君之位由此空缺,虛位以待。

齊國派人到魯國請公子糾,消息同時傳到莒國,那邊公子小白也忙活起來。

他們肯定都覺得,屬於自己的時代終於到來了!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公子糾找到魯莊公,說道: “好外甥,如今齊國大亂,君位空虛,而我是當選的不二熱門,何不發兵助我登基,將來舅舅發達了,記你頭功一件,好處大大的喲!”

魯莊公一拍公子糾胳膊,瞅了他一眼道:“二舅啊,你這說的啥話呢,外甥我是那種唯利是圖的人嗎?為舅舅分憂那不是應該的嗎?放心,有我魯國大軍保駕護航,這位子鐵定是你的了,放心吧。”

於是魯莊公親率兵車三百乘,護送公子糾,向齊國進發。

從魯國都城曲阜到齊國都城臨淄相距大約四百里地,當時限於資金緊張,還沒通高鐵,按一般的行軍速度,要走三四天,公子糾自認為君位非他莫屬,一路上優哉遊哉,不緊不慢。但是作為老師的管仲卻明顯有些不放心,對公子糾說道:“我說小糾啊,咱這不行啊,公子小白早有覬覦之心,他們從莒國出發,可比咱們近多了,可不能讓他捷足先登啊。”

公子糾一拍腦門子:“對啊,老師,我咋沒想到呢?那咱如何是好呢?”

管仲早有準備:“這麼的吧,讓我帶三十乘兵車,飛奔而去,在他入齊之前截住去路。”

公子糾恍然大悟,拉著老師的手道:“此計甚好啊,成敗在此一舉,全靠老師,走您!”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公子小白,你也可以叫他:姜小白。因為他是姜子牙的後代。

與齊襄公不同,人家完美承繼了祖上的優良基因,頗有雄才大略,王者氣度。

齊國派人迎公子糾之時,在莒國避難的他,也收到了齊國送來的消息。

畢竟,出門在外的人,誰在老家還沒有幾個發小呢?

莒國距離齊國三百里,的確比魯國近,就這一點來說,他確實存在一定的優勢。

但是他心裡清楚,所有的沒兌現的優勢都當不得真,錢要放進兜裡的才算是自己的,君位要坐在屁股底下才踏實,因此他在鮑叔牙等人的護送下,晝夜兼程,一路向西,絲毫不敢懈怠。

雖然緊趕慢趕,但還是被管仲截住了。

“長老......不是,公子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管仲假惺惺地問道。

小白答道:“當然是回國奔喪啊,難不成是去西天取經?”

管仲笑道:“奔喪這麼操心勞力的事兒,讓你糾哥去辦就行了,你就不用去了吧,這一趟來回也挺費錢的。”

邊上鮑叔牙聽了,一臉不願意地道:“都是修煉千年的老狐狸,裝什麼大尾巴狼啊,哪裡涼快哪待著去,別耽誤俺趕路!”

管仲看了看對方遠勝己方的兵力,無奈地聳了聳肩,雙手一攤道:“好尷尬啊!”悻悻地就要離去。

但誰也沒料到,就在大家放鬆警惕的時候,管仲猛然發難,回手掏,一支冷箭看不見,嗖的一下,直接射向小白心腹。小白“啊”的一慘叫聲,口噴鮮血,手握箭柄,直挺挺地躺在了車上。

鮑叔牙等立馬前去搶救,沒想到小白竟然死得那麼坦然,那麼天真,於是大家悲從中來,一通嚎啕大哭。

管仲見狀,認定大功告成,忍不住仰天長笑,策馬回車,向公子糾彙報工作去也。

聽說去了弟弟死的這麼明白,公子糾徹底放鬆了警惕,認定自己就是那隻唯一煮熟了的鴨子,趕也趕不走了,一路上優哉遊哉起來,白天賞花看景,晚上宴飲慶功,花了六天時間才到了齊國邊境。

結果噩耗傳來,公子小白已經上位了。

公子糾傻傻地看了管仲一眼:“老師,您這......玩我的吧?!”

管仲慚愧地低頭不語,心中暗自罵道:“沒想到啊,沒想到,老子玩鷹這麼多年,今天竟然被鷹啄了眼!”

恨不能給自己來倆大嘴巴子。


公子小白這是怎麼回事呢?不是中箭身亡了嗎?還大叫一聲,還口吐鮮血,還直挺挺地......

難道是哪位老神醫,讓公子小白起死回生了嗎?

不,你想多了。

公子雖名小白,卻絕非職場小白,常在河邊走,怎能不多備兩雙鞋?身處權爭漩渦,怎能不學會裸泳?人生一場大戲,怎能沒有演技?一個註定要扯大旗、當大哥、領潮流、挑江山的男人,沒幾手絕活怎麼出門混飯吃?

