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曾经是多少背井离乡之人的心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交通方式的变革,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小,一些原来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淡,以至于有人不知道有那些个节日。传统不能丢,不能让外国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而我们的子孙后代反而忘却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古人是如何过节的,诗词达人们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1、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在清明节有扫墓祭祖、郊外踏青的习俗,与现在基本上没有差别。古人传承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非常重视清明节,因此常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当中。其中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最为经典,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2、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重大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插艾蒿、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这个节日也是诗人吟咏不断地题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明朝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全诗如下: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3、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是一个充满祝福与喜悦的节日,现代人多用来走亲访友,古人的节日内涵好像更为丰富,苏轼《水调歌头》就有怀人之用,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4、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话说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貌似很多年轻人知道有这个节日,但是不知道如何过这个节日,加上不是国家法定节日,相信很多人都忘记了哪一天是重阳节。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诗人的传世作品是最好的历史印记,其中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其中翘楚,全诗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5、春节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过春节历史悠久,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时至今日,人们把春节局限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或许与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吧。古人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春节主要内容,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 》有过客观记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统记心间,诗词永留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