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鮑之交

成語管鮑之交中的管是管仲,鮑是鮑叔牙,兩人都是春秋時齊國人,兩人相知,交誼深厚。比喻朋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和深厚的友誼。

話說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書寫了一段佳話,他們的友誼被稱為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生意,管仲出的錢少而拿的分紅多;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事情確辦砸了,鮑叔牙認為是時機不好;管仲做過三次官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

管仲打仗的時候老是躲在後面,鮑叔牙說他家裡有老母親要奉養,他並不是怕死。公子糾失敗後,管仲被俘,而鮑叔牙不以他為恥,還是把管仲推薦給了齊桓公,他知道管仲以功名不顯耀於天下為恥,不會因為這些小節而恥辱。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一七四: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鮑之交

我覺得管鮑的關係已經超出了朋友的關係,更像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鮑叔牙瞭解管仲,知道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所以處處為他解脫,以免他出了什麼事。人要成功,都要有個天時地利人和,鮑叔牙認為管仲前面所遇到的事情都是不到他發揮才能的時候,他也一直在幫管仲尋找時機。

這種關係,需要鮑叔牙這類人有敏銳的和長遠的眼光,敏銳是要能一眼洞穿,長遠是不被眼前的事情所矇蔽。如果鮑叔牙不能認識到管仲的價值,也許就不會這樣對管仲了,如果眼光短淺,前面管仲的所做所為足以讓鮑叔牙放棄了。

你可能會說:你怎麼說的鮑叔牙好像在做一個投資似的。我覺得首先沒有誰會無條件地去一直幫助一個平庸的人,也就是說你要有讓別人幫你的價值。其次如果說是投資的話,鮑叔牙做的並不是他個人的投資,而是齊國前途的投資。

一七四: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鮑之交

按當時的情況,鮑叔牙的情況要比管仲好的多,他沒必要通過投資管仲來獲得什麼利益。齊桓公繼位後要鮑叔牙為相,而鮑叔牙推薦了管仲,也可看出鮑叔牙完全是為了齊國的發展,他曾對齊桓公說過: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那我就夠了,如果想稱霸諸侯,那就必須管仲為相。

按道理鮑叔牙對管仲那麼大的幫助,管仲應該也為鮑叔牙考慮。可是當管仲臨死時,齊桓公想讓鮑叔牙接替他,而管仲說鮑叔牙清正廉潔,過於剛正,不適合為相,而鮑叔牙聽說後並不生氣,說管仲說得有道理,可見他們都是首先考慮國家利益的,這樣才能心底無私天地寬。

管鮑之交是一種層次很高的友誼,我們一般人是達不到,也很難望其項背。

PS:盾魚,因鮑叔牙愛吃而被稱為鮑魚。

關注超哥說成語,讓你天天有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