管仲那一箭射的確射中了,不過射在了小白衣帶鉤上。

這一箭射過來,小白當時感覺象給豬拱了一嘴,力道著實不小,但他急中生智,當時就咬破舌頭,做口吐鮮血狀,一頭栽倒,就這樣騙過了足智多謀的管仲,也騙過了鮑叔牙和其他隨從。

逢場作戲嘛,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這是小白一貫秉持的信條。

姜小白,您這就是戲精本精啊,啥也不說了,歷史欠你一座奧斯卡!

約莫著管仲走遠了,小白睜開雙眼,衝著鮑叔牙邪魅地一笑,張開嘴的那一刻,鮮血依然翻湧而出,隱約可見,舌頭似乎短了一截。

鮑叔牙剛才還在嚎啕大哭,轉眼就要破涕為笑,誰經得起這般大起大落,當時抱著小白就恨不能親兩下,想了想忍住了。

趕路要緊!立馬整頓隊伍,換篷車,抄小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速度與激情N 大戲開場。

當時,齊國公卿還在巴巴地等著公子糾呢,多數人覺得,畢竟長幼有序,公子糾才是第一人選。

誰承想公子小白先到一步,公子糾又遲遲不現身,頓時讓大家左右為難。

鮑叔牙不得不上來一通忽悠:

公子糾攜魯侯自重,立了他,不等於是立了個傀儡嗎,以後還會有齊國的好嗎?

再說了,小白先到,說明冥冥中自有天意,天意難違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又加上暗中支持公子小白的朝中權貴高傒等人的積極附和,公子小白順利加冕,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公子糾和魯莊公吃了閉門羹,心情不爽的他們當即發飆,攻打齊國,齊魯兩軍就打在了一起,結果魯國大敗,魯莊公灰頭土臉地逃回到了魯國。

輸了還不算,還被殺紅了眼的齊軍追到家門口上來壓著繼續打。

“想和談?容易,”齊國派來的使者道:“殺死公子糾,交出管仲。”

魯莊工就納悶了,話說公子糾是你哥啊,直接就要死的,管仲差點把你射死,反而要活的,幾個意思?

齊國使者忙解釋道:“公子糾那是國君親哥,我們不忍心殺他,還是由貴國代勞比較好;管仲就不一樣了,一箭之仇,不共戴天啊,我們國君如果不親手宰了他,難解心頭之恨啊!”

魯國大夫施伯看出其中貓膩,當時就建議說:“主公,管仲,這個男人不尋常,不能放他走,要走也不能活著走。”

但是,魯莊公剛吃了敗仗,害怕萬一惹惱了齊國端了他老窩,當時認了慫,按要求逼死了公子糾。當時公子糾身邊還有一位老師,召忽,自覺愧對公子糾,不忍獨活,當即在大殿上以頭觸柱,自殺殉主。

管仲不為所動,老老實實地被齊國使者帶走了。

很多年以後有記者問起此事,管仲慷慨地向大家分享了他當時的感想:“我這樣一個註定要做大事的人,從不會將自殺殉主的這種小氣節掛在心上,我當時唯一擔心的,就怕我這滿腹才華不能被你們天下人所看見,一身抱負得不到施展啊!”


管仲被使者帶回齊國,一路坐著車,囚車,敞篷的。

路上,管仲怕魯莊公後悔追上來,腦洞大開,即興創作了一首《黃鵲之歌》,並親自教給馬伕和官兵傳唱,一路上大家歡歌笑語,心情愉悅,快馬加鞭,竟然比平時快了一倍。魯莊公果真後悔,派人追殺管仲時,囚車早已進入齊國境地。

管仲回到齊國,鮑叔牙親自到城外來迎接,為他解除枷鎖,心疼道:“阿仲,辛苦了!”

管仲哭著對他說:“心不苦,命苦哇!”

鮑叔牙安慰他道:“阿仲放心,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於是,鮑叔牙就在齊桓公面前極力舉薦管仲,請拜管仲為相,還甘願做管仲的下屬。

齊桓公老大不樂意:“憑森(什)麼,他色(射)了我一箭,差點要了我的妹(命),我不撒(殺)他就已經很客氣了,還要拜他為相,我咋那麼好所(說)話勒?”

鮑叔牙說:“君上,您舌頭怎麼了,還沒痊癒嗎?”

齊桓公生氣道:“是啊,一提起他來,我整條色(舌)頭都不好了呢!”

鮑叔牙說:“君上莫生氣,當時大家各為其主,有些事不得不做,將來他為齊國做事,也必能盡職盡責輔佐您的!”

