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墓地在哪裡?

用戶5478256325065


郭子儀(697—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 。唐朝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出身太原郭氏。


郭子儀被人稱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陽王代替其原名。天寶年間參加武舉進入官場,安史之亂成就了郭子儀的豐功偉績。郭子儀為唐守衛近三十年,是中興名將。郭氏家族興旺,子孫眾多,郭子儀被稱為“五福老人”。

郭子儀從安史之亂為國奔赴戰場開始,在靈武擁立肅宗,到收復二京、嚇退吐蕃,成為唐朝轉危為安的中流砥柱。安史之亂後,不少節度使擁兵自重。僕固懷恩唆使吐蕃和回訖聯合對唐朝進犯。當時的郭子儀年近古稀,手上沒有兵馬,卻挑選了幾百精兵就往回訖的軍營去。最終說服回訖與唐朝聯合攻打吐蕃。  
 

郭子儀的情商頗高,他以真誠打動皇帝,推心置腹感動同僚。他從不得罪小人。郭子儀在敘述祖墳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沒有涉及到朝中官員,為了不起內訌,郭子儀犧牲了很多。郭子儀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沒有私心,勉勵李光弼忠君愛國,兩人合作無間。郭子儀在家時常要求下人不要關門,誰都可以自己進去,這是郭子儀不設圍牆以退為進的安身方法。有次盧杞前來拜訪,郭子儀立馬遣散了所有女眷,自己穿上了朝服,很恭敬地等待著盧杞的到來。因為郭子儀懂得看人,非常有遠見。  



 

郭子儀一生子孫眾多,孫子有好幾十,郭府算上郭子儀家人和奴僕,共計三千多人,長子郭曜廉潔謹慎,三子郭晞善於騎射。六子郭曖與昇平公主“醉打金枝”的事情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們的長女日後成為了郭太后。   

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逝世時,墓葬在肅宗建陵中作為陪葬,榮寵一生。

郭子儀的墓如今在陝西省禮泉縣,即唐肅宗的陵墓中。郭子儀因為平定安史之亂受到了肅宗的重用,死後亦在肅宗身邊守護著帝王。郭子儀逝世時享年85歲,德宗五日不上朝以此表示哀悼。詔書中,德宗把郭子儀比作姜子牙這類人,料事如神懂得統御全局,讚揚他的豐功偉績。賜絹布、麥石作安葬費用。本來郭子儀被追封為太師,墳高一丈八,朝廷感念郭子儀特意下詔稱郭子儀的墳可高為二丈八,為他破了例。郭子儀下葬當天,賜諡號忠武,百官悲傷。   汾陽王廟位於陝西彬縣,是韓遊瑰為了紀念郭子儀所造。這座廟是已知的最早的汾陽王廟,可惜之後被毀,面目全非。在福建長樂也有一座汾陽王廟,保存完好,時代久遠。明代修建的汾陽王廟也被毀,位於山西汾州。   汾陽王紀念堂位於山西汾陽城,紀念堂中立著郭子儀塑像。整個紀念堂屬於市博物館,供郭氏後裔來祭拜郭子儀。


廣慷Talk


現今發現的郭子儀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建陵西南約2公里處的坡陽村,殘冢高約3米,墓前立有明萬曆年間巡按陝西監察御史畢懋史康所立“汾陽王郭子儀之墓”墓碑一通。碑高2.2米,寬約0.60米,厚0.5米。碑下龜座長1.10米,寬1.17米,厚0.5米。墓未發掘,尚有待考證。

郭子儀墓是唐肅宗李亨的陪葬墓。據史料記載,郭子儀少時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武藝高強,喜讀兵書,後以武舉高異補授左衛長史,歷任諸軍使,左衛大將軍,朔方節度右廂兵馬兼九原太守、副元帥等職。爆發“安史之亂”後,郭子儀盡心盡力,屢建奇功。戰亂八年,他六年身在軍營,指揮作戰,戰功卓著。洛陽大捷之時,肅宗曾親自率百官於灞上列隊迎接郭子儀,並感激地慰勞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他功加司徒,被封代國公,食邑千戶後又因功勳卓著,而進封汾陽王。




老照片中的歷史


你好,關於郭子儀墓地在哪裡?很多考古學家進行多方面的探究和考證。

郭子儀為國操勞二十餘年,經歷四代皇朝更替,二度擔任宰相。

生前,郭子儀的畫像被掛入凌煙閣,凌煙閣塵封了一百多年後為郭子儀開啟;

逝世時,郭子儀的墓葬在肅宗建陵中作為陪葬。關於郭子儀的墓葬紀念有很多,郭子儀墓、汾陽王廟、汾陽王紀念堂。

郭子儀墓

郭子儀的墓如今在陝西省禮泉縣,即唐肅宗的陵墓中。郭子儀因為平定安史之亂受到了肅宗的重用,死後亦在肅宗身邊守護著帝王。郭子儀逝世時享年85歲,德宗五日不上朝以此表示哀悼。詔書中,德宗把郭子儀比作姜子牙這類人,料事如神懂得統御全局,讚揚他的豐功偉績。賜絹布、麥石作安葬費用。本來郭子儀被追封為太師,墳高一丈八,朝廷感念郭子儀特意下詔稱郭子儀的墳可高為二丈八,為他破了例。郭子儀下葬當天,賜諡號忠武,百官悲傷。

汾陽王廟位於陝西彬縣,是韓遊瑰為了紀念郭子儀所造。這座廟是已知的最早的汾陽王廟,可惜之後被毀,面目全非。在福建長樂也有一座汾陽王廟,保存完好,時代久遠。明代修建的汾陽王廟也被毀,位於山西汾州。

