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前言

東方的絲綢與西方的玻璃本是老相識,它們曾在絲綢之路上多次相遇。原本應該攜手同行,但絲綢之路上有太多的物品,它們彷彿在旅途中誤入蟲洞進入了不同的平行宇宙。對於絲綢和玻璃這兩種東西方各自引以為傲的工藝,卻因為不同的原因產生了隔膜。

東方絲國的“琉璃“崇尚文化

在中國神話中,織女是絲綢的守護神。但在上古時代有關織女星的神話可不是"牛郎織女"這樣的小清新愛情故事。上古傳說中的織女是中國最早的女性首領,在3萬年前就發明了用樹皮搓繩。她是伏羲與女媧的生母,因她的盛世美名,北半球夏夜中最亮的星被命名"紫宮",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織女星。作為星空中最亮的星辰,織女星在古希臘神話中叫"天琴座阿爾法星"。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織女與琉璃的淵源又要追溯到關於女媧的神話故事。織女的後代女媧煉五彩石補天,五彩石掉落人間後成了"琉璃"。

"琉璃"是不是"玻璃",目前考古界一直未能定性。類似於玻璃的物品在戰國時代就有"陸璃"、"流離"等別名。到宋代"玻璃"才成為主導的名稱,又因清代的"琉璃瓦",人們又誤以為"琉璃"是建築構件的術語。"琉璃"在漢語中的命名因神話故事而誕生,也因為皇帝的喜愛一直被當作奢華的代言。而它與西方玻璃雖然採用了不同原料與方法燒製,但最大區別也僅僅是因為外觀上的透明度。

無論是琉璃還是玻璃,在東方文化中,燒製玻璃器件都蘊含了天上的夢想。神話中女媧補天的五彩石掉落人間成為玉石,女媧煉五彩石的"煉"字則體現了中華民族"人定勝天"的夢想。燒製"琉璃"製品便成為了古人們對神明力量的嚮往。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西方傳說中的"東方幻境"

公元1世紀,古羅馬皇帝尼祿身批來自東方的絲綢觀賞鬥獸表演,因為近視,他佩戴了一件用翡翠精心打磨的單目鏡片。雖然當時玻璃已經出現,並且通過絲綢之路流向了東方。但玻璃的燒製技術遠未達到能承擔光學使命的地步。

公元前1世紀,正是張騫開闢絲綢之路進入羅馬的時間。古羅馬延續了古埃及與古希臘玻璃燒製的手藝,發明了玻璃吹制工藝。玻璃器皿成為了人們民間消費品。儘管如此,無論羅馬人燒製出何等精美的玻璃工藝品,都無法抵擋住關於"神秘東方幻境"的魅惑。

《田園詩》中記載:"賽里斯人從他們那的樹葉上採集了非常纖細的羊毛。"

《自然史》中記載:"人們在那裡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賽里斯人,這個民族以他們森林裡所產生的羊毛而聞名。他們向樹葉噴水,沖刷樹葉上的白色絨毛,再由他們的妻子防線製造。在遙遠的地區人們完成了這些複雜的工作,羅馬的貴婦人才能穿上透明的衣衫走在人群之中。"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顯然,樹葉上的羊毛指的是蠶絲。雖然"賽里斯人"目前考古學上並沒有給出準確的定位,但最大的指向都是中國。中國蠶絲文化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在同一時期,古埃及人也已經有了燒製玻璃的技術。這兩種工藝誕生於同一時期,兩個文明的在世界的兩端都開啟了各自獨有的代表工藝進程。

雖然古羅馬並非玻璃的誕生地,但吹制玻璃工藝的發明卻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擁有琉璃夢的東方絲國與擁有精緻玻璃器皿的古羅馬卻在貿易往來上進入了不同的時光蟲洞,從未正面相遇。

交錯的貿易之路

雖然早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軍事家龐培就已經將絲袍當作東方征戰的重要戰利品穿回了羅馬,但中國與古羅馬之間是否有過直接的貿易往來,至始至終找不到讓人完全信服的有力證據。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大秦"是東漢以後中國典籍對羅馬帝國的稱謂,中國與大秦最近距離的主動接觸是在公元97年。《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永元九年,都護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當他抵達條支國準備渡海時,被安息海商勸阻。

一些學者認為,東方的絲綢與西方的玻璃之類的奢侈品都要經過安息國週轉販賣,如果漢朝與大秦直接通了商路,安息國便失去了壟斷權。

甘英出使大秦失敗後的一百年,大秦的使者似乎又來到了中國。《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來到中國。然而在166年,關於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記載中並沒有派遣使者出使中國的記錄。而中國記錄中來自羅馬的使者也並沒有帶來任何玻璃製品。這樣一看,這些所謂的使者很可能只是打著大秦名義來自南疆的商人。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雖然沒有兩國直接通商的證據,但大批的絲綢依然通過開鑿出的要道被送上了通往歐洲的貨船。這些印有沉重圖案的中國絲綢在敘利亞和埃及被重新加工,以滿足羅馬人對半透明以及色彩豔麗的紡織品的偏好。顯然,中國與羅馬人之間的審美有非常大的不同。