齊桓公說:“我有你們這幾個這麼忠心、能幹的臣子,已經足夠了,我要拜你作相,幫助我富國強兵。”

鮑叔牙說:“如果君上只想治理一個齊國,那麼有我和高傒足矣。如果君上想成就一番霸業,威加四方,那麼非管仲不可啊,射中您的帶鉤算什麼,我敢保他將來能為您射下整個天下!”。

老師都說到這份上了,齊桓公沒辦法,只得準了,說:“讓他來見我吧”。

鮑叔牙道:“哎,管仲乃天縱英才,豈是招來揮去之人,您得親自去請啊,讓天下的人都看到君上禮賢下士,不計私仇,何愁沒有更多的人來為齊國盡智效忠?”

齊桓公頓悟,在師傅的指點下,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親自將管仲接到宮中,虛心討教,管仲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什麼農商財經,外交內政,富國強兵,王圖霸業,直如江河日下,滔滔不絕,,一談就是三天三夜。

齊桓公驚為天人,相見恨晚,當即就拜管仲為相,還親暱地稱其為相父。

管仲果然沒讓他失望, 在管仲的傾力輔佐之下,憑藉濱海優勢,把製售海鹽和海鮮貿易做得風生水起——畢竟是老本行嘛,不斷累計資本,逐漸打開局面,國力日增,隨後天下歸附,終成一代霸業。

管鮑之交,是千古流芳的友誼典範還是精心策劃的無間迷局

當然齊國也沒虧待著管仲,傳其富足可以比肩諸侯王室,齊國人並不因此而認為他奢侈,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而鮑叔牙舉薦了管仲,並甘心位居管仲之下,天下的人不稱讚管仲的才幹,反而都讚揚鮑叔牙高風亮節,慧眼識才,薦賢薦能,是國富民強的真正推手,在齊國聲望日隆,世代受封,盡享尊崇。

由此,管鮑之交傳為美談,千古流芳。

管鮑之交的故事,《史記》《東周列國志》等各種史籍均有記載,雖然其中個別細節略有出入,但是總體上,均給予了高度評價,確實,他們的偉大友誼對後世子孫在友情交往方面起到了典型的模範帶頭作用,在中國古代“八拜之交”中位列第一,怎麼讚美都不過分。

但長風君我向來看熱鬧不嫌事大,習慣以陰謀論看待歷史傳奇,因為常聽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並不一定十分靠得住,何況是在權謀縱橫的春秋戰國時代。

在此長風君斗膽假設,管鮑之交,有無可能是管鮑二人設下的一個迷局?

首先,鮑叔牙作為管二代,極具政治抱負,一直在籠絡人才,尋找機會。他看人確實眼光獨到,早就看出管仲這個人不簡單,所謂扶龍命格,奇貨可居,所以花大價錢在他身上投資,哪怕屢次被坑,屢次被打臉,可是打掉了牙也往肚子裡咽,贏得了管仲的信任,願意為他託付終生;

其次,齊襄公無後且無道,齊國必有內亂,這是上天賜予的良機,於是兩人開始考慮藉著扶龍相主的機會走上人生巔峰。他們綜合分析了兩位候補國君的個人實力和國內外支持度,做出了科學判斷,認為支持公子小白的雖然勝利機會略小,但回報率更高,於是,兩人假裝分道揚鑣,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實際上,管仲的任務就是在公子糾身邊臥底,伺機破壞公子糾上位;

然後,在回國奔喪的路上管仲主動請纓攔截公子小白,到達作案現場後,他隨便射了一箭不管死活撥馬就走,卻向公子糾誇大事實,堅稱射死了公子小白,使公子糾放鬆警惕,耽誤行程,完美錯過了的爭奪君位的先機。實際上,魯國雖然路程略遠,但快馬加鞭也不會晚多少,也就是前後腳的事兒,根本耽誤不了開會,加上本人受邀回國名正言順,且有魯國加持,贏面是很大的,所以說管仲搞這一出實無必要。

事出蹊蹺必有妖,真相只有一個:鮑叔牙早已接到管仲的飛鴿傳書,讓公子小白穿好護甲,提前準備,全力演好中箭身亡那場戲,爭取一條必過。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節點:管仲射出的箭其實沒有箭頭。

最後,齊國以齊桓公要報一箭之仇為由,從魯國千方百計要回管仲,結果卻拜他為相,全都因為管仲是個王牌間諜,升官發財都是對他多年來身在敵營心在齊的褒獎!

整個就是一出春秋版無間道啊。

所以,睿智的長風君自認為早已看穿一切,所謂管鮑之交,毋寧稱之為管鮑之局,這以場在這場權利的迷局中,管仲和鮑叔牙是兩位高明的棋手,而其他當事人都顛顛兒地淪為棋子,甚至齊桓公也不例外。

行文至此,長風君不由得心虛地打了個冷戰:你又不是研究歷史的,誰給你的勇氣在這裡亂說一通?呵呵,我姑妄言之,您姑妄看之,左眼進,右眼出,圖一樂子得了,又不是教科書,別較真兒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