汾陽王紀念堂位於山西汾陽城,紀念堂中立著郭子儀塑像。整個紀念堂屬於市博物館,供郭氏後裔來祭拜郭子儀。

山西省汾陽市郭子儀之墓

然而,1994年10月,卻在山西省汾陽市仁巖村北的八里墳又出現了一座唐汾陽王郭子儀墓。墓前立有鐫刻著“唐汾陽王子儀公之墓”的石碑,落款為“世界郭氏後裔於1994年10月恭立”。墓前還散置有經年曆久的翁仲與石獸。當這個突然現世的“唐汾陽王子儀公之墓”受到廣泛質疑後,當地經手立墓組織者聲稱,該墓實為郭子儀逝世後的“郭子衣冠冢”。但是,相關學者指出,據陝西華縣地方誌記載,郭子儀故里華縣西馬村曾有過一座“郭子儀衣冠冢”,後在文革中被毀。另外,河南鄧州民間傳說其地張村鎮下窪西南的一座大型古墓為唐汾陽王郭子儀的墓冢。後經考證,該座高堆大冢,是為早於郭子儀近七百年的東漢中興大將“剛侯”賈復之墓。除此之外,再未聽說過何地有郭子儀墓或郭子儀衣冠冢。

郭子儀墓(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

郭子儀墓在禮泉縣建陵(唐玄宗第三子李亨的陵墓)西南2公里的坡陽村。郭子儀以平定“安史之亂”,安邦定國的歷史功績受唐肅宗李亨的重用,死後入李亨的建陵陪葬。郭子儀生前威望極高,他去世時,李氏皇室轉衰,因此建陵不論是規模還是石雕的精細程度都無法與之前的李氏皇陵相比,作為陪葬的郭子儀墓可能也比較簡樸。現在他的墓已被夷為平地。


逆光下的smile


郭子儀的大名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大唐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出朝為帥,入朝為相,歷經四朝,出生入死一輩子,為大唐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郭子儀逝世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六月十四日,時年85歲(活到這個歲數可不容易)。葬與今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建陵(唐肅宗)西南二公的昭陵鄉坡陽村武將山。

郭子儀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馬背征戰中度過的。其主要成就: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擊敗吐蕃、党項的入侵。官拜太尉、中書令、關內河東副元帥,封爵位代國公,汾陽郡王,追贈太師!直至晚年,他長期坐鎮西北,處理吐蕃、回紇、吐谷渾等部落的關係,繼續為唐王朝的穩定竭盡全力。

唐肅宗在安史之亂後對郭子儀說:“我的國家,由卿再造”。唐德宗聞訊郭子儀逝世,停早朝五日,以示哀悼。朝廷在悼念他的詔書中,將他比作周朝姜子牙和周公,又說他:“訓師如子,料敵如神”和“勳高古今,名震夷狄”。可謂名留青史,歷代敬仰!





三十年人間


 郭子儀(697—781),字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愛國將領,累官至太尉、中書令、汾陽郡王,逝於德宗建中二年(781)六月十四日,時年85歲。德宗聞訊後特停早朝5日,以示哀悼。朝廷在悼念他的詔書中,將他比作周朝姜子牙和周公,又說他“訓師如子,料敵如神”。又盛讚他禦寇保國的功業,認為他是:“勳高今古,名震夷狄。”特追贈太師,詔其靈柩陪葬建陵(唐肅宗李亨墓),在今陝西禮泉縣昭陵鄉境內;又賜其家絹3000匹、布3000端、米麥3000石,為安葬之費。郭子儀所追封之太師為正一品。按唐規定可墳高一丈八尺,但朝廷對郭子儀又特下詔增高一丈。下葬那天,唐德宗皇帝親臨安福門哭送葬,百官相陪而泣。後唐德宗賜子儀公諡號曰“忠武”

郭子儀墓,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建陵(唐玄宗三子李亨陵墓)西南二公里的昭陵鄉坡陽村。郭子儀以平定“安史之亂”,安邦定國的歷史功績受唐肅宗、代宗等皇帝的重用,死後陪葬於唐肅宗的建陵。郭子儀墓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建陵(唐玄宗第三子李亨的陵墓)西南2公里的昭陵鄉坡陽村武將山。

聚焦世界熱點


  郭子儀的墓如今在陝西省禮泉縣,即唐肅宗的陵墓中。郭子儀因為平定安史之亂受到了肅宗的重用,死後亦在肅宗身邊守護著帝王。郭子儀逝世時享年85歲,德宗五日不上朝以此表示哀悼。詔書中,德宗把郭子儀比作姜子牙這類人,料事如神懂得統御全局,讚揚他的豐功偉績。賜絹布、麥石作安葬費用。本來郭子儀被追封為太師,墳高一丈八,朝廷感念郭子儀特意下詔稱郭子儀的墳可高為二丈八,為他破了例。郭子儀下葬當天,賜諡號忠武,百官悲傷。


瀟湘夜雨孤獨劍


郭子儀的墓地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建陵(唐玄宗三子李亨陵墓)西南二公里的昭陵鄉坡陽村。


萬泉晨曦


郭子儀的墓地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建陵西南2公里的昭陵鄉坡陽村武將山。


故鄉的雲666888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


大川說歷史


郭子儀墓在禮泉縣建陵(唐玄宗第三子李亨的陵墓)西南2公里的坡陽村。郭子儀以平定“安史之亂”,安邦定國的歷史功績受唐肅宗李亨的重用,死後入李亨的建陵陪葬。郭子儀生前威望極高,他去世時,李氏皇室轉衰,因此建陵不論是規模還是石雕的精細程度都無法與之前的李氏皇陵相比,作為陪葬的郭子儀墓可能也比較簡樸。現在他的墓已被夷為平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