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這幾日雖然天氣驟變,陰冷許多,但依舊擋不住春意盎然。

週末,抵擋不了春天的召喚,來到鄉間小河堤畔踏青。今天暫不表那千姿百態的鮮花,只尋找那不知名的野菜。

每年春天,身邊的朋友都會紛紛去麥田、果園、菜園、小河畔、河堤兩岸去挖野菜。初春的時候,野菜嫩嫩的,挖回去的野菜可以做餃子餡,可以蒸蒸菜,可以熱炒著吃,可以涼拌著吃。

我不諳此道,今天僅是為了來大自然踏青,呼吸新鮮空氣,圖個好玩,用手機軟件識別各種野菜,跟朋友們一起樂呵樂呵。

1、蒲公英。這是我身邊的朋友們最愛的一種野菜。挖回去,洗淨曬乾後,可以煮湯的時候放點,也可以像茶葉那樣每天泡水喝。有清熱利尿的功效,所以又叫“尿床草”。據說尤其對婦科炎症有很好的功效。不過,因其屬寒性,體質弱的人不宜長服。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2、薺薺菜。也是我們這裡常見的一種野菜。挖回去以後,通常可以用開水焯一下,用蒜末涼拌吃,也可以做配肉做餃子餡,非常的鮮美。初春的時候很嫩,現在已經開花了,老了,不能吃了。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3、刺兒菜。我們本地也叫馬刺菜,可以止血。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在地裡用鐮刀割麥子,不小心鐮刀割到腿上。我父親趕緊把地頭的馬刺菜用手搓出汁,按到傷口上止血,抱著我到醫務所縫了3針。這種野菜應該是不能食用的。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4、油菜。也叫蕓薹。是一種經濟作物,其果實可以榨油。每年春天,大片的油菜開出金燦燦的花兒,裝扮著田野裡綠油油的麥田。花兒落以後結成細長的果實。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5、芫荽。就是我們平常吃得香菜。現在已經長老了,開花了,不能吃了。我還是第一次細細的觀察它的花,小小的粉白色的花兒,像一隻只飛舞的蝴蝶的翅膀。一朵一朵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個白色的繡球,煞是可愛。芫荽本身的香味,加上花兒的香味,讓人陶醉。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6、大蔥。就是我們平常吃得大蔥。你知道它開花的樣子嗎?你見過它長這麼粗壯的樣子嗎?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7、貓眼草

。還有很好聽的名字叫“五朵雲”、“五鳳草”。又像花兒,又像葉子,非常好看。可是它是有毒的,小時候,老人們常警告我們不要碰它,不然流出的汁液碰到手上都會有毒的。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8、苦苣菜。看它的花兒,白色的絨毛,跟長大以後的蒲公英有點像哦,體積稍小一些。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9、酸模。也叫野菠菜,是跟種植的菠菜有點像哦。應該野不能食用。


春已過半,踏青識野菜,不亦樂乎!

我是紫伊,旅遊達人。以上描述純屬個人認知,僅供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