羅馬在公元前1世紀發明的吹制玻璃工藝賦予了玻璃更多的製造與量產的可能性。為大型透明平面玻璃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但中國燒製玻璃追逐的夢想是以人工方式仿造出天然出產的"真玉"。對於這一追求,古羅馬吹制玻璃技術製作的容器在漢代難免顯得有些過於"匠氣"。

當絲綢日益花團璀璨的時候,羅馬追求絲織品返璞歸真。當羅馬燒製透明玻璃容器的技藝日益成熟時,中國卻因為玻璃的成分受到了詭異的待遇。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西方玻璃工藝入中原

薩珊王朝崛起時,中國進入三國時代,山東、中原的絲織業也逐漸移到了江南與四川。魏晉時期,來自薩珊的玻璃因作工精妙,外形奇特剔透深受東方追捧。東方工匠終於為西方的"真玉"敞開了大門。吹制工藝進入中原後成為了當時玻璃器皿最主要的製作方法。被東方玉文化壓制了幾百年的西方玻璃終於得到了正名。

到了萬國來朝的"東方盛世"唐朝,中國絲綢的圖案與花紋排列中也經常能見到西域的影子。而養蠶技術也因絲綢之路被傳到了西端的許多國家。這兩者之間,說不上到底誰影響誰多一點。

東方的先祖們曾為西方玻璃的成分糾結,但後輩的取捨卻很簡單。東西方的玻璃因為不同的成分而命運各異。中國玻璃品質不如西方玻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助熔劑。中國玻璃的配方很大的程度來源於煉丹術的"鉛汞之術",屬於低溫燒製,退火工藝不成熟,透明度差,清脆易碎。西方玻璃經過高溫燒製質地更堅硬耐溫。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在中國與玻璃漫長的接觸史中,南宋是最早分辨清楚玻璃與天然玉石差別的時代。

南宋學者程大昌在《演繁露》裡指出:"鑄石為器,古已有之;雖西域玻璃,亦用石鑄,無自然生成也。"

當玻璃的神話色彩被消除,西方玻璃就有了"番玻璃"、"假玉"等名稱。當玻璃與玉劃清界限,它的命運可想而知。當人們發現曾經當作寶石一樣看待的玻璃是用一分不值的石頭和草木灰燒製時,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油然而生。中國鑄造玻璃的發展也因上層社會的冷落而停滯。中國本土玻璃也因不耐溫難以在充斥著開水與熱菜的中國社會生存。

與此同時,意大利這時發明了一種基於被後世稱為"眼鏡"的玻璃鏡片。開啟了西方磨製玻璃鏡片的歷史。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當元朝馬可·波羅到訪中國時,被綿延數里的織金營賬閃耀得眼花繚亂時,意大利最先擁有了用水車拈絲的自動化工序。

當明朝鄭和下西洋時,阿拉伯伊斯蘭地區的工匠跟隨寶船來到中國教授玻璃製造工藝。玻璃器皿被大量生產銷往各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商品中,除了瓷器與絲綢,最受南洋各國歡迎的是"硝子珠"。對接先秦時期人們對舶來玻璃珠的種種幻想,中國似乎終於完成了"東方琉璃世界"的夢想。

時至康熙年間,代表西方玻璃工藝的"眼鏡"終於架到了中國皇帝康熙的鼻子上。

在清朝內務府開辦玻璃廠燒製諸如鼻菸壺這樣精巧的觀賞物件時,法國已經將絲織業與玻璃製造一樣納入了自己專有的製造範疇。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沒有人會懷疑明清兩代中國在絲綢業的成就,只是此時絲綢貿易上的客戶早已不是原來憧憬"迷幻東方"的那個老客戶。

結語

當先秦人從神話故事的啟示中試圖鍛造“真玉”琉璃時,西方琉璃被遙遠的距離所阻隔在世界的另一邊。在西方玻璃技術被古羅馬繼承並革新時,漢朝人正糾結於玻璃的成分。在追求“真玉”的東方文化中,西方玻璃與東方絲綢多次相遇又分離。每一次會面,它們都有了全新的面貌。殊不知,從一起開始,它們就相熟。

中國絲綢與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錯的絲綢之路上,相逢不相識

倘若在絲綢之路的最西端,中國與古羅馬建立了直接的通商之路,或許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遠不如此。倘若南宋貴族階層對於西方玻璃少一些清高與傲慢,中國會不會跟上玻璃的發展進程?我想這個答案一定是開放性的。

清朝道光年間,西方第一次通過相機上的玻璃透鏡拍攝星辰,主角就是織女星。東方絲國的“琉璃夢”近在眼前,卻始終沒有跟上它發展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