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人民日報》發聲質疑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問題

本文導讀:《人民日報》剛剛發聲“無症狀感染者”信息應公開透明。

“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華科大鄔堂春教授團隊發佈學術論文,無症狀感染率高達59%!

二: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風險!信息要透明!

三:多位教授專家認為大規模的健康人抽樣調查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剛剛《人民日報》發聲質疑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問題


根據華科大鄔堂春教授團隊研究併發布學術論文表明:正常人群“無症狀感染率高達59%”。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鄔堂春教授團隊,在3月6日發表於醫學預印本 medRxiv 的一份研究指出,截至2月18日,武漢可能實際已有3.74萬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但是當時並沒有完全監測到這一現象。

後來證實這些未報告的病例大多發生在那些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具有傳染性的人身上。

鄔堂春教授說:“根據我們最保守的估計,至少59%的感染者沒有經過檢測,並可能感染給他人。”

剛剛《人民日報》發聲質疑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問題


第五版《新冠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明確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鄔堂春教授表示:可能存在59%未被發現的感染病例,是他的團隊根據之前武漢統計的2萬多例病例數據,用最保守的模型預測出來的,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流行病學調查。

編者按:研究結果是書面上的理論,驗證正確與否的方式,就是抽查相當大一部分健康人員(至少2500人)做病毒檢測。

鄔堂春教授說:就此問題,早在2月中旬,他與王辰院士曾向湖北省防疫指揮部及有關部門建議進行流行病學抽樣檢查。

剛剛《人民日報》發聲質疑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問題


此建議也得到其他知名專家認同。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姜慶五教授表示:

很多傳染病都存在隱性感染,同時,部分隱性感染者也會成為傳染源。因為帶毒的隱性感染者不會進行隔離,活動範圍很大,所以其危害性也就更大。

像武漢這麼大範圍的感染,一定要通過實際調查來回答隱性感染人數的問題。

根據武漢目前的累計確診人數,起碼要做2500人以上的抽樣調查,才能反映整體情況。

剛剛《人民日報》發聲質疑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問題

寫在最後:不論是中國還是全世界,隱性感染問題都是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前期舉國上下共同努力取得的抗疫勝利成果是否能保持。在當下全國復工復產的緊要關頭,應當得到當局高度重視,以免前功